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分类的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箱房,其包括所述垃圾投放区包括储桶区,所述储桶区包括垃圾桶组,所述垃圾桶组的任一垃圾桶表面均设置投放口门板,所述投放口门板通过导流板衔接于垃圾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由于传统垃圾箱原始简单,并不具备智能化操作,从而导致垃圾乱放,并导致后续垃圾处理工作带来困难的问题,具有使垃圾收集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为生活垃圾分类的普及提升了效率,能够避免垃圾投放者随意投放垃圾,为后续的垃圾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的有益技术效果。的垃圾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的有益技术效果。的垃圾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的有益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分类的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箱房
[0001]本技术属于垃圾回收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分类的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箱房。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化进程中,生活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已经成为一大难题。由于环境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承受垃圾的无休止排入,为了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尽可能充分的将垃圾资源化利用,使更多的垃圾作为二次资源进入新的产品生产环节,从而减少最终需要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生活垃圾;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立法年限较短,大部分城市垃圾分类仍采用不分类或简单分类,费事费力,且容易导致垃圾乱放,为后续垃圾处理工作带来困难;
[0003]现有技术存在由于传统垃圾箱原始简单,并不具备智能化操作,从而导致垃圾乱放,并导致后续垃圾处理工作带来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分类的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箱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技术存在由于传统垃圾箱原始简单,并不具备智能化操作,从而导致垃圾乱放,并导致后续垃圾处理工作带来困难的问题。
[0005]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分类的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箱房,包括收集箱房本体,所述收集箱房本体内的功能室前置垃圾投放区,所述垃圾投放区包括储桶区,所述储桶区包括垃圾桶组,所述垃圾桶组的任一垃圾桶表面均设置投放口门板,所述投放口门板通过导流板衔接于垃圾桶内;
[0006]所述智能收集箱房还包括智能感应门系统,所述智能感应门系统包括中控装置,所述中控装置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触控按钮,第一输入端连接于红外感应探头,所述中控装置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于门板电机,所述门板电机经电动推杆机械连接于投放口门板,所述中控装置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于满桶提示装置;
[0007]所述智能收集箱房还包括人脸识别系统,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识别处理器,所述识别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扫码器、刷卡器、人脸识别摄像头以及触摸屏,其输出端连接于中控装置;
[0008]所述垃圾桶底部设置有称重系统,所述称重系统的输出端连接于中控装置;
[0009]所述智能收集箱房还包括外前置于储桶区的服务区,所述服务区包括遮雨棚,分拣台、户外洗手池、户外照明灯以及摄像装置。
[0010]进一步,所述收集箱房本体内按功能区方式分布为宣导室和功能室。
[0011]进一步,所述垃圾桶组包括红色的有害垃圾桶、蓝色的可回收物垃圾桶、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和黑色的其他垃圾桶。
[0012]进一步,所述投放口门板上设置垃圾分类图示。
[0013]进一步,所述功能室内还分布室内照明灯、垃圾桶、除臭装置、蚊蝇诱灭器、定时香氛、烟感报警器、灭火球、灭火器、墩布池、电动卷帘门。
[0014]进一步,所述宣导区内设置办公桌椅及冷暖空调。
[0015]有益技术效果:
