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洞外狭窄场地TBM快速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454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长大隧道TBM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洞外狭窄场地TBM快速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备隧洞掘进,洞外组装场地填筑;S2:第1阶段组装、调试、步进;S3:第1+R阶段组装、调试、步进,其中R为不为零的自然数,其中R≥1;S4:整体步进至始发隧洞,掘进,根据TBM组装顺序,科学规划组装场地,保证装机顺序,避免了大中型二次倒运,缩短装机时间,有效保证了TBM在狭窄的组装场地中有序装机。TBM在狭窄的组装场地中有序装机。TBM在狭窄的组装场地中有序装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洞外狭窄场地TBM快速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长大隧道TBM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洞外狭窄场地TBM快速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TBM集机械、电子、液压、技术于一体,技术复杂、结构庞大,集开挖、支护、出渣、通风、排水于一身,是工厂化的隧道生产线。保证洞外组装质量和精度对TBM后期洞内掘进性能、使用寿命乃至维修周期影响重大。TBM成套设备以裸件形式及集装箱形式运输至组装现场。主机部分以裸件抵达,主机附属设备大部分装箱到达,后配套系统大多以裸件运到工地,而其上关键液压,电气部件均装箱到达,将这些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构件按照TBM设计文件精度要求用专用机具组装起来,分别完成主机、桥架、后配套台车及附属设备的组装并用相关部件连接成一体。
[0003]对于山岭长大隧道一般设置于山岭之间,洞外以桥梁跨越沟壑,长大隧道通常采用TBM施工,经常由于洞外组装场地狭窄,无法满足TBM组装空间需求,从而采取爆破开挖山体移挖做填,从而来满足TBM拼装场地、构件摆放的需求。这种虽然满足了TBM的组装场地的需求及构件的摆放,但是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破坏生态平衡,安全风险高,边坡防护费用高,针对洞口为桥梁的区域,组装完成后需待桥梁施工时要反开挖,增加桥梁成本,施工周期长,针对组装工期要求紧的TBM是不可取的。
[0004]同时针对山岭长大隧道TBM洞外组装,通常需要至少2台大吨位龙门吊来满足刀盘、桥架、台车等构件的组装及安装,灵活机动性差,安全风险高,大吨位龙门吊需要经过组装、验收、登记等程序准备周期长,同时需要单独配制至少2台大吨位吊车来配合施工,一次性机械设备投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洞外狭窄场地TBM快速组装方法,重点解决山岭长大隧道步进隧洞洞口TBM场地拼装狭窄导致装机速度慢占用时间长、装机质量控制难、安全风险高、装机成本高、装机秩序控制难、刀盘整体起吊翻转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洞外狭窄场地TBM快速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备隧洞掘进,洞外组装场地填筑;S2:第1阶段组装、调试、步进;其余台车19按照组装顺序在台车组装区11组装成型;S3:第1+R阶段组装、调试、步进,其中R为不为零的自然数,其中R≥1;S4:整体步进至始发隧洞,掘进。
[0007]进一步地,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S1.1:组装场地采用预备隧洞洞渣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密实,每层层厚为L,其中L
≤30cm。
[0008]S1.2:分层回填距设计标高为M后,组装区域、大吨位履带吊及汽车吊活动区域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场地硬化,剩余区域采用素混凝土硬化,其中M≤50cm。
[0009]进一步地,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S1.3:组装场地与隧洞洞口之间设置下凹式刀盘组装区,下凹式刀盘组装区中心处设置步进导向槽,且延伸至隧洞掌子面。
[0010]进一步地,步骤S1.3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S1.3.1:待洞外组装场地、下凹式刀盘组装区施工完成后,规划功能区,各功能区的规划依次按照刀盘组装

