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药材监测及下料的炒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414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药材监测及下料的炒药装置,壳体下端开口,其内部沿左右设有滚筒,滚筒外侧设有加热层,滚筒上端的进料口连接有进料管道,滚筒内设有搅拌组件,壳体上设有驱动组件,滚筒下端沿左右设有条形开口,条形开口内沿左右水平设有挡板,挡板前后两端分别与条形开口前后内壁可滑动的贴合,挡板可左右滑动以使得条形开口被封堵或被打开,挡板包括位于右端的右副板和位于左端的左副板,左副板的右端与右副板的左端铰接,左副板的下方设有支撑组件,壳体右端设有通孔,右副板右端穿出通孔,右副板右端设有锁紧组件,本装置通过抽出挡板使物料从滚筒下端出料,并配合搅拌组件搅拌,出料彻底,且可随时抽检物料,监控物料炒制情况。料炒制情况。料炒制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药材监测及下料的炒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中药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药材监测及下料的炒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因其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内广大病患者的青睐,中药材炮制后入药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点,而最常用的炮制方法都为炒制法。
[0003]目前的炒茶机炒制通常在炒制一定时间后进行出料,然而受药材种类、热源输出等多种因素影响,仅凭时间难以判断炒制情况,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另外,现有的炒茶机出料时物料滞留在滚筒的底壁上,导致出料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药材监测及下料的炒药装置。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药材监测及下料的炒药装置,包括壳体,其中:
[0006]壳体下端开口,其内部沿左右方向设有滚筒,滚筒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壳体的左右内壁连接,滚筒的外侧设有加热层,滚筒上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连接有贯穿壳体上端的进料管道,滚筒内设有搅拌组件,壳体上设有驱动搅拌组件的驱动组件,滚筒的下端沿左右方向设有条形开口,条形开口内沿左右方向水平设有挡板,挡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条形开口的前后内壁可滑动的贴合,挡板可左右滑动以使得条形开口被封堵或被打开,挡板包括位于右端的右副板和位于左端的左副板,左副板的右端与右副板的左端铰接,左副板的下方设有支撑组件,壳体的右端设有通孔,右副板的右端穿出通孔,右副板的右端设有锁紧组件。
[0007]进一步:搅拌组件包括转轴和多根搅拌杆,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转轴上设有多根搅拌杆,转轴沿左右方向设置,其右端与滚筒的右端转动连接,其左端贯穿壳体和滚筒的左端,并与设于壳体上的电机传动连接,转轴与滚筒的左端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滚筒内沿左右方向设有多根刮杆,刮杆均与滚筒的周向内壁可滑动的贴合,任意刮杆至少存在两根搅拌杆与其共面,刮杆均与对应两根搅拌杆连接。
[0009]进一步:锁紧组件包括环形块、螺栓和连接杆,环形块位于右副板的右端上方,环形块通过连接杆与右副板连接,壳体的右端设有螺纹孔,螺栓沿左右方向设置,其螺杆向左穿过环形块的内侧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右副板的右端设有拉手。
[0011]进一步:支撑组件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两块均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分别与壳体的前后内壁连接,左副板的下端的前后两端分别可滑动的搁置在两块
支撑板朝向对方的一端的上端。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通过挡板对滚筒下端的条形开口进行封堵,炒制完成后,将挡板向右抽出,使滚筒下端条形开口被打开,出料彻底,出料时搅拌组件仍可缓慢搅拌,帮助出料,防止物料滞留在滚筒内;
[0014]2、右副板与左副板铰接,使右副板可转动至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使部分物料沿右副板滑出壳体1,便于随时检测物料的炒制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药材监测及下料的炒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药材监测及下料的炒药装置的侧视图;
[0017]图中各标号表示:
[0018]1、壳体;2、滚筒;3、转轴;4、电机;5、进料管道;6、搅拌杆;7、刮杆;8、环形块;9、螺栓;10、拉手;11、通孔;12、挡板;1201、右副板;1202、左副板;13、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壳体1,其中:
