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431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包括中心杆、测试胶筒、驱动测试胶筒沿中心杆径向凸起的驱动组件、防止测试胶筒坐封后回退的防退组件,以及判断测试胶筒坐封后密封性能的液压检测通道,其中,所述测试胶筒套设于所述中心杆上;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液压检测通道分别设于所述测试胶筒的两端;所述防退组件在所述测试胶筒坐封时与所述驱动组件限位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止胶筒回退,保证胶筒密封性能测试可靠性等优点。证胶筒密封性能测试可靠性等优点。证胶筒密封性能测试可靠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钻完井与储层改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天然气钻完井领域,胶筒作为重要的井下工具零部件被广泛应用。而胶筒的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井下工具的作业能否成功,因此,在设计井下工具时,胶筒的密封性能测试至关重要。目前,通常采用试制工具样品或试验工装进行胶筒密封性能的测试,但现有的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且胶筒在密封性能测试时容易回退,无法保证胶筒密封性能模拟测试的顺利可靠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止胶筒回退,保证胶筒密封性能测试可靠性的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中心杆、测试胶筒、驱动测试胶筒沿中心杆径向凸起的驱动组件、防止测试胶筒坐封后回退的防退组件,以及判断测试胶筒坐封后密封性能的液压检测通道,其中,所述测试胶筒套设于所述中心杆上;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液压检测通道分别设于所述测试胶筒的两端;所述防退组件在所述测试胶筒坐封时与所述驱动组件限位配合。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液压套筒和密封腔体,其中,所述中心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液压套筒的中部,所述驱动杆套设于所述中心杆与所述液压套筒之间,以围合形成所述密封腔体;所述液压套筒和所述中心杆设有与所述密封腔体连通的供液通道。
[0008]所述驱动杆与所述中心杆之间、以及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液压套筒之间均设有保证密封腔体密封性的第一密封件。
[0009]所述供液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平进油孔、第二水平进油孔和径向进油孔,所述第一水平进油孔设于所述液压套筒上,所述第二水平进油孔和所述径向进油孔设于所述中心杆上;所述径向进油孔与所述密封腔体连通。
[0010]所述防退组件包括棘齿和棘齿套,其中,所述棘齿安装于所述驱动杆的外表面,并可随所述驱动杆轴向移动;所述棘齿套套设于所述驱动杆外,并与所述液压套筒固定连接;所述棘齿在所述测试胶筒坐封时移动至与所述棘齿套锁定配合。
[0011]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测试胶筒外侧的外筒,所述测试胶筒在坐封时贴紧所述外筒内壁;所述驱动杆上设有调节测试胶筒径向凸起量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环和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于所述驱动杆外,所述调节环可轴向移动地设于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外筒之间。
[0012]所述测试胶筒的两端设有抵接环,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抵设于其中一所述抵接环的端部;所述液压检测通道由所述外筒与所述抵接环之间的间隙围合而成。
[0013]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供油套筒,所述供油套筒设有相互连通的水平供油孔和锥形供油槽,所述锥形供油槽与所述液压检测通道连通。
[0014]所述中心杆的靠近测试胶筒的一端设有环形挡边,所述环形挡边设有连通孔,所述锥形供油槽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液压检测通道连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本技术在测试胶筒的两端分别设置驱动组件和液压检测通道,驱动组件正向打压驱动测试胶筒沿中心杆径向凸起,以模拟封压胶筒真实的坐封状态;液压检测通道在测试胶筒坐封后向测试胶筒的远离驱动组件的一端输入检测液体,以判断测试胶筒的密封性能,其布局紧凑、结构简单,在实现胶筒坐封状态真实模拟的同时,实现了胶筒密封性能的可靠测试。同时,防退组件在测试胶筒坐封时与驱动组件限位配合,使得驱动组件在坐封完成后不回退,以提供测试胶筒持续作用力,实现了测试胶筒的有效封压。
