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盐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3891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盐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方法。将高盐有机废水经预处理后,与氧化剂I混合,通过一级催化氧化反应,将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一级催化氧化出水与氧化剂II混合,通过二级催化氧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调节催化氧化出水pH,可将催化剂回收并循环使用;二级催化氧化出水经吸附后送氯碱装置作为原料,用来生产氯气等化工原料。所述处理方法简单易行,处理成本低且效率高,能够实现高盐有机废水的资源化回用,并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并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盐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工程与环境工程废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盐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环氧氯丙烷(ECH)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主要有三种合成工艺,分别是丙烯高温氯化法、醋酸丙烯酯法和甘油法。其中丙烯高温氯化法是目前行业上应用范围最广的生产工艺,甘油法由于经济环保,是未来ECH生产的发展方向。ECH废水主要来自二氯丙醇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皂化过程,废水中主要含NaCl/CaCl2、甘油、醇类缩聚物和氯醇类反应副产物等;双酚A(BPA)型环氧树脂主要是BPA和环氧氯丙烷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得,废水中主要含NaCl和甘油等,其都属于高盐有机废水。
[0003]ECH和BPA型环氧树脂废水NaCl含量在4.0wt%~22.0wt%,总有机碳(TOC)在1000~5000mg/L,具有盐含量高、水质波动大和有机物含量高等特点。目前行业上的处理方案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将其与低盐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稀释后送生化处理,处理合格后直接外排处理,但无法实现对废水中NaCl和水资源的回收,处理成本高,且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第二种是通过简单预处理后蒸发成盐,但因盐中含大量有机物,外售困难,且对环境存在很大的污染;第三种是通过催化湿式氧化等高级氧化工艺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深度处理,满足氯碱装置盐水接收指标后送氯碱处理,此工艺实现了盐水的资源化利用,但该工艺设备投资大,处理成本高,维护费用高。
[0004]专利技术专利CN 105621764 B公开了一种ECH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高盐有机废水通过催化湿式氧化和紫外

双氧水氧化处理后送氯碱,但催化湿式氧化设备投资大、反应温度和压力高,存在处理成本高和运行不稳定的问题。综上,高盐有机废水亟需一种能够实现盐水资源化全回用的高效低成本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CH和BPA型环氧树脂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方法。所述处理方法简单易行,处理效率高,能够实现废盐水的资源化回用,并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000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高盐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09]S1:高盐有机废水与氧化剂I混合,调节pH值后送入一级催化氧化反应器,在非均相催化剂的作用下,废水中部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0010]S2:将S1得到的废气外排,一级催化氧化反应器出水调节pH值后,与氧化剂II混合,送入二级催化氧化反应器,在复配催化剂的作用下,废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调节出水pH值;
[0011]S3:将S2得到的废气处理后外排,S2出水经吸附后送氯碱装置作为原料;
[0012]其中,S2所述复配催化剂为Cu、Fe、Mn与壳聚糖和葡聚糖改性的丙交酯焦油。
[0013]本专利技术中,S1所述高盐有机废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TOC≤5000mg/L,优选10~4000mg/L;SS≤100mg/L,优选20~60mg/L;NaCl 4.0wt%~25.0wt%,优选5.0wt%~20.0wt%,以废水总量计。
[0014]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CH和BPA型环氧树脂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方法。所述处理方法简单易行,处理效率高,能够实现废盐水的资源化回用,并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001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7]一种高盐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18]S1:高盐有机废水与氧化剂I混合,调节pH值后送入一级催化氧化反应器,在非均相催化剂的作用下,废水中部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0019]S2:将S1得到的废气外排,一级催化氧化反应器出水调节pH值后,与氧化剂II混合,送入二级催化氧化反应器,在复配催化剂的作用下,废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调节出水pH值;
[0020]S3:将S2得到的废气处理后外排,S2出水经吸附后送氯碱装置作为原料;
[0021]其中,S2所述复配催化剂为Cu、Fe、Mn与壳聚糖和葡聚糖改性的丙交酯焦油。
[0022]本专利技术中,S1所述高盐有机废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TOC≤5000mg/L,优选10~4000mg/L;SS≤100mg/L,优选20~60mg/L;NaCl 4.0wt%~25.0wt%,优选5.0wt%~20.0wt%,以废水总量计。
[0023]本专利技术中,S1所述的催化剂为主要包括TiO2和以氧化物形态负载于所述二氧化钛上的Ni和Fe;以所述TiO2的重量为基准计,所述催化剂中以下成分的含量为:Ni 2.0wt%~10.0wt%,优选3.0wt%~8.0wt%;Fe 1.0wt%~3.0wt%,优选2.0wt%~3.0wt%,Ni、Fe为主活性组分,TiO2为载体。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Ce改性TiO2载体和以氧化物形态负载于所述Ce改性TiO2载体上的Ni和Fe,以所述TiO2的重量为基准计,所述Ce改性TiO2载体中Ce的含量为1.0wt%~2.0wt%,优选为1.2wt%~1.5wt%。
[0024]S1所述TiO2载体为Ce

