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防工程用防护密闭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61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防工程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人防工程用防护密闭门,包括合页铰接在门框上的门板,用于对开启状态门板底部进行支撑的支撑块一侧以及门板底部朝向闭合方向的一侧均设等高设有两铰接座,支撑块和门板上处于上下对应的铰接座通过连杆机构铰接,连杆机构由两通过销轴实现相互铰接的连杆组成,两所述连接机构的销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门板上设置位置可以调节的支撑块,可以有效对开启状态的门板承重,同时位置变化后也不会影响门板的顺利闭合。不会影响门板的顺利闭合。不会影响门板的顺利闭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防工程用防护密闭门


[0001]本技术涉及人防工程
,特别的涉及一种人防工程用防护密闭门。

技术介绍

[0002]防护密闭门设置在人防工程建筑出入口最外侧,具有阻挡冲击波的防护功能。现有人防门中,由于门扇长期处于开启状态并离地一定高度,这就导致一些大尺寸、高抗力或有防淹隔断要求的门扇因为自重过大导致其与门框连接的合页存在一定形变,进而使得门扇在闭合或开启时运行不畅。所以现有技术中多由物业在开启状态下的门扇下方支垫具有一定高度的垫块,如木块、石块等来对门扇承重。但是这种做法不仅影响美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门扇快速闭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防工程用防护密闭门,本技术结构简单,在门板上设置位置可以调节的支撑块,可以有效对开启状态的门板承重,同时位置变化后也不会影响门板的顺利闭合。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人防工程用防护密闭门,包括合页铰接在门框上的门板,用于对开启状态门板底部进行支撑的支撑块一侧以及门板底部朝向闭合方向的一侧均设等高设有两铰接座,支撑块和门板上处于上下对应的铰接座通过连杆机构铰接,连杆机构由两通过销轴实现相互铰接的连杆组成,两所述连接机构的销轴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底部还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通过顶部环状凸块与支撑块底部预设装配腔转动连接的转动座,转动座底部一体延伸有耳板,滚轮的轮轴与耳板上预设的轴承装配;
[0007]所述转动座上还设有罩设在滚轮外部的除障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除障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转动座上的安装环,安装环的底部环面通过数根周向等间距设置的连接杆与环状刷的同轴连接,所述环状刷和连接杆均罩设在滚轮外部且环状刷的刷毛接触地面。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座上还设有通过滚轮对除障机构传动的传动组件:
[0010]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同轴固设在轮轴上的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从动锥齿轮通过传动轴与从动齿同轴连接,从动齿与安装环顶部内环面预设的环形齿带啮合传动。
[0011]可以通过设计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的传动比,进行实现主动锥齿轮转一圈而从动锥齿轮转多圈的效果,并最终体现在环状刷的快速周转。
[0012]优选的,所述从动锥齿轮和传动轴设置于耳板上预设的安装腔内;所述安装环和从动齿设置于转动座上预设的安装腔内。
[0013]优选的,所述滚轮的轮面上设有防滑纹。
[0014]绝大多数情况下,本技术所述的门板处于常开状态,由于门框的门槛高度,所以门板与地面存在间隙,为了防止其自重过大并引发合页铰接处形变,所以通过拉动销轴使得连杆机构的连杆夹角变大,进而使得支撑块置于门板正下方并对门板进行承重。闭合或开启门板时,移动装置的滚轮带动支撑块可以降低门板移动的阻力。而且装配滚轮的转动座通过环状凸块转动设置在支撑块上的装配腔内,可以使得滚轮具有万向轮的效果。
[0015]但是上述设计也产生了一定问题,即对地面整洁度有一定要求,因为门板重量大所以移动过程中的惯性较高,如果地面存在石子等硬质杂物会阻碍滚轮的移动,并造成门板在自身惯性作用下继续移动进而硬性拉扯连杆机构造成连杆机构的损坏。所以本申请还配套设计了除障机构,其工作原理如下:
[0016]当滚轮移动时,其轮轴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进而使得啮合主动锥齿轮的从动锥齿轮带动传动轴以及从动齿转动,如此啮合从动齿的安装环进行周转,并通过连接杆带动环状刷转动,所以罩设在滚轮外部的环状刷可以利用刷毛对地面上的石子等小型障碍物进行拨动清理,使其远离滚轮的移动路径,进而保证滚轮配合支撑块可以有效承载门体安全、顺畅移动。
[0017]当门板闭合时,上拉销轴,使得支撑块上移并不再对门板承重,可以快速使得门板和门框闭合。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在门板上设置位置可以调节的支撑块,可以有效对开启状态的门板承重,同时位置变化后也不会影响门板的顺利闭合,实现人防门的保质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具体方式中所述人防工程用防护密闭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具体方式中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具体方式中所述移动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如图1

