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军安专利>正文

鼻衄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332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鼻衄止血装置,它解决了目前传统填塞疗法给病人带来的诸如鼻部发胀,易感染,呼吸困难,作用时间长等问题,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由气球、进出气阀门、导管和气囊组成的止血装置,直接作用手指,不接触鼻腔。可用于对鼻出血止血和预防鼻出血。(*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止血装置,特别是鼻衄止血装置。鼻出血是一种觉见病,它出现于各种年龄、时间和季节。轻者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导致贫血。目前,常见的鼻衄止血方法较多,传统的止鼻衄的方法如填塞法,其操作复杂,有鼻部发胀、头痛、流泪、张口呼吸,吞咽不便,口苦咽干、失眠、容易感染等副作用。《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88年第4期介绍一种水或气囊止鼻衄法,它是将一种特制的结构(一导管连一避孕套)置于鼻腔出血处,然后充气或注水以压迫止血,压迫时间最少24小时,但这种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直接作用于鼻腔内,持续时间较长,容易感染;2.影响呼吸;3.有效率较低;4.不能预防鼻出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止血效率高,作用时间短,不直接接触鼻腔,并且无不良影响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具有预防作用的鼻衄止血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中医理论的实践证明,针麻诱导后,大部分病人的容积脉搏加大,血管出现舒张反应,另外,机械压迫可使感传阻滞。从这一观点出发,可以认为机械压迫起到了与针麻相反的效果即血管收缩反应。手指是人体许多经络和血管的末梢,压迫手指可以对血管起到感传阻滞作用,从而达到止血效果。基于上述理论,本技术采用的方案是用气球通过导管将气注入缠于手指的由橡胶制成的气囊中,不断挤压气球,这时,由于气囊中气压增大,对手指产生压力,作用于相应的经络途径,进而达到止血效果。采用本技术进行鼻衄止血,经临床应用,对于鼻局部出血,包括前后鼻道均有明显效果,由于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传统填塞疗法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且止血效率高,不直接接触鼻腔,作用时间短,无不良副作用。同时,由于本技术是通过收缩血管来完成止血作用的,在患者未发生鼻出血时,适当使用本装置,可对近期不破裂的血管有加强营养的作用,而对近期曾破裂的血管可促进微小血栓形成,从而达到了预防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1中,1.气球;2.进气孔;3.进出气阀门;4.导气管;5.气囊;6.套袋;7.粘带。气球1与进出气阀门3、导管4及气囊5密封连接,同时气囊5置于套袋6中,粘带7分别粘接在套袋6的内、外侧边上。当气球挤压时,由进气孔2进入的空气经导气管4进入气囊5中,经数次挤压,气囊5内气体压力增大。使用时,将套袋6缠于手指上,气囊5膨胀后产生的压力作用于手指,引起血管收缩作用,从而作用于鼻腔内血管,达到止血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鼻衄止血装置,包括气球(1),进出气阀门(3)和导管(4),气球(1)的表面有进气孔(2);气球(1),进出气阀门(3),导管(4)顺序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导管(4)的另一端密封粘接有一气囊(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5)置于套袋(6)中,在套袋的内、外侧边部分别粘接有粘带(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5)由橡胶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鼻衄止血装置,它解决了目前传统填塞疗法给病人带来的诸如鼻部发胀,易感染,呼吸困难,作用时间长等问题,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专利技术一种由气球、进出气阀门、导管和气囊组成的止血装置,直接作用手指,不接触鼻腔。可用于对鼻出血止血和预防鼻出血。文档编号A61B17/12GK2169380SQ9322430公开日1994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刘军安 申请人:刘军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衄止血装置,包括气球(1),进出气阀门(3)和导管(4),气球(1)的表面有进气孔(2);气球(1),进出气阀门(3),导管(4)顺序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导管(4)的另一端密封粘接有一气囊(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安
申请(专利权)人:刘军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