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鞋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35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湿鞋垫,属于鞋垫领域,一种吸湿鞋垫,包括防滑层、减震层、吸湿层和除湿层,防滑层上位于前掌部位开设有多个漏斗孔,减震层、吸湿层和除湿层上均开设有多个与漏斗孔连通的贯穿孔,除湿层的下表面位于后跟位置固定连接有减震块,除湿层上开设有通风槽,通风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除湿层上的贯穿孔处和减震块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滑层上的多个漏斗孔能够将汗液向下输送,避免汗液在防滑层上堆积造成打滑的现象发生,吸湿层将汗液进行吸附,而在位于吸湿层下部的除湿层的上表面开设的通风槽能够提供空气流动,使得吸湿层上吸附的汗液加快挥发。层上吸附的汗液加快挥发。层上吸附的汗液加快挥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湿鞋垫


[0001]本技术涉及鞋垫
,具体为一种吸湿鞋垫。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地,我们脚部比较容易出汗的部位是与脚趾相对应的部位,而臭脚往往也是因为脚趾之间的缝隙出汗不能及时排汗而捂出来的,因此,尽管人们通过垫鞋垫而使得鞋子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干燥,但是,由于目前常用的鞋垫的吸湿性有限,因此,并不能很好地实现脚部干燥的效果。
[0003]公开号为CN203575751U的一项专利公开了一种吸湿鞋垫,包括外底以及置于外底上的内底,所述的内底包括吸湿加强部,所述吸湿加强部与人体脚部的脚趾部位相对应,同时所述的吸湿加强部包括吸水层、透水层以及隔水层,所述外底上方依次设置隔水层、吸水层、透水层,且所述的透水层与内底的表面齐平。因此,由于本技术在与人体脚部的脚趾部位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吸湿加强部,故而,本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脚部干燥的效果,防止臭脚产生。
[0004]在应用于作战情况下鞋垫需要有很好的防滑效果,但上述鞋垫防滑效果不佳,且对于吸收的汗液不能够及时排出,进而可能会导致鞋垫长期受潮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鞋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湿鞋垫,包括防滑层、减震层、吸湿层和除湿层,所述防滑层上位于前掌部位开设有多个漏斗孔,所述减震层、吸湿层和除湿层上均开设有多个与漏斗孔连通的贯穿孔,所述除湿层的下表面位于后跟位置固定连接有减震块,所述除湿层上开设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除湿层上的贯穿孔处和减震块的内部。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减震块内开设有空腔并位于空腔内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减震块上远离贯穿孔的一面上开设有透气孔。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减震块内填充有海绵。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滑层、减震层和吸湿层的下表面均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减震层、吸湿层和除湿层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凹槽。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滑层由无纺布和橡胶垫粘附构成。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减震层由EVA材质构成。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吸湿层由亚麻编制构成,所述除湿层由橡胶构成。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湿鞋垫,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防滑层上的多个漏斗孔能够将汗液向下输送,避免汗液在防滑层上堆积造成打滑的现象发生,减震层、吸湿层和除湿层上的贯穿孔能够对汗液进行疏
通,减震层为穿戴者的行走提供减震效果,吸湿层将汗液进行吸附,而在位于吸湿层下部的除湿层的上表面开设的通风槽能够提供空气流动,使得吸湿层上吸附的汗液加快挥发,具体的,在行走时减震块受到后跟的间歇压缩使得减震块呈大小交替变化,进而使得与减震块连通的通风槽内能够有空气流动。
[0015](2)本技术通过采用亚麻制作吸湿层,使得鞋垫能够具有调温、抗过敏、防静电、抗菌的功能,且亚麻织物排湿的速度也较快,进而使得吸湿层能够快速的吸湿和除湿,由橡胶制作的除湿层的形状能够长时间维持原状态,进而保证通风槽的形状不变,且由橡胶制作的除湿层不会吸附汗液,进而保证鞋垫能够将大量的汗液排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定位凸起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弹簧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防滑层;11、漏斗孔;12、贯穿孔;13、定位凸起;2、减震层;21、定位凹槽;3、吸湿层;4、除湿层;41、通风槽;5、减震块;51、弹簧;52、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实施例一
[0023]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吸湿鞋垫,包括防滑层1、减震层2、吸湿层3和除湿层4,防滑层1上位于前掌部位开设有多个漏斗孔11,减震层2、吸湿层3和除湿层4上均开设有多个与漏斗孔11连通的贯穿孔12,除湿层4的下表面位于后跟位置固定连接有减震块5,除湿层4上开设有通风槽41,通风槽4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除湿层4上的贯穿孔12处和减震块5的内部,制作时防滑层1、减震层2、吸湿层3和除湿层4之间通过胶水涂抹后进行压合制成,防滑层1上的多个漏斗孔11能够将汗液向下输送,避免汗液在防滑层1上堆积造成打滑的现象发生,减震层2、吸湿层3和除湿层4上的贯穿孔12能够对汗液进行疏通,减震层2为穿戴者的行走提供减震效果,吸湿层3将汗液进行吸附,而在位于吸湿层3下部的除湿层4的上表面开设的通风槽41能够提供空气流动,使得吸湿层3上吸附的汗液加快挥发,具体的,在行走时减震块5受到后跟的间歇压缩使得减震块5呈大小交替变化,进而使得与减震块5连通的通风槽41内能够有空气流动。
[0024]如图1