L1区组装

L2区桥架组装

后配套台车组装进行规划。
[0011]进一步地,步骤S2.1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S2.1.1:刀盘分为若干块运输至刀盘组装区,汽车依次吊装若干块刀盘,且将若干块刀盘放置在可调节自由高度的支撑墩顶部,调整刀盘顶面高程后焊接成整体。
[0012]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刀盘的组装及安装包括以下步骤:T1:大吨位汽车吊配合大吨位履带吊通过钢丝绳穿过Q个吊耳,将刀盘起吊至同一高度H,其中满足Q≥4且H>刀盘直径的1/2;T2:移走若干个支撑墩,以大吨位履带吊为主吊机,大吨位汽车吊为辅助吊机,以大吨位汽车吊处的吊耳为向上起吊旋转吊点,大吨位履带吊起吊并收紧钢丝绳、大吨位汽车吊慢速旋转并放松钢丝绳,使得刀盘倾斜最终垂直于地面;T3:大吨位履带吊收紧钢丝绳起吊刀盘,整机转动将刀盘安装至指定位置。
[0013]进一步地,步骤T1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T1.1:在刀盘在组装的同时,可借助大吨位汽车吊进行L1区、第1节桥架、第1+N节桥架、第1号台车的组装;T2.2:刀盘及护盾、L1区、第1节及第1+第1+N节桥架、第1号台车组装完成后,整体调试并步进,第1节段组装结束,腾出第1+N节段组装场地,其中满足N≥1。
[0014]进一步地,在S3步骤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S3.1:第1阶段组装完成后调试步进的过程中,第1+R阶段组装中的第2号台车、第2+N号台车构件进场后摆放至台车构件摆放区,采用大吨位汽车吊在台车组装区组装成型,第2号台车、第2+N号台车摆放顺序自刀盘组装区至便道方向依次摆放。
[0015]进一步地,在S3步骤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S3.2:第1+R阶段组装、调试、步进中采用大吨位汽车吊将在台车组装区依次组装成型的第2号台车、第2+N号台车依次整机起吊安装在第1阶段组装的第1号台车的尾部;S3.3:第2号台车、第2+N号台车依次整机起吊安装在第1阶段组装的第1号台车的尾部后,第1阶段组装与第1+R阶段组装完成后可进行整机调试并向始发隧洞继续步进。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根据TBM组装顺序,科学规划组装场地,保证装机顺序,避免了大中型二次倒运,缩短装机时间,有效保证了TBM在狭窄的组装场地中有序装机;2、刀盘分块运输至刀盘组装区,精平后焊接完成,大吨位汽车吊配合大吨位履带吊双机抬吊、翻转,安装至指定位置,轻松解决刀盘翻转难的技术问题,操作简单、安全风险低;
3、TBM步进隧洞洞口组装仅采用2台大吨位汽车吊配合1台大吨位履带吊完成装机全过程,其中1台大吨位履带吊仅完成刀盘、机头架等大吨位构件起吊,起吊完成后即可退场,剩余TBM各构件仅采用2台大吨位汽车吊组装完成,相对于传统使用汽车吊配合龙门吊装机灵活机动性高、安全风险低、一次性机械设备投入成本低;4、采用“分段组装、分段调试、分段步进”的组装工艺,在第1阶段组装的同时,可在各规划组装区内进行第1+R阶段的各功能台车的组装,最后逐个整机吊装安装,后一阶段的组装与前一阶段的组装、调试平行作业,装机速度快、占用时间少,同时可保证双主洞钻爆法正常的施工。通过“分段组装、分段调试”发现TBM各功能区所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将其在洞外解决,装机过程中质量有保证。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洞外TBM组装场地布置图;图2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TBM刀盘翻转安装示意图;图3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TBM第N阶段现场组装示意图;图4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TBM第N+1阶段现场组装示意图;图5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TBM第N+n阶段现场组装示意图。
[0018]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

施工便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洞外狭窄场地TBM快速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备隧洞掘进,洞外组装场地填筑;S2:第1阶段组装、调试、步进; S3:第1+R阶段组装、调试、步进,其中R为不为零的自然数,其中R≥1;S4:整体步进至始发隧洞,掘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洞外狭窄场地TBM快速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包括以下步骤:S1.1:组装场地采用预备隧洞的洞渣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密实,每层层厚为L,其中L≤30cm;S1.2:分层回填距设计标高为M后,组装区域、大吨位履带吊(3)及汽车吊(2)活动区域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场地硬化,剩余区域采用素混凝土硬化,其中M≤50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洞外狭窄场地TBM快速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包括以下步骤:S1.3:组装场地与隧洞洞口之间设置下凹式刀盘组装区(23),下凹式刀盘组装区(23)中心处设置步进导向槽(6),且延伸至隧洞掌子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洞外狭窄场地TBM快速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包括以下步骤:S1.3.1:待洞外组装场地、下凹式刀盘组装区(23)施工完成后,规划功能区,各功能区的规划包括依次按照刀盘(12)组装、L1区组装区、L2区桥架组装区(9)、台车构件摆放区(10)、台车组装区(11)进行规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洞外狭窄场地TBM快速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包括以下步骤:S2.1.1:在进行刀盘组装时,刀盘(12)被分为若干块且运输至刀盘组装区(5),汽车吊依次吊装若干块刀盘(12),且将若干块刀盘(12)放置在具备调节自由高度功能的支撑墩(21)顶部,调整刀盘(12)顶面高程至同一水平面后焊接成整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洞外狭窄场地TBM快速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刀盘(12)的组装及安装包括以下步骤:T1:大吨位汽车吊(2)配合大吨位履带吊(3)通过钢丝绳(20)穿过Q个吊耳(24),将刀盘(12)起吊至同一高度H,其中满足Q≥4且H>刀盘(12)直径的1/2;T2:移走若干个支撑墩(21),以大吨位履带吊(3)为主吊机,大吨位汽车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斌毛锦波李亚隆曾煜高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