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补风装置的上旁通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3661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风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然补风装置的上旁通结构,包括:通风柜本体,通风柜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通风柜本体内腔连通的集气罩;上旁通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流线型栅格,流线型栅格上开设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导流槽;整流罩的截面设置为圆弧形,整流罩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散布的整流孔;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安装框的内部开设有上旁通,上旁通的内腔安装有流线型栅格,在流线型栅格的下方设置有弧形的整流罩,整流罩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散布的整流孔,来对进入通风柜本体内腔后的空气进行整流,从而避免有害气体在通风柜本体的内腔上部发生堆积和滞留,提高了空气交换的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补风装置的上旁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通风柜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然补风装置的上旁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部分化学及生物实验中,常会产生一些有毒或者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仅会对实验室的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给实验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实验室中的通风柜能够将有害气体及时排走,从而减少实验者和有害气体的接触。
[0003]现有技术中,通风柜顶部的进风槽口对空气的整流效果较差,进风槽口的边缘处容易形成湍流和涡流,从而扰动空气的正常吸入,有害气体容易堆积和滞留在通风柜的上部,进而影响空气交换的效率。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自然补风装置的上旁通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然补风装置的上旁通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有害气体容易堆积和滞留在通风柜的上部,从而影响空气交换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然补风装置的上旁通结构,包括:
[0006]通风柜本体,所述通风柜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补风装置的上旁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柜本体(1),所述通风柜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通风柜本体(1)内腔连通的集气罩(9);安装框(3),所述安装框(3)固定安装于顶板(2)的一侧,所述安装框(3)的内部设置有上旁通(4),所述上旁通(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流线型栅格(5),所述流线型栅格(5)上开设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导流槽(6),所述导流槽(6)连通通风柜本体(1)的内腔和外界;及整流罩(7),所述整流罩(7)位于安装框(3)的正下方,所述整流罩(7)的截面设置为圆弧形,所述整流罩(7)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散布的整流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补风装置的上旁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柜本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0),所述导流板(10)靠近通风柜本体(1)的背面并与通风柜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小华陈超郝凯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