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始发井的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73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始发井的排水结构,属于排水技术领域。包括:多个降水井,多个降水井围绕始发井的圆周方向设置,多个降水井中均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连接有潜水管道,潜水管道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二管道围绕始发井设置,且第二管道与多个第一管道均连通设置;第三管道,第三管道一端与第二管道连通,另一端为排水端;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有过滤器。多个降水井能够对始发井范围内的渗水、降水等进行全面收集,而降水井中的潜水泵以及外接管路能够及时快速对积水进行排放,多个潜水泵能够减少排水花费的时间,提高排水效率。高排水效率。高排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始发井的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始发井的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始发井进行施工时,需要对始发井范围内的渗水、降水等进行排放处理,维护施工环境,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集水井统一进行收集,再统一进行排放,但是这种排水方式一方面对渗水的收集不全面,另一方面排水花费时间长,排水速率低,影响施工项目的正常施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用于始发井的排水结构,通过围绕始发井设置降水井,通过降水井对渗水进行收集,并在降水井内部设置潜水泵对积水进行及时排放,减少排水花费时间,提高排水效率。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用于始发井的排水结构,包括:多个降水井,多个降水井围绕始发井的圆周方向设置,多个降水井中均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连接有潜水管道,潜水管道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二管道围绕始发井设置,且第二管道与多个第一管道均连通设置;第三管道,第三管道一端与第二管道连通,另一端为排水端;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有过滤器;启动降水井中的潜水泵后,降水井中的积水通过潜水泵抽入到潜水管道中,再进入第一管道,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后进入到第二管道中,从第二管道输送至第三管道,然后通过第三管道的排水端排出,多个降水井能够对始发井范围内的渗水、降水等进行全面收集,而降水井中的潜水泵以及外接管路能够及时快速对积水进行排放,多个潜水泵能够减少排水花费的时间,提高排水效率。
[0006]进一步的,多个降水井沿始发井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第二管道有两根,两根第二管道以始发井的直径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两根第二管道通过三通结构与第三管道连通;多个第一管道均与任一第二管道连通,始发井为圆形,两根第二管道分列于始发井两侧,第一管道能够就近与第二管道连通,两根第二管道将排水路径分为两道,能够快速将积水通过第二管道输送到第三管道中。
[0007]进一步的,多个第一管道分为两组,两组第一管道分别位于两根第二管道的对称轴两侧,位于对称轴同侧的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连通。
[0008]进一步的,第一管道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连接段、扩径段以及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段的直径,第一连接段与潜水管道连通,过滤器安装在第二连接段端部;积水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避免杂物进入第二管道后堆积在管道内,由于第二连接段直径较大,即使杂物堆积在过滤器前面,堵塞了部分管道,第二连接段也不会被完全封堵。
[0009]进一步的,第二管道呈圆弧结构,第二管道与第三管道连通的端末为终点端,第二
管道远离第三管道的端部为起始端,第一管道的轴线与第二管道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且沿起始端到终点端的弧线方向,第二连接段相对于第一连接段更靠近终点端,便于从第一管道进入第二管道的积水汇入第二管道本来的积水中。
[0010]进一步的,第二管道上设有支管用于连接过滤器,支管与第二连接段同轴设置。
[0011]进一步的,第二管道预埋在地下,且沿起始端到终点端的弧线方向,第二管道距地面的距离逐渐增加,倾斜设置的第二管道便于积水的排放。
[0012]进一步的,第三管道预埋在地下,且沿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端到排水端的方向,第三管道距地面的距离逐渐增加。
[0013]进一步的,降水井直径为0.2m。
[0014]进一步的,始发井底部设置有集水井,集水井连通有输水管,输水管上设置有水泵,输水管远离集水井的端部位于沉淀池。
[0015]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在始发井周围设置降水井,对始发井范围内的降水、渗水等进行全面收集,避免始发井中积水过多影响施工项目的正常进行,在每个降水井中均设置潜水泵,通过外界管道利用潜水泵将降水井中的积水进行排放,潜水泵和降水井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潜水泵同时启动能够减少排水所花费的时间,提高排水效率,避免由于积水影响到始发井正常施工使用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排水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A出细节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管道结构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降水井示意图。
[0022]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3]1‑
始发井,2

降水井,3

潜水泵,4

潜水管道,5

第一管道,51

第一连接段,52

扩径段,53

第二连接段,6

第二管道,7

第三管道,8

过滤器,9

三通结构,10

支管,11

集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5]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技术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技术。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0026]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8]实施例
[002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始发井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降水井(2),所述多个降水井(2)围绕始发井(1)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多个降水井(2)中均设置有潜水泵(3),所述潜水泵(3)连接有潜水管道(4),所述潜水管道(4)连接有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所述第二管道(6)围绕所述始发井(1)设置,且所述第二管道(6)与多个第一管道(5)均连通设置;第三管道(7),所述第三管道(7)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6)连通,另一端为排水端;所述第一管道(5)与所述第二管道(6)之间设置有过滤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始发井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降水井(2)沿所述始发井(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所述第二管道(6)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二管道(6)以所述始发井(1)的直径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两根所述第二管道(6)通过三通结构(9)与所述第三管道(7)连通;所述多个第一管道(5)均与任一第二管道(6)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始发井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管道(5)分为两组,两组第一管道(5)分别位于所述两根第二管道(6)的对称轴两侧,位于所述对称轴同侧的第二管道(6)与第一管道(5)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始发井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5)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连接段(51)、扩径段(52)以及第二连接段(53),所述第一连接段(5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段(53)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段(51)与所述潜水管道(4)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加波熊亮于雷宋建奎马振东孙博张石磊刘昊赵峰朱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