3所示,一种人防工程用防护密闭门,包括合页铰接在门框1上的门板2,用于对开启状态门板2底部进行支撑的支撑块21一侧以及门板2底部朝向闭合方向的一侧均设等高设有铰接座22,支撑块21和门板2上处于上下对应的铰接座22通过连杆机构23铰接,连杆机构23由两通过销轴24实现相互铰接的连杆组成,两所述连接机构23的销轴24连接。
[0024]所述支撑块21底部还设有移动装置3,所述移动装置3包括通过顶部环状凸块311与支撑块21底部预设装配腔转动连接的转动座31,转动座31底部一体延伸有耳板312,
[0025]其中转动座31上还预设有安装腔313并用于转动装配安装环331和从动齿344,耳板312上预设有安装腔313并用于转动装配从动锥齿轮342和传动轴343:
[0026]轮面上设有防滑纹的滚轮32通过轮轴321与耳板312上预设的轴承装配,轮轴321上同轴固设主动锥齿轮341,主动锥齿轮341与从动锥齿轮342啮合,从动锥齿轮342通过传
动轴343与从动齿344同轴连接,从动齿344与安装环331顶部内环面预设的环形齿带345啮合传动。
[0027]安装环331的底部环面通过数根周向等间距设置的连接杆336与环状刷335的同轴连接,所述环状刷335和连接杆336均罩设在滚轮32外部且环状刷335刷毛接触地面,如此组成了对滚轮32移动路径进行清理小型障碍物的除障机构33。
[0028]绝大多数情况下,本技术所述的门板2处于常开状态,由于门框的门槛高度,所以门板与地面存在间隙,为了防止其自重过大并引发合页铰接处形变,所以通过拉动销轴24使得连杆机构23的连杆夹角变大,进而使得支撑块21置于门板2正下方并对门板2进行承重。闭合或开启门板时,移动装置3的滚轮32带动支撑块21可以降低门板2移动的阻力。而且装配滚轮32的转动座31通过环状凸块311转动设置在支撑块21上的装配腔内,可以使得滚轮32具有万向轮的效果。
[0029]但是上述设计也产生了一定问题,即对地面整洁度有一定要求,因为门板2重量大所以移动过程中的惯性较高,如果地面存在石子等硬质杂物会阻碍滚轮32的移动,并造成门板2在自身惯性作用下继续移动进而硬性拉扯连杆机构23造成连杆机构23的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防工程用防护密闭门,包括合页铰接在门框(1)上的门板(2),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开启状态门板(2)底部进行支撑的支撑块(21)一侧以及门板(2)底部朝向闭合方向的一侧均设等高设有两铰接座(22),支撑块(21)和门板(2)上处于上下对应的铰接座(22)通过连杆机构(23)铰接,连杆机构(23)由两通过销轴(24)实现相互铰接的连杆组成,两所述连杆机构(23)的销轴(24)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防工程用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1)底部还设有移动装置(3),所述移动装置(3)包括通过顶部环状凸块(311)与支撑块(21)底部预设装配腔转动连接的转动座(31),转动座(31)底部一体延伸有耳板(312),滚轮(32)的轮轴(321)与耳板(312)上预设的轴承装配;所述转动座(31)上还设有罩设在滚轮(32)外部的除障机构(3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防工程用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障机构(33)包括转动设置在转动座(31)上的安装环(331),安装环(3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巍徐峰颜家兴任若骁程国君王二涛孟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