NCA

Zn改性TiO2载体,采用正辛酸

氯化锌(NCA

Zn)低共溶溶剂负载所述TiO2载体。低共溶溶剂是一种由季铵盐等氢键受体和酰胺、羧酸、醇等氢键供体,在一定比例下通过氢键结合形成的低熔点混合物,其具有易制备、可降解和强极性等优异的性能,通过改变氢键受体和供体的种类和比例,可改变低共溶溶剂的物性、氢键形成能力、作用强度及其特性,来提升对溶质的溶解性能和自身催化效果;TiO2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的加工过程中,但其比表面积较小,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将Ce与NCA

Zn低共溶溶剂混合后再进行负载,可大幅提升Ce在TiO2载体上的负载效果,改进TiO2载体的结构性能,提高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强度,提供更多的活性位,并充分发挥正辛酸

氯化锌自身的吸附和催化能力,提升催化效率。同时Ce具有良好的储存与释放氧性能,而氧化剂I在催化剂的主活性组分上产生活性氧自由基是降解有机物的关键。当催化剂的载体为Ce

NCA

Zn改性TiO2载体时,催化剂对氧化剂I(如次氯酸钠)进行催化氧化时,氧化剂I在催化剂的主活性组分上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可以及时迁移至Ce

NCA

Zn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盐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高盐有机废水与氧化剂I混合,调节pH值后送入一级催化氧化反应器,在非均相催化剂的作用下,废水中部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S2:将S1得到的废气外排,一级催化氧化反应器出水调节pH值后,与氧化剂II混合,送入二级催化氧化反应器,在复配催化剂的作用下,废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调节出水pH值;S3:将S2得到的废气处理后外排,S2出水经吸附后送氯碱装置作为原料;其中,S2所述复配催化剂为Cu、Fe、Mn与壳聚糖和葡聚糖改性的丙交酯焦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所述高盐有机废水TOC≤5000mg/L,优选10~4000mg/L;SS≤100mg/L,优选20~60mg/L;NaCl 4.0wt%~25.0wt%,优选5.0wt%~20.0wt%;以废水总量计;和/或,S1所述氧化剂I为次氯酸钠废水,优选生产ClO2或Cl2或氯碱工业所副产的次氯酸钠废水,更优选所述次氯酸钠废水的有效氯含量为5wt%~13wt%;优选地,所述氧化剂I的加入量为2:1≤n(有效氯):n(TOC)≤3:1,优选n(有效氯):n(TOC)=2:1;和/或,S1所述调节pH值为10.5~13.5;和/或,S1所述非均相催化剂为包括TiO2载体和以氧化物形态负载的Ni和Fe;优选地,所述Ni含量为2.0wt%~10.0wt%,优选3.0wt%~8.0wt%,Fe含量为1.0wt%~3.0wt%,优选2.0wt%~3.0wt%,以TiO2重量计;优选地,所述TiO2载体为Ce

NCA

Zn改性TiO2载体,采用正辛酸

氯化锌(NCA

Zn)低共溶溶剂负载所述TiO2载体;优选地,所述TiO2载体中Ce的含量为1.0wt%~2.0wt%,优选为1.2wt%~1.5wt%,NCA

Zn的含量为2.5wt%~10.0wt%,优选为3.0wt%~9.0wt%,以TiO2重量计;和/或,S1反应温度30~60℃、液相空速1~5h
‑1,优选反应温度40~50℃、液相空速1~3h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调节pH值为1.0~5.0,优选pH值为2.0~4.0;和/或,S2所述氧化剂II为双氧水、臭氧和甲基过氧化氢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双氧水;优选地,双氧水浓度为25.0wt%~32.0wt%,以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珍龙高学顺曾凡雪王俊俊徐丹张宏科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