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体及瓶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85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盖体及瓶子,以其中一个为例,一种盖体,包括:下盖,其包括下盖体和堵头,下盖体的顶端为导流口,堵头和导流口之间设有间距;中盖,其套设于下盖体,中盖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下盖体,中盖设置有密封口,中盖和下盖体设置有限位结构;上盖,其套设于下盖体和中盖的外侧,上盖的内侧壁设置有提拉块,中盖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提拉块相互卡接的提拉台阶;当拔出上盖时,在提拉块和提拉台阶的传动下,中盖沿竖直方向滑动,密封口和堵头分离;当盖合上盖时,在提拉块和提拉台阶的传动下,中盖沿竖直方向滑动,堵头与密封口密封连接,下盖体的顶部与中盖相抵。该过程手部不会直接接触中盖,较为卫生。较为卫生。较为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盖体及瓶子


[0001]本技术涉及盖体的
,特别是一种盖体及瓶子。

技术介绍

[0002]公告号为CN2605214Y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直拔开口式饮料瓶盖的饮料瓶,使用时,使用者需要用手指捏住瓶盖直直地往上拨,就可以通过吸嘴饮用瓶中的饮料。
[0003]然而,由于手部具有较多的细菌,手部与瓶盖接触时会将细菌转移至瓶盖上,饮用时较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盖体及瓶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盖体,包括:下盖,其包括相互连接的下盖体和堵头,所述下盖体呈管状设置,所述下盖体的顶端为导流口,所述堵头位于所述导流口,所述堵头和所述导流口之间设有间距;中盖,其底部套设于所述下盖体的外侧壁,所述中盖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下盖体,所述中盖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口,所述中盖的内侧壁和所述下盖体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所述中盖和所述下盖体相对滑动的最大行程;上盖,其均套设于所述下盖体和所述中盖的外侧,所述上盖的内侧壁设置有提拉块,所述中盖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提拉块相互卡接的提拉台阶;当拔出所述上盖时,在所述提拉块和所述提拉台阶的传动下,所述中盖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密封口和所述堵头分离;当盖合所述上盖时,在所述提拉块和所述提拉台阶的传动下,所述中盖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堵头与所述密封口密封连接,所述下盖体的顶部与所述中盖相抵。
[0007]导通的下盖体用于导流液体,将液体从下盖体的底部引流至导流口处,且由于堵头和导流口之间设有间距,由此液体可以在堵头和导流口之间流出;连接于上盖的提拉块与中盖的提拉台阶卡接配合,即拉动上盖时可以同步提升提拉台阶,同步的,中盖也会向上同步滑动,由于限位结构限定了中盖和下盖体相对滑动的最大行程,能保证中盖和下盖体始终连接,此时密封口和堵头分离,则液体可以从密封口和堵头之间导出,当饮用结束后,将上盖重新插入中盖的外侧,上盖向下运动同步带动提拉块向下按压提拉台阶,同步的,中盖向下滑动,直至堵头重新与密封口密封连接,此时下盖体的顶部和中盖相抵,提拉块重新与提拉台阶卡接,该过程手部不会直接接触中盖,较为卫生。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其连接于所述中盖的内侧壁;限位槽,其设置于所述下盖体的外侧壁,所述限位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内。
[0009]限位块在限位槽内滑动,从而限定中盖和下盖体相对滑动的路径以及最大行程;
且限位块和限位槽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拉块具有沿竖直方向呈圆滑过渡的上提拉面和下提拉面,当拔出所述上盖时,所述上提拉面与所述提拉台阶的底部相抵,当盖合所述上盖时,所述下提拉面与所述提拉台阶的顶部相抵。
[0011]当上盖拔出时,提拉块从提拉台阶的底部运动至提拉台阶的上方;而当上盖重新卡入中盖时,提拉块从提拉台阶的顶部运动至提拉台阶的底部,因此,设置两个圆滑过渡的上提拉面和下提拉面,从而便于滑动提拉块。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盖的内侧壁的顶部设置有中密封环,所述中密封环与所述中盖同轴设置,所述中密封环的直径大于所述密封口的直径,当所述下盖体的顶部与所述中盖的内侧壁的顶部相抵时,所述中密封环的外侧壁与所述下盖体的内侧壁相抵。
[0013]当下盖体和中盖相抵后,即密封口重新与堵头密封连接,由于中盖和下盖体呈滑动连接,密封环与下盖体的内侧壁相抵,加强下盖体和中盖之间的密封性,当上盖盖合后,减少漏液的情形。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的内侧壁的顶部设置有上密封环,所述上密封环与所述上盖同轴设置,所述上密封环的直径大于所述密封口的直径,当盖合所述上盖时,所述上密封环的底部与所述中盖的顶部相抵。
