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的综合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489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的综合处理方法,对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依次进行高效气浮处理、芬顿氧化处理、混凝絮凝沉淀处理、砂滤处理和碳滤处理,即将多种修复技术结合针对性地处理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提升对有机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排放水的水质能够完全达到排放标准;此外通过PAC、PAM+、P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的综合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的综合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14157

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含有毒有机物的水会渗入到地下的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污染。在石油的开采、储存、运输、加工和石化产品生产、集输等过程中的漏油、突发性泄露事故以及含油废水的不合理排放等,导致大量的石油烃进入地下水系统,石油烃中含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多种有毒物质,已成为地下水有机污染中最普遍的污染物。地下水烃类有机污染物存在如下危害: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通常引起“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如苯、萘、卤代烃等)危害较大,其急性中毒主要作用于人体神经系统,慢性中毒主要作用于造血组织和神经系统,如果长时间与较大浓度接触,会引起恶心、头疼、眩晕等症状。
[0003]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对地下水进行治理。如公开号为CN113003812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有机污物污染浅层地下水的净化处理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对有机污物污染浅层地下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处理单元,以及用于对所述处理单元进行辅助的辅助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用于对有机污物污染浅层地下水进行第一次处理的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有机污物污染浅层地下水进行第二次处理的第二处理模块;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处理模块进行第一次处理;通过第二处理模块进行再处理;上述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合理;上述方法整体操作简单,利用多个处理模块对有机污物污染浅层地下水复合型的处理,能够有效地解决有机污染遗留的场地治理难度高、污染范围广的问题。又如公告号为CN104529096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协同去除地下水中铁锰、氨氮和有机物的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涉及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协同去除铁锰、氨氮和有机物的问题,仅是将单独处理铁锰、氨氮和有机物的工艺简单相加,会导致处理工艺长、运行管理复杂等问题;其中装置由深井提升装置、跌水曝气池、一级生物增强滤池、集水井、二级提升泵、鼓风曝气塔、二级生物增强滤池、反冲洗泵、二氧化氯发生装置、清水池、吸水井及供水泵房组成。方法:启动装置,控制跌水曝气池、一级生物增强滤池、鼓风曝气塔、二级生物增强滤池及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参数,接种复合菌剂,装置正常运行后,即可收集得到处理后的水。本专利技术用于地下水中铁锰、氨氮和有机物的处理。
[0004]然而传统有机污染地下水修复常单一采用一种技术,针对持久性有机物及石油烃等污染通常效果不佳,难以达到修复目标;此外,药物投加比例无法达到对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最佳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的综合处理方法,
目的是为了解决单一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对于持久性有机物及石油烃等污染通常效果不佳,以及无法达到对投药比例与最佳处理效率的平衡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的综合处理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有机污染地下水的综合处理方法,对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依次进行高效气浮处理、芬顿氧化处理、混凝絮凝沉淀处理、砂滤处理和碳滤处理。高效气浮处理去除悬浮物、油类有机物;顿氧化处理去除有机物,混凝絮凝沉淀处理去除有机物及无机物,为砂滤和碳滤提供保证作用。
[0008]优选地,通过向气浮池中投加质量浓度1

3%的PAC和质量浓度0.05

0.15%的PAM+对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进行高效气浮处理;
[0009]通过向芬顿反应池中投加质量浓度5

15%的硫酸亚铁和质量浓度5

15%的双氧水对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进行芬顿氧化处理;
[0010]通过向沉淀池中投加质量浓度1

3%的PAC和质量浓度0.05

0.15%的PAM

对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进行混凝絮凝沉淀处理。
[0011]特别地,通过向气浮池中投加质量浓度2%的PAC和质量浓度0.01%的PAM+对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进行高效气浮处理;
[0012]通过向芬顿反应池中投加质量浓度10%的硫酸亚铁和质量浓度10%的双氧水对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进行芬顿氧化处理;
[0013]通过向沉淀池中投加质量浓度2%的PAC和质量浓度0.01%的PAM

