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00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一种用于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猫爪草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组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支气管肺癌(bronchial carcinoma)简称肺癌。根据《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数据,肺癌仍为全球癌症发病率(11.6%)和死亡率(18.4%)第一位的癌症。我国是烟草消费大国,新发肺癌仍在不断增长,肺癌防治已成为我国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既往肺癌可以通过手术、放化疗等方式有效干预,但因易耐药、易复发转移等特点,5年生存率不足55%。
[0003]肿瘤免疫治疗(Immune Oncology,IO)是在肿瘤免疫学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激活体内的免疫细胞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手段,是既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之后的第五大肿瘤治疗方法。肿瘤免疫疗法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免疫疗法、过继性T细胞疗法和肿瘤疫苗。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进展较快、疗效最确切的疗法。中国目前已经有多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用于临床。
[0004]传统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阴阳动态平衡的整体。五脏六腑安和,血脉畅通,阴平阳秘,精神內守,才能成其平和健康之人。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从根本上讲,一切疾病都与阴阳动态平衡被破坏有着密切的关系。机体正气在与癌毒长期抗争中,不断耗损,且肿瘤细胞具有代谢旺盛、侵袭转移等特点,不断掠夺营养供应,终致机体加重正虚邪盛之象。概而言之,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是阴阳失衡,以机体正气虚损为本,邪气亢盛为标。因而协调阴阳,扶正固本以达到机体恢复“阴平阳秘、邪去正安”的平衡状态,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扶正祛邪”,增强机体免疫是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法则—益气扶正法的主要内涵。这与现代医学中通过打破免疫耐受、克服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从而重新唤醒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增强肿瘤微环境抗肿瘤免疫力的肿瘤免疫治疗的基本治疗思路契合一致,两种疗法殊途同归。传统医学中的阴阳、正邪理论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广泛存在,渗透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各个方面。它们都是利用机体自身的能力清除体内异己分子,达到异曲同工的目的。
[0005]中医学在防治疾病时,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全身各局部的调节,使之恢复常态。中医治疗不仅针对肿瘤本身,更重视调整机体整体状态,包括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体系。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监控,是一个系统的作战体系。传统治疗肿瘤的三板斧,包括手术“根治性”切除及放、化疗高剂量杀伤每个肿瘤细胞,都仅仅拘泥于肿瘤细胞本身。随着肿瘤治疗的研究及探索,人们开始关注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于是免疫治疗兴起,肿瘤治疗逐渐向调控免疫功能和改善机体代谢的整体水平发展。由此可见,现代肿瘤治疗思路逐渐由局部向系统过渡,与传统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甚至可以猜测现代肿瘤免疫治疗的系统理念来源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
念。
[0006]单一治疗手段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在临床上并不令人满意,中医药充分发挥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特点,在肿瘤综合治疗方面发挥的作用已经得到公认,但在联合免疫治疗的具体疗效和相关机制尚未明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研究探讨了免疫治疗与中医药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在免疫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益气除痰法的辨证论治,使两种治疗方案相互协调,优势互补,以平衡阴阳正邪,恢复人体免疫力,依靠人体的免疫力控制或消灭肿瘤。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8]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猫爪草15

40份、炒僵蚕10

20份、肿节风15

40份、山慈菇10

20份、黄芪15

40份,浙贝母10

20份、法半夏10

20份、灵芝10

20份、北沙参15

40份,西洋参10

20份。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猫爪草30份、炒僵蚕15份、肿节风20份、山慈菇15份、黄芪20份,浙贝母10份、法半夏15份、灵芝12份、北沙参25份,西洋参15份。
[0010]中医学认为,现代医学所称的肺癌,在古籍中常称为“肺积”、“息贲”、“咯血”、“咳嗽”、“痰饮”等。“肺之积,名曰贲息。”古籍中描述的“肺积”和“贲息”的症状与肺癌尤为相似。肺癌发病,不离肺脾。肺主气,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升清降浊,将津液输布至全身,是体内水液运行的重要调节器官。肺脾功能失常,则易导致气虚不降、气机郁滞,进而痰饮水湿内停、血行瘀滞,气滞、痰凝、血瘀再进一步与外邪相合,最终形成了以“局部属实、全身属虚”为特征的肺癌病。
[0011]“虚、痰、瘀、毒”是导致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病机,其中“虚”和“痰”又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气虚是肺癌发生的根本原因,也是疾病的主要特征,肺癌早期的病人即见短气、乏力等症状。“痰”是一切有形实邪形成的重要因素。其生成与外感六淫、内伤饮食均有关。气虚与痰结相互影响,肺气不足则不能抵御外邪,导致肺气贲郁,内生痰结;而痰浊胶着于肺,又反过来影响气的生成和运行,恶性循环,日久成癌毒。因此,中医治肺癌,要“气虚”和“痰”同时着手,扶正以祛邪,祛邪以扶正。
[0012]具体的,原药料中,猫爪草甘辛,性温,入肝、肺二经,功用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为君药,同时现代研究表明猫爪草可通过抑制细胞增值,诱导凋亡,调节免疫因子达到抗肿瘤作用。浙贝母味苦性寒,入肺、心经,清热止咳化痰,散结消肿。《本草正》云“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山慈菇,甘微辛,性凉;入肝、脾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本草正义》“能散坚消结,化痰解毒,其力颇峻”。僵蚕,辛咸,性平;入肝、肺、胃经;辛咸入肺,化痰散结消肿,以消皮里膜外之坚积。肿节风,性平,味苦、性辛;归心、肝经;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活血散结。僵蚕、肿节风、山慈菇、浙贝母为臣药,共奏宣肺散结、解毒消痈之功。法夏,味辛,性温和,归脾、胃、肺经;止咳化痰散结,降逆止呕,消肿止痛。《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故法半夏化痰止咳,散结消肿为佐药。西洋参合北沙参,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医学衷中参西录》:能补助气分,并能补益血分。灵芝合黄芪,味甘,性微苦、微温;入心、肺、肾经;补
气安神,止咳平喘。二组共为使药,金水相生,气血双补,扶正以固本。全药方药物,化痰散结以治其标,补益肺肾以治其本,标本兼顾,共奏宣肺化痰,解毒消痈,止咳平喘,益气补肺之功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猫爪草15

40份、炒僵蚕10

20份、肿节风15

40份、山慈菇10

20份、黄芪15

40份,浙贝母10

20份、法半夏10

20份、灵芝10

20份、北沙参15

40份,西洋参10

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猫爪草30份、炒僵蚕15份、肿节风20份、山慈菇15份、黄芪20份,浙贝母10份、法半夏15份、灵芝12份、北沙参25份,西洋参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PD

1、PD

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炒僵蚕、浙贝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丽珠陈芝强孙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