[0015]当上盖盖合时,密封口和堵头密封连接,另外增设上密封环,上密封环压紧在中盖的顶部,从而进一步加强密封口和堵头的密封性,减少漏液的情形。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堵头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与所述堵头呈同轴设置,当盖合所述上盖时,所述密封口与所述密封槽相适配。
[0017]堵头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与密封口适配,从而限定中盖顶部与堵头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加强整体的密封性。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盖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定位槽,所述上盖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卡接配合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提拉块的下方。
[0019]增设相互配合的定位块和定位槽,以限定上盖和下盖体连接时的相对位置,加强整体的连接稳定性。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的底部设置有上保险环,所述上保险环套设于所述下盖体的外侧壁。
[0021]增设上保险环,用于指示上盖已经被打开。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盖体的底部设置有下保险环,所述下保险环与所述下盖体呈同轴设置。
[0023]增设下保险环,用于指示下盖体已经被打开。
[002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瓶子,包括瓶身和盖体,所述瓶身具有瓶口,所述下盖体连接于所述瓶口。
[0025]瓶身与盖体连接,使用时,较为卫生。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27]图1是本技术盖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盖体的剖视图;
[002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5是本技术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技术中下盖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0033]图7是本技术中下盖和中盖连接时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0034]图8是本技术中上盖的部分剖视图;
[0035]图9是本技术中中盖和下盖体相对滑动的最大行程时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0036]图10是本技术中瓶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下盖体;11、导流口;12、斜杆;13、定位槽;14、下保险环;2、堵头;21、密封槽;3、中盖;31、密封口;32、提拉台阶;33、中密封环;331、斜面;4、限位结构;41、限位块;42、限位槽;5、上盖;51、提拉块;511、上提拉面;512、下提拉面;52、上密封环;53、定位块;54、上保险环;6、瓶身。...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其包括相互连接的下盖体和堵头,所述下盖体呈管状设置,所述下盖体的顶端为导流口,所述堵头位于所述导流口,所述堵头和所述导流口之间设有间距;中盖,其底部套设于所述下盖体的外侧壁,所述中盖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下盖体,所述中盖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口,所述中盖的内侧壁和所述下盖体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所述中盖和所述下盖体相对滑动的最大行程;上盖,其套设于所述下盖体和所述中盖的外侧,所述上盖的内侧壁设置有提拉块,所述中盖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提拉块相互卡接的提拉台阶;当拔出所述上盖时,在所述提拉块和所述提拉台阶的传动下,所述中盖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密封口和所述堵头分离;当盖合所述上盖时,在所述提拉块和所述提拉台阶的传动下,所述中盖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堵头与所述密封口密封连接,所述下盖体的顶部与所述中盖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其连接于所述中盖的内侧壁;限位槽,其设置于所述下盖体的外侧壁,所述限位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块具有沿竖直方向呈圆滑过渡的上提拉面和下提拉面,当拔出所述上盖时,所述上提拉面与所述提拉台阶的底部相抵,当盖合所述上盖时,所述下提拉面与所述提拉台阶的顶部相抵。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斌曾嘉明崔建明钟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信联智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