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影像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4492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影像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获取初始病灶影像以及至少一幅术前病灶影像;分别确定与初始病灶影像的第一掩膜图像和至少一幅术前病灶影像的第二掩膜图像;根据初始病灶影像和至少一幅术前病灶影像,确定第一减影图像和第二减影图像;基于第一减影图像和第二减影图像,确定第一拓扑特征和第二拓扑特征;根据第一减影图像、第二减影图像、第一拓扑特征以及第二拓扑特征,确定与病灶部位相对应的目标特征;将目标特征输入至预先训练得到的分类模型中,确定与病灶部位相对应的判定结果,解决了基于影像数据对就诊用户的病症信息进行评估时效率低、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病症评估的效率以及准确性。了病症评估的效率以及准确性。了病症评估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影像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影像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学大数据中,影像包含了丰富的语义信息,对就诊用户病症发展的判断具有重要作用。影像数据为非结构化数据,具有信息繁杂、冗余等特点,从影像数据中抽取出有用的结构化数据,协助医生临床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0003]目前,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基于影像数据实现对就诊用户病症发展的判断,第一种方式是接诊人员根据自身经验,可以对就诊用户的影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完成临床决策。另外一种方式可以采用机器学习的算法实现病症发展的预测,机器学习的方法通过对病症信息中的非结构化影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训练和分类,最终得到病症发展的预测结果。
[0004]但是,第一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人工处理,费时费力,效率相对较低;第二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目前采用机器学习算法的数据输入以单次影像数据做出预测为主,利用影像数据提取的信息却并非直接有效,准确的基于影像数据对就诊用户的病症信息进行评估具有局限性,存在预测效率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初始病灶影像以及至少一幅术前病灶影像;其中,初始病灶影像和至少一幅术前病灶影像中包括同一病灶部位;分别确定与初始病灶影像的第一掩膜图像和至少一幅术前病灶影像的第二掩膜图像;其中,第二掩膜图像的数量与至少一个术前病灶影像的数量相一致;根据初始病灶影像和至少一幅术前病灶影像,确定第一减影图像和第二减影图像;其中,第二减影图像的数量与至少一幅术前病灶影像的数量相一致;基于第一减影图像和第二减影图像,确定第一拓扑特征和第二拓扑特征;其中,第一拓扑特征对应于第一减影图像,第二拓扑特征对应于第二减影图像;根据第一减影图像、第二减影图像、第一拓扑特征以及第二拓扑特征,确定与病灶部位相对应的目标特征;将目标特征输入至预先训练得到的分类模型中,确定与病灶部位相对应的判定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初始病灶影像以及至少一幅术前病灶影像之后,还包括:将初始病灶影像作为基准影像,并基于基准影像对至少一幅术前病灶影像进行配准处理,以得到配准后的至少一幅术前病灶影像。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确定与初始病灶影像的第一掩膜图像和至少一幅术前病灶影像的第二掩膜图像,包括:确定初始病灶影像的第一矩阵,以及分别与至少一幅术前病灶影像相对应的第二矩阵;基于预先训练得到的分割框架对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掩膜图像和第二掩膜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初始病灶影像和至少一幅术前病灶影像,确定第一减影图像和第二减影图像,包括:确定至少一组待处理图像;其中,至少一组待处理图像中包括拍摄时间戳相邻的病灶影像;对于各组待处理图像,基于激活函数对相邻的病灶影像进行处理,分别得到与每个病灶影像相对应的减影图像。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第一减影图像、第二减影图像、第一拓扑特征以及第二拓扑特征,确定与病灶部位相对应的目标特征之前,还包括:基于第一减影图像和第一掩膜图像,确定第一减影特征;以及,基于第二减影图像和相应的第二掩膜图像,确定第二减影特征,以基于第一减影特征、第二减影特征、第一拓扑特征以及第二拓扑特征,确定目标特征。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东许文仪周子捷
申请(专利权)人:联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