附图说明
[0017]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0018]图1是本技术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初始状态)。
[0019]图2是本技术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测试胶筒压缩状态)。
[0020]图中各标号表示:
[0021]1、中心杆;11、环形挡边;111、连通孔;2、测试胶筒;3、驱动组件;31、驱动杆;32、液压套筒;33、密封腔体;34、供液通道;341、第一水平进油孔;342、第二水平进油孔;343、径向进油孔;4、防退组件;41、棘齿;42、棘齿套;5、液压检测通道;6、密封部件;61、第一密封件;62、第二密封件;7、调节组件;71、调节环;72、限位环;8、外筒;9、供油套筒;91、水平供油孔;92、锥形供油槽;10、抵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中心杆1、测试胶筒2、驱动组件3、防退组件4和液压检测通道5。测试胶筒2套设于中心杆1上。驱动组件3和液压检测通道5分别设于测试胶筒2的两端,驱动组件3驱动测试胶筒2沿中心杆1径向凸起,以模拟封压胶筒坐封状态。液压检测通道5在测试胶筒2坐封后向测试胶筒2的远离驱动组件3的一端输入检测液体,以判断测试胶筒2的密封性能。其布局紧凑、结构简单,在实现胶筒坐封状态真实模拟的同时,实现了胶筒密封性能的可靠测试。同时,防退组件4在测试胶筒2坐封时与驱动组件3限位配合,使得驱动组件3在坐封完成后不回退,以提供测试胶筒2持续作用力,实现测试胶筒2的有效封压。
[0024]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杆31、液压套筒32和密封腔体33。其中,中心杆1的一端连接于液压套筒32的中部,驱动杆31套设于中心杆1与液压套筒32之间,以围合形成密封腔体33;液压套筒32和中心杆1设有供液通道34,供液通道34与密封腔体33连通。在需坐
封时,液体介质通过供液通道34进入密封腔体33内,以推动驱动杆31沿中心杆1的轴向移动,实现测试胶筒2的坐封。其操作方便,结构布局紧凑。
[0025]进一步地,驱动杆31与中心杆1之间、以及驱动杆31与液压套筒32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件61。密封部件6的设置避免了液体介质及杂质进入至测试装置内部,提高了密封腔体33的密封性,保证了测试胶筒2的可靠坐封。
[0026]进一步地,供液通道34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平进油孔341、第二水平进油孔342和径向进油孔343。其中,第一水平进油孔341设于液压套筒32上,第二水平进油孔342和径向进油孔343设于中心杆1上;径向进油孔343与密封腔体33连通,其使得液体介质可有效输送至密封腔体33内。
[0027]本实施例中,防退组件4包括棘齿41和棘齿套42。其中,棘齿41安装于驱动杆31的外表面,棘齿41可随驱动杆31轴向移动;棘齿套42套设于驱动杆31外,且棘齿套42与液压套筒32固定连接;棘齿41在测试胶筒2坐封时移动至与棘齿套42锁定配合。其锁定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杆、测试胶筒、驱动测试胶筒沿中心杆径向凸起的驱动组件、防止测试胶筒坐封后回退的防退组件,以及判断测试胶筒坐封后密封性能的液压检测通道,其中,所述测试胶筒套设于所述中心杆上;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液压检测通道分别设于所述测试胶筒的两端;所述防退组件在所述测试胶筒坐封时与所述驱动组件限位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液压套筒和密封腔体,其中,所述中心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液压套筒的中部,所述驱动杆套设于所述中心杆与所述液压套筒之间,以围合形成所述密封腔体;所述液压套筒和所述中心杆设有与所述密封腔体连通的供液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与所述中心杆之间、以及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液压套筒之间均设有保证密封腔体密封性的第一密封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平进油孔、第二水平进油孔和径向进油孔,所述第一水平进油孔设于所述液压套筒上,所述第二水平进油孔和所述径向进油孔设于所述中心杆上;所述径向进油孔与所述密封腔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胶筒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退组件包括棘齿和棘齿套,其中,所述棘齿安装于所述驱动杆的外表面,并可随所述驱动杆轴向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怡君杜林陈晨曾明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