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409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溶胶生成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其包括: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基材以生成气溶胶;第一支撑架,设置在加热组件上;第一固定座,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二支撑架,设置在加热组件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侧;以及第二固定座,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其中,第一固定座与第一支撑架之间、以及第二固定座与第二支撑架之间均形成隔热间隙,以减少热量的传递。通过该气溶胶生成装置所产生的热量能够有效延缓向外传递的效率,也就减少了热量的散失,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加热组件加热的效率。能够有效提高加热组件加热的效率。能够有效提高加热组件加热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溶胶生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溶胶生成的
,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是指以固体或液体为分散质,气体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其具有胶体性质,如对光线的散射、电泳等。而气溶胶的生成往往都需要利用加热等手段来实现。
[0003]现有技术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加热组件以及电源。壳体和加热组件内具有贯通开设的通道,供气体流通,电源与加热组件电连接。在需要进行加热时,就利用电源为加热组件供电,使得加热组件产生热量,就可以对气溶胶生成基材进行加热。
[0004]但是,加热组件加热气溶胶生成基材需要维持一定的温度才能生成气溶胶,由于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会通过其固定结构快速的传导、扩散到加热组件的外部,导致加热组件的热量流失过快,需要不断的加热补充热量才能维持气溶胶生成,因而比较消耗功,影响加热组件加热气溶胶生成基材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解决了气溶胶生成过程中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加热组件(100),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基材以生成气溶胶;第一支撑架(200),设置在所述加热组件(100)上;第一固定座(300),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00)连接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架(200);第二支撑架(400),设置在所述加热组件(100)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200)的一端;以及第二固定座(500),与所述第二支撑架(400)连接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架(400);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座(300)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0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座(500)与所述第二支撑架(400)之间均形成隔热间隙(600),以减少热量的传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300)包括:第一固定部(310),所述第一固定部(310)上具有供所述第一支撑架(200)部分伸入的第一安装槽(330);以及多个肋板(320),沿所述第一安装槽(330)的周向环设,所述肋板(320)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00)的侧面抵接;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槽(330)的槽侧壁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00)之间形成所述隔热间隙(6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300)还包括:第一通孔(340),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310)的顶壁上,所述第一通孔(340)与所述第一安装槽(330)连通,以供烟雾输出装置(800)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00)连通,所述第一通孔(340)的内壁与所述烟雾输出装置(800)的外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隔(34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00)包括:第一下连接部(210),与所述加热组件(100)固定连接;以及第一上连接部(220),与所述第一下连接部(210)连接并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槽(330)内,所述第一上连接部(2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温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