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水智能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424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冷却水运用技术领域,具体为冷却水智能温控装置,包括冷却水箱、箱盖和固定架,冷却水箱前侧壁设置有控制器,冷却水箱内部设置有用于监测液位的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冷却水箱一侧设置有用于注水的注水管、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出水管。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需要清理冷却水箱内部的水垢时,将本装置放水静置降温后,用户通过摇把带动一根转杆和齿轮转动,通过履带带动另一个齿轮和转杆同步转动,使得同一侧的两个滑块同步远离,即控制了四个L形插块同步抽出箱盖的四个锁孔孔内,用户再通过把手方便将箱盖抽取,无需其它工具即可以快速拆装箱盖,并且四个L形插块同步活动,提高拆装效率,方便用户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水智能温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水运用
,具体为冷却水智能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冷却液由水、防冻剂、添加剂三部分组成,按防冻剂成分不同可分为酒精型、甘油型、乙二醇型等类型的冷却液。酒精型冷却液是用乙醇(俗称酒精)作防冻剂,价格便宜,流动性好,配制工艺简单,但沸点较低、易蒸发损失、冰点易升高、易燃等。
[0003]部分用于存放冷却水的水箱,其箱体内侧,在长期使用后,内部会积存水垢,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清理,而传统的清理方式,多为将多个螺钉拆卸后,取下箱盖,这种方式,不但需要工具,而且也要逐个的对螺钉进行拆卸,并且清理完毕后,还需要逐个的将螺钉对准螺孔在将箱盖安装回去,从而降低了拆装的效率,不利于用户使用,因此需要研发冷却水智能温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冷却水智能温控装置,其包括:
[0007]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前侧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冷却水箱内部设置有用于监测液位的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水箱一侧设置有用于注水的注水管、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出水管,所述注水管和出水管均设置有电磁阀;
[0008]箱盖,所述冷却水箱顶边沿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底部设置有用于提高水体温度的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呈弯折迂回状,所述箱盖前后外侧壁两端开通有锁孔;
[0009]固定架,所述冷却水箱顶部位于箱盖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呈两侧敞开的空芯框架状,所述固定架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杆身两端开设有螺纹走向方向的外螺纹,所述转杆杆身两端分别螺接贯穿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靠近箱盖一侧凸出设置有用于卡入锁孔孔内的L形插块,两个所述固定架后方设置有驱动两根转杆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冷却水智能温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盖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手握处设置有防滑套。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冷却水智能温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根所述转杆后端延伸转动贯穿固定架后侧壁且设置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通过履带联动。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冷却水智能温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履带内
圈设置有一圈啮合齿轮齿牙的内齿,所述履带内圈设置有张紧装置。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冷却水智能温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个所述固定架后侧壁固定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腔收纳齿轮和履带,一个所述齿轮后端延伸转动贯穿保护壳后侧壁且设置有摇把。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冷却水智能温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磁阀、电加热管和外接电源。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需要清理冷却水箱内部的水垢时,将本装置放水静置降温后,用户通过摇把带动一根转杆和齿轮转动,通过履带带动另一个齿轮和转杆同步转动,使得同一侧的两个滑块同步远离,即控制了四个L形插块同步抽出箱盖的四个锁孔孔内,用户再通过把手方便将箱盖抽取,无需其它工具即可以快速拆装箱盖,并且四个L形插块同步活动,提高拆装效率,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箱盖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不含保护壳时后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固定架及其连接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冷却水箱100、控制器110、注水管120、出水管130、箱盖200、电加热管210、锁孔220、把手230、固定架300、转杆310、滑块320、L形插块330、齿轮340、履带350、保护壳360、摇把37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4]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6]请参阅图1

图4,示出的是本技术冷却水智能温控装置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

图4,对冷却水智能温控装置作详细的介绍。
[0027]冷却水箱100,所述冷却水箱100前侧壁设置有控制器110,所述冷却水箱100内部设置有用于监测液位的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水箱100一侧设置有用于注水的注水管120、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出水管130,所述注水管120和出水管130均设置有电磁阀;
[0028]箱盖200,所述冷却水箱100顶边沿放置有箱盖200,所述箱盖200底部设置有用于提高水体温度的电加热管210,所述电加热管210呈弯折迂回状,所述箱盖200前后外侧壁两端开通有锁孔220;
[0029]固定架300,所述冷却水箱100顶部位于箱盖200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架300,所述固定架300呈两侧敞开的空芯框架状,所述固定架300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转杆310,所述转杆310杆身两端开设有螺纹走向方向的外螺纹,所述转杆310杆身两端分别螺接贯穿设置有滑块320,所述滑块320靠近箱盖200一侧凸出设置有用于卡入锁孔220孔内的L形插块330,两个所述固定架300后方设置有驱动两根转杆310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
[0030]所述箱盖200顶部设置有把手230,所述把手230手握处设置有防滑套,方便用户打开箱盖200;
[0031]两根所述转杆3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冷却水智能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箱(100),所述冷却水箱(100)前侧壁设置有控制器(110),所述冷却水箱(100)内部设置有用于监测液位的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水箱(100)一侧设置有用于注水的注水管(120)、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出水管(130),所述注水管(120)和出水管(130)均设置有电磁阀;箱盖(200),所述冷却水箱(100)顶边沿放置有箱盖(200),所述箱盖(200)底部设置有用于提高水体温度的电加热管(210),所述电加热管(210)呈弯折迂回状,所述箱盖(200)前后外侧壁两端开通有锁孔(220);固定架(300),所述冷却水箱(100)顶部位于箱盖(200)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架(300),所述固定架(300)呈两侧敞开的空芯框架状,所述固定架(300)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转杆(310),所述转杆(310)杆身两端开设有螺纹走向方向的外螺纹,所述转杆(310)杆身两端分别螺接贯穿设置有滑块(320),所述滑块(320)靠近箱盖(200)一侧凸出设置有用于卡入锁孔(220)孔内的L形插块(3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华林张良王瑾柳建华吴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翰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