一种无基材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及双面胶带技术

技术编号:368508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基材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离型膜,在离型膜表面涂布第一胶液,第一次固化得第一胶层;S2:配置第二胶层;S3: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相复合;S4:撕掉离型膜,在第一胶层背向第二胶层的表面喷涂排气膜涂布液,放置后再第二次固化得带排气表层的无基材双面胶带;第一胶液的主要组成为第一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排气膜涂布液的主要组成为第二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乙酸乙酯。通过第一胶层背向第二胶层的表面制得排气表层,不仅保持了双面胶的机械强度,且表层形成空隙达到与被粘物贴合排气的效果。与被粘物贴合排气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基材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及双面胶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胶
,具体涉及一种无基材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及双面胶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手机的显示屏由平面到3D的发展,对应钢化膜、防爆膜等功能性膜均要求可弯曲,即耐弯折。通常功能性膜需要采用AB胶连接机体。AB胶不仅具备透光率高、雾度小等光学性能,且应具备耐高温和不脱层的特性。然而现有功能性膜通过AB胶粘接机体时,易产生气泡,排气困难的问题,一方面影响机体的美观,另一方面影响屏幕投放图像的清晰度。
[0003]CN109203600A公开了一种柔性无基材的AB胶及其制作工艺,无基材AB胶包括OCA光学胶和硅胶层。硅胶层与OCA光学胶易出现分层残胶的问题。
[0004]CN114621701A公开了一种网格自消失排气胶带及其制备方法,AB胶包括亚克力层A、聚酯薄膜层和亚克力层B,亚克力层A背向聚酯薄膜层的表面设置有网格离型膜。聚酯薄膜层为基材达到耐弯折耐高温,工艺要求高成本高;通过胶层上的网格应用贴合的时候实现排气,排气的时间和排气效果均需要对网格离型膜进行网格排列的设计实现,网面的胶层贴合时往往接触面积小易搓落;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格子会逐渐消失,排气的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无基材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通过第一胶层背向第二胶层的表面制得排气表层,不仅保持了双面胶的机械强度,且表层形成空隙达到与被粘物贴合排气的效果。
[0006]为了实现上述工艺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基材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配置离型膜,在离型膜表面涂布第一胶液,第一次固化得第一胶层;
[0008]S2:配置第二胶层;
[0009]S3:所述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相复合;
[0010]S4:撕掉离型膜,在第一胶层背向所述第二胶层的表面喷涂排气膜涂布液,放置后再第二次固化得带排气表层的无基材双面胶带;
[0011]所述第一胶液的主要组成为第一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0012]所述排气膜涂布液的主要组成为第二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乙酸乙酯。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排气膜涂布液的主要组成为第二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10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份,乙酸乙酯30~50份,所述第二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固含量为30~40%。
[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和第二丙烯酸改性水
性聚氨酯胶黏剂均由聚酯多元醇、脂肪族多异氰酸酯、醇类和/或胺类小分子扩链剂、亲水性扩链剂、双键封端剂、成盐剂、改性丙烯酸酯单体和去离子水制得。
[00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中封端剂的接枝含量为10%~20%。
[0016]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中封端剂的接枝含量为30%~40%。
[001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胶层为丙烯酸改性聚氨酯胶层。
[001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次固化的温度依次设置为:85
±
5℃,95
±
5℃,105
±
5℃,120
±
5℃,120
±
5℃,100
±
5℃;所述第二次固化的温度依次设置为:70
±
5℃,80
±
5℃,90
±
5℃,110
±
5℃,110
±
5℃,100
±
5℃。
[001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S4中喷涂的压力为0.06~0.1Mpa,放置的时间为1~3min。
[002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的层厚之比为1:(1~10);所述第一胶层和排气表层的层厚之比为1:(0.01~0.06),所述第一胶层的层厚为10~30μm。进一步的,第一胶层的层厚为10~20μm。
[002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双面胶带,由上述的无基材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制得。
[002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23]该无基材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通过第一胶层由第一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制得,排气表层由第二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制得,两层的相容性优异,附着性好;
[0024]第二次固化时,第一胶层表面的亲水基团活性增强,排气膜涂布液中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胶黏固态状的第一胶层表面存在吸附作用,大于与稀释流动状的排气膜涂布液中亲水基团的吸附作用,导致排气表层相分离固化形成凹凸结构;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第二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中的去离子水相容,与乙酸乙酯复配,在第二次固化过程中改变去离子水的挥发速度,在排气表层完全固化前不断有水分子蒸发形成排气孔;
[0025]通过第一胶层背向第二胶层的表面制得排气表层,不仅保持了双面胶的机械强度,且表层形成空隙达到与被粘物贴合排气的效果;
[0026]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相复合,可调节各层胶层的粘性,符合不同场景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0029]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合成工艺易控制,所得水性聚氨酯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和耐黄变性,其中,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含有两个活性不同的

NCO,制备预聚体的反应速率可控制且平稳,所得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耐光学稳定性和耐化学药品性优异。
[0030]聚酯多元醇制备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乳液粘度低,分散性良好;耐热性、机械强度和弹性等均良好。其中,己二醇与乙二酸形成的聚酯二醇较于丁二醇与乙二酸以及乙二醇与己二酸形成的聚酯二醇表现出更高的结晶度,前者具有更高的粘结性能。
[0031]亲水性扩链剂中通常含有一些功能性基团如羧基、磺酸基团或仲胺基,与聚氨酯分子链结合使其被离子化,实现亲水性。其中,2,2

二羟甲基丙酸为阳离子型亲水扩链剂,即2,2

二羟甲基丙酸能与阳离子成盐剂反应形成盐类,提高亲水性。N

甲基二乙醇胺为阴离子型亲水扩链剂。聚氧化乙烯二醇为非离子型,引入小分子量的聚氧化乙烯亲水链段。由于排气膜涂布液中含有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带正电荷,故带负电荷的基团或固体微粒更易吸附PVP;反之,故带正电荷的基团或固体微粒更易与PVP排斥。进一步的,亲水性扩链剂为二羟甲基丙酸DMPA。DMPA与PVP能形成吸附作用。
[0032]分子间扩链剂
[0033]常用的有醇类和胺类。采用小分子扩链剂的扩链反应能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基材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离型膜,在离型膜表面涂布第一胶液,第一次固化得第一胶层;S2:配置第二胶层;S3:所述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相复合;S4:撕掉离型膜,在第一胶层背向所述第二胶层的表面喷涂排气膜涂布液,放置后再第二次固化得带排气表层的无基材双面胶带;所述第一胶液的主要组成为第一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所述排气膜涂布液的主要组成为第二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乙酸乙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基材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排气膜涂布液的主要组成为第二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10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份,乙酸乙酯30~50份,所述第二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固含量为30~4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基材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和第二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均由聚酯多元醇、脂肪族多异氰酸酯、醇类和/或胺类小分子扩链剂、亲水性扩链剂、双键封端剂、成盐剂、改性丙烯酸酯单体和去离子水制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基材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中封端剂的接枝含量为10%~2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基材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中封端剂的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南李庆六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