对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进行混凝絮凝沉淀处理。
[0014]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0015]一,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泵入调节池,再将废水提升至气浮池,控制投药模块向气浮池投加PAC和PAM+对进行高效气浮处理;
[0016]二,将高效气浮处理后的废水引入芬顿反应池中,先控制投药模块向芬顿反应池投加硫酸将pH调节为3

4后,再投加硫酸亚铁和双氧水进行芬顿氧化处理;
[0017]三,将芬顿氧化处理后的废水引入沉淀池中,控制投药模块向沉淀池中先投加氢氧化钠将pH调节为9.5

10后,再投加PAC和PAM

进行混凝絮凝沉淀处理;
[0018]四,将混凝絮凝沉淀处理后的废水引入中间水池,控制投药模块向中间水池中投加硫酸将pH调节为6.5

8.5后经过石英砂过滤器进行砂滤,再经活性炭过滤器进行碳滤处理,再排放。
[00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池分为底部连通的调节池A和调节池B,所述调节池A通过集水提升泵连接有集水池,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经集水池收集,所述调节池B通过调节提升泵与所述气浮池连通。
[0020]进一步,所述集水池和调节池A内均设有浮球液位开关,当集水池水位达到预设的高水位且调节池A水位未达到预设高水位时,开启集水提升泵,将废水提升至调节池A中;当集水池水位达到预设低水位或调节池A水位达到预设高水位时,停止运行集水池提升泵;
[0021]调节池B和所述中间水池中均设有静压式液位计,静压式液位计检测调节池B和中间水池的水位,当调节池B中水位达到预设中水位且中间水池中水位低于预设高水位时,开启调节提升泵;当调节池B中水位达到预设低水位或中间水池中水位高于预设高水位时,停止运行调节提升泵;
[0022]气浮机的气浮跟随调节提升泵联动,调节提升泵开启,则气浮启动;调节提升泵停止,则气浮延时停止。
[002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高效气浮处理后产生的浮渣进入污泥池,沉淀池处理后产生的沉淀物通过排泥泵排至所述污泥池。
[002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投药模块包括PAM+罐、氢氧化钠罐、双氧水罐、亚铁罐、硫酸罐、PAM

罐和PAC罐,PAM+加药泵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有机污染地下水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依次进行高效气浮处理、芬顿氧化处理、混凝絮凝沉淀处理、砂滤处理和碳滤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污染地下水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向气浮池中投加质量浓度1

3%的PAC和质量浓度0.05

0.15%的PAM+对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进行高效气浮处理;通过向芬顿反应池中投加质量浓度5

15%的硫酸亚铁和质量浓度5

15%的双氧水对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进行芬顿氧化处理;通过向沉淀池中投加质量浓度1

3%的PAC和质量浓度0.05

0.15%的PAM

对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进行混凝絮凝沉淀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污染地下水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向气浮池中投加质量浓度2%的PAC和质量浓度0.01%的PAM+对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进行高效气浮处理;通过向芬顿反应池中投加质量浓度10%的硫酸亚铁和质量浓度10%的双氧水对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进行芬顿氧化处理;通过向沉淀池中投加质量浓度2%的PAC和质量浓度0.01%的PAM

对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进行混凝絮凝沉淀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污染地下水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烃类有机污染地下水泵入调节池,再将废水提升至气浮池,控制投药模块向气浮池投加PAC和PAM+对进行高效气浮处理;二、将高效气浮处理后的废水引入芬顿反应池中,先控制投药模块向芬顿反应池投加硫酸将pH调节为3

4后,再投加硫酸亚铁和双氧水进行芬顿氧化处理;三、将芬顿氧化处理后的废水引入沉淀池中,控制投药模块向沉淀池中先投加氢氧化钠将pH调节为9.5

10后,再投加PAC和PAM

进行混凝絮凝沉淀处理;四、将混凝絮凝沉淀处理后的废水引入中间水池,控制投药模块向中间水池中投加硫酸将pH调节为6.5

8.5后经过石英砂过滤器进行砂滤,再经活性炭过滤器进行碳滤处理,再排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污染地下水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伟黄晓峰孙磊黄超民李朝廷李向阳陆绍云杜玮钱程远戈亮邓楚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