[0016]1、本专利采用所述收集箱房本体内的功能室前置垃圾投放区,所述垃圾投放区包括储桶区,所述储桶区包括垃圾桶组,所述垃圾桶组的任一垃圾桶表面均设置投放口门板,所述投放口门板通过导流板衔接于垃圾桶内;所述智能收集箱房还包括智能感应门系统,所述智能感应门系统包括中控装置,所述中控装置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触控按钮,第一输入端连接于红外感应探头,所述中控装置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于门板电机,所述门板电机经电动推杆机械连接于投放口门板,所述中控装置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于满桶提示装置;所述智能收集箱房还包括人脸识别系统,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识别处理器,所述识别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扫码器、刷卡器、人脸识别摄像头,其输出端连接于中控装置;所述垃圾桶底部设置有称重系统,所述称重系统的输出端连接于中控装置;所述智能收集箱房还包括外前置于储桶区的服务区,所述服务区包括遮雨棚,分拣台、户外洗手池、户外照明灯以及摄像装置,由于基于本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箱房,根据宣导指示图,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用户可根据投放口门板上的图示选择正确的生活垃圾投放口进行垃圾投放;宣导员在分拣台检查用户携带的垃圾,若发现混投垃圾,需居民分拣后再投入对应投放口面板上,待垃圾投递结束,可使用户外洗手池进行清洗,通过采用自动感应+智能开门方式,用户通过红外感应探头或按压触控按钮实现投放口门板的打开与关闭,投放门板设有满桶提示灯,桶内垃圾达到一定高度后,灯变亮,提醒垃圾处置人员进行回收并更换空桶;除此之外,用户可通过使用触摸屏登录个人账号进行投递,登录方式包括手机号登录、刷卡器刷卡登录、扫码器扫码登录、人脸识别摄像头识别登录。通过登陆投递垃圾后,会根据每次投递重量兑换积分,积分用于兑换奖品,基于本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箱房,使垃圾收集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为生活垃圾分类的普及提升了效率,能够避免垃圾投放者随意投放垃圾,为后续的垃圾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
[0017]2、本专利采用所述智能收集箱房还包括智能感应门系统,所述智能感应门系统包括中控装置,所述中控装置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触控按钮,第一输入端连接于红外感应探头,所述中控装置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于门板电机,所述门板电机经电动推杆机械连接于投放口门板,所述中控装置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于满桶提示装置,由于电动推杆控制投放口门板打开关闭,使用者通过红外感应探头或触控按键控制电动推杆的开启及关闭,使投放口门板自动打开及关闭,并避免异味散出。
[0018]3、本专利采用所述垃圾桶组的任一垃圾桶表面均设置投放口门板,所述投放口门板通过导流板衔接于垃圾桶内,由于垃圾桶的设计便于适应不同高度的人群,设计更加人性化,通过投放口门板与进桶斜坡挡板配合,垃圾在重力作用下掉入垃圾分类箱内,从而来完成垃圾分类工作,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0019]4、本专利采用所述功能室内还分布室内照明灯、垃圾桶、除臭装置、蚊蝇诱灭器、定时香氛、烟感报警器、灭火球、灭火器、墩布池、电动卷帘门,由于功能室内设置除臭装置和定时香氛,保障储桶区内空气环境;设置蚊蝇诱灭器,防止蚊蝇滋生;设置烟感报警器、灭火球、灭火器,保障箱内消防;设置墩布池用于箱房清洁空气除臭净化装置的设置可以实现
生活垃圾收集房内的定期消毒,且除臭净化装置自动运行,减少人工投入。
[0020]5、本专利采用所述收集箱房本体内按功能区方式分布为宣导室和功能室,其结构分布合理且实用。
[0021]6、本专利采用所述垃圾桶组包括红色的有害垃圾桶、蓝色的可回收物垃圾桶、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和黑色的其他垃圾桶,所述投放口门板上设置垃圾分类图示,由于可以根据分类图示进行垃圾投放,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起到了引导作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分类的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箱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分类的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箱房的内部结构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分类的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箱房的前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6]图中: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分类的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箱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箱房本体,所述收集箱房本体内的功能室前置垃圾投放区,所述垃圾投放区包括储桶区,所述储桶区包括垃圾桶组,所述垃圾桶组的任一垃圾桶表面均设置投放口门板,所述投放口门板通过导流板衔接于垃圾桶内;所述智能收集箱房还包括智能感应门系统,所述智能感应门系统包括中控装置,所述中控装置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触控按钮,第一输入端连接于红外感应探头,所述中控装置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于门板电机,所述门板电机经电动推杆机械连接于投放口门板,所述中控装置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于满桶提示装置;所述智能收集箱房还包括人脸识别系统,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识别处理器,所述识别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扫码器、刷卡器、人脸识别摄像头以及触摸屏,其输出端连接于中控装置;所述垃圾桶底部设置有称重系统,所述称重系统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喜晨,翟忠伟,薛媛,翟忠国,
申请(专利权)人:稳力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