图4所示,减震块5内开设有空腔并位于空腔内固定连接有弹簧51,减震块5上远离贯穿孔12的一面上开设有透气孔52,通过在减震块5内设置空腔,能够加强通风槽41内空气的流通量增加,设置在减震块5内的弹簧51一方面为穿戴者提供减震效果,另一方面使得减震块5能够快速形变恢复,使得通风槽41内的空气流速加快,透气孔52的设置能够对外部空气进行引入,也能够使得吸湿层3内的汗液经透气孔52被排出。
[0025]实施例二
[0026]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吸湿鞋垫,包括防滑层1、减震层2、吸湿层3和除
湿层4,防滑层1上位于前掌部位开设有多个漏斗孔11,减震层2、吸湿层3和除湿层4上均开设有多个与漏斗孔11连通的贯穿孔12,除湿层4的下表面位于后跟位置固定连接有减震块5,除湿层4上开设有通风槽41,通风槽4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除湿层4上的贯穿孔12处和减震块5的内部,制作时防滑层1、减震层2、吸湿层3和除湿层4之间通过胶水涂抹后进行压合制成,防滑层1上的多个漏斗孔11能够将汗液向下输送,避免汗液在防滑层1上堆积造成打滑的现象发生,减震层2、吸湿层3和除湿层4上的贯穿孔12能够对汗液进行疏通,减震层2为穿戴者的行走提供减震效果,吸湿层3将汗液进行吸附,而在位于吸湿层3下部的除湿层4的上表面开设的通风槽41能够提供空气流动,使得吸湿层3上吸附的汗液加快挥发,具体的,在行走时减震块5受到后跟的间歇压缩使得减震块5呈大小交替变化,进而使得与减震块5连通的通风槽41内能够有空气流动。
[0027]如图1

图4所示,减震块5内填充有海绵,通过在减震块5内填充海绵使得减震块5在受到长期的挤压后,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鞋垫,包括防滑层(1)、减震层(2)、吸湿层(3)和除湿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1)上位于前掌部位开设有多个漏斗孔(11),所述减震层(2)、吸湿层(3)和除湿层(4)上均开设有多个与漏斗孔(11)连通的贯穿孔(12),所述除湿层(4)的下表面位于后跟位置固定连接有减震块(5),所述除湿层(4)上开设有通风槽(41),所述通风槽(4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除湿层(4)上的贯穿孔(12)处和减震块(5)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块(5)内开设有空腔并位于空腔内固定连接有弹簧(51),所述减震块(5)上远离贯穿孔(12)的一面上开设有透气孔(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邦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