[0021]壳体1下端开口,其内部沿左右方向设有滚筒2,滚筒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左右内壁连接,滚筒2的外侧设有加热层,加热层具体可为加热管或加热板等电加热部件,通电后即可进行加热,加热层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滚筒2上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连接有贯穿壳体1上端的进料管道5,滚筒2内设有搅拌组件,壳体1上设有驱动搅拌组件的驱动组件,滚筒2的下端沿左右方向设有条形开口,条形开口内沿左右方向水平设有挡板12,挡板12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条形开口的前后内壁可滑动的贴合,挡板12可左右滑动以使得条形开口被封堵或被打开,挡板12包括位于右端的右副板1201和位于左端的左副板1202,左副板1202的右端与右副板1201的左端铰接,左副板1202的下方设有支撑组件,壳体1的右端设有通孔11,右副板1201的右端穿出通孔11,右副板1201的右端设有锁紧组件。
[0022]本实施例中,壳体1为矩形壳体,滚筒2下端条形开口的左右宽度与滚筒2左右两端间距一致,物料炒制时,条形开口被挡板12完全封堵,炒制完成后,向右拉动挡板12,将挡板向右从通孔11拉出壳体1,使条形开口被打开,物料可从条形开口排出,避免物料滞留,出料彻底,同时,出料时搅拌组件缓慢搅拌,可帮助出料;右副板1201与左副板1202铰接,而支撑组件仅对左副板1202进行支撑,故右副板1201的右端可下垂,右副板1201可转动至左高右低状态,使原本搁置在右副板1201上的物料可沿右副板1201滑出壳体1,便于随时检测物料的炒制情况,通孔11的底壁位于右副板1201的下方,且可确保右副板1201能够倾斜足够角度,炒制时,右副板1201位于滚筒2内侧部分的左右宽度可为5

10cm,锁紧组件可对右副板1201锁紧,使右副板1201处于水平状态。
[0023]具体的,搅拌组件包括转轴3和多根搅拌杆6,驱动组件包括电机4,转轴3上设有多根搅拌杆6,转轴3沿左右方向设置,其右端与滚筒2的右端转动连接,其左端贯穿壳体1和滚筒2的左端,并与设于壳体1上的电机4传动连接,转轴3与滚筒2的左端转动连接,电机4带动
转轴3转动,进而带动各个搅拌杆6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使物料受热均匀,在出料时还可缓慢搅拌,帮助出料。
[0024]具体的,滚筒2内沿左右方向设有多根刮杆7,刮杆7均与滚筒2的周向内壁可滑动的贴合,任意刮杆7至少存在两根搅拌杆6与其共面,刮杆7均与对应两根搅拌杆6连接,当搅拌杆6转动时,带动对应的刮杆7转动,刮杆7可将粘连在滚筒2周向内壁上的物料刮下,避免出料不彻底,挡板12的上端为与滚筒2相适配的圆弧面,避免刮杆7与挡板12碰撞。
[0025]具体的,锁紧组件包括环形块8、螺栓9和连接杆,环形块8可为圆环状的金属块,环形块8位于右副板1201的右端上方,环形块8的中心孔为左右朝向,环形块8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右副板1201连接,壳体1的右端设有螺纹孔,螺栓9沿左右方向设置,其螺杆向左穿过环形块8的内侧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螺栓9对环形块8进行限位,进而对右副板1201限位,需要检测物料时,取下螺栓9,右副板1201的右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坠,右副板1201倾斜。
[0026]具体的,右副板1201的右端设有拉手10,拉动拉手10便于抽出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药材监测及下料的炒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其中:所述壳体(1)下端开口,其内部沿左右方向设有滚筒(2),所述滚筒(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的左右内壁连接,所述滚筒(2)的外侧设有加热层,所述滚筒(2)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有贯穿所述壳体(1)上端的进料管道(5),所述滚筒(2)内设有搅拌组件,所述壳体(1)上设有驱动所述搅拌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滚筒(2)的下端沿左右方向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沿左右方向水平设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条形开口的前后内壁可滑动的贴合,所述挡板(12)可左右滑动以使得所述条形开口被封堵或被打开,所述挡板(12)包括位于右端的右副板(1201)和位于左端的左副板(1202),所述左副板(1202)的右端与所述右副板(1201)的左端铰接,所述左副板(1202)的下方设有支撑组件,所述壳体(1)的右端设有通孔(11),所述右副板(1201)的右端穿出所述通孔(11),所述右副板(1201)的右端设有锁紧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药材监测及下料的炒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轴(3)和多根搅拌杆(6),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4),所述转轴(3)上设有多根搅拌杆(6),所述转轴(3)沿左右方向设置,其右端与所述滚筒(2)的右端转动连接,其左端贯穿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雨露卫威万雷张小卫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宏图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