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吸液芯毛细性能模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相变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吸液芯毛细性能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管是一种利用相变原理进行高效传热的器件,其结构通常由管壳、吸液芯和液态工质组成。热管工作过程中,液体工质于蒸发段气化吸热,蒸汽经扩散至冷凝段液化并放热,处于冷凝段的液体工质通过多孔吸液芯的毛细作用传输到蒸发段,进行下一次循环。吸液芯是热管的核心部件,其孔结构对热管传热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热管要想保持持续的传热能力,需要吸液芯具有良好的毛细力和渗透率,吸液芯孔径越小,毛细力越大,渗透率越小,毛细力和渗透率呈倒置关系,因此如何基于孔结构设计开发出具有较好毛细力和渗透率的多孔吸液芯,是热管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0003]由于吸液芯孔结构较为复杂,难以用理论推导或经验公式建立毛细性能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现有方法主要是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或有限元软件,在空间上建立合适的几何结构模型与物理模型,在时间上步进求解动力学或热力学方程,对吸液芯工作状态与工作效率、流体流动状态、热管整体传热效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吸液芯毛细性能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Auto CAD或Solidworks作图软件绘制三维多孔结构模型;步骤2:所述三维多孔结构模型文件导入到Flow
‑
3D软件,选择吸液芯材料和液体工质;步骤3:设定液体工质包含粘度、接触角、表面张力系数的工质参数,建立物理模型;步骤4:设定网格体积单元大小和时间步长,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步骤5:设定模拟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步骤6:运行程序,开始毛细性能模拟和计算;步骤7:计算结束后输出模拟结果,获得吸液芯毛细曲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吸液芯毛细性能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三维多孔结构模型为全通孔结构或部分通孔结构,孔隙为周期性排列或随机分布,孔隙形貌为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孔径尺寸在10
‑
300微米之间,孔隙率在3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加淼,张迈,王俊,王国祥,孙宝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超航宇精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