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329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评估方式确定各节点的请求处理能力,并获取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根据各节点的请求处理能力和用户业务需求确定拓扑中心节点;根据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确定流量中心节点;根据所述流量中心节点和所述拓扑中心节点完成节点识别。通过上述方式,根据流量中心节点和拓扑中心节点,实现了在EdgeX异构节点网络中流量迁移的关键节点的识别,以便用户在后续根据流量中心节点和拓扑中心节点对流量进行调整,且可以让EdgeX系统在业务运行过程中实时完成流量识别和流量迁移任务。任务。任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技术、人工智能、计算硬件等领域的发展,一套部署在更加靠近生产现场、数据源头(即边缘侧)且可提供低延迟、实时性的计算框架应运而生。新兴的边缘计算技术,可以为行业用户提供低延迟的实时计算、处理服务。其中,EdgeX是介于边缘物理传感设备和执行设备——云端信息系统之间的“中间人”,EdgeX具体表示为EdgeX Foundry。EdgeX平台支持并鼓励快速增长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统一的生态系统中协同工作,以减少应用开发中的不确定性、加快部署时间并促进规模化。
[0003]EdgeX可以使边缘服务提供商更加轻松地监控真实世界中的设备、发送可执行的指令、收集边缘传感器数据,完成云边设备的互动。众多的边缘传感器和云端服务器形成了复杂的EdgeX异构节点网络,同时完成具体业务的过程请求流量在相互异构的网络节点中流动,并且由于网络波动或设备宕机等原因EdgeX中的流量可能实时发生变化,导致EdgeX网络中节点请求处理能力和请求流量之间的不匹配。因此,在EdgeX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异构节点网络中请求流向情况并设计算法识别导致流量异常的关键节点。
[0004]目前EdgeX框架的迭代时间不长,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边缘计算平台的应用场景、模型选择、平台特点等现状分析,以及如何利用EdgeX边缘平台实现物联网网关监控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架构设计等一系列应用系统设计。针对EdgeX具体场景下,关键节点识别与流量迁移相关工作研究较少。相关方向的工作主要面向传统的互联网场景,不同于EdgeX的异构节点网络,互联网场景下虽然节点之间处理能力不同,但其节点之间的异构性不如EdgeX节点突出。因此现亟需提供一种面向流量迁移的EdgeX异构节点网络的关键节点识别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识别面向流量迁移的EdgeX异构节点网络的关键节点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所述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包括:根据预设评估方式确定各节点的请求处理能力,并获取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根据各节点的请求处理能力和用户业务需求确定拓扑中心节点;根据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确定流量中心节点;根据所述流量中心节点和所述拓扑中心节点完成节点识别。
[0007]可选地,所述根据各节点的请求处理能力和用户业务需求确定拓扑中心节点,包
括:根据各节点的请求处理能力进行模块度计算,确定各节点的社区模块度;根据各节点的社区模块度确定多个请求能力聚类;计算各请求能力聚类的紧密权重,得到各请求能力聚类的聚类中心节点;根据各请求能力聚类的聚类中心节点和用户业务需求确定拓扑中心节点。
[0008]可选地,所述计算各请求能力聚类的紧密权重,得到各请求能力聚类的聚类中心节点,包括:获取节点总数量和各请求能力聚类的聚类节点数量;根据各请求能力聚类的节点聚类距离、所述节点总数量以及所述聚类节点数量确定各请求能力聚类中各节点的紧密权重;对各请求能力聚类中各节点的紧密权重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根据所述排序结果确定各请求能力聚类的聚类中心节点。
[0009]可选地,所述根据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确定流量中心节点,包括:对各节点的标签进行初始化,得到各节点的节点标签;根据各节点的节点标签和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进行节点聚类,得到多个流量聚类;计算各流量聚类的紧密权重,得到各流量聚类的聚类中心节点;根据各流量聚类的聚类中心节点确定流量中心节点。
[0010]可选地,所述根据各节点的节点标签和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进行节点聚类,得到多个流量聚类,包括:根据各节点的节点标签统计各节点的邻接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根据各节点的邻接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确定目标节点权重;根据所述目标节点权重对各节点的节点标签进行更新,得到更新标签;根据各节点的更新标签进行节点聚类,得到多个流量聚类。
[0011]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流量中心节点和所述拓扑中心节点完成节点识别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流量中心节点和所述拓扑中心节点的中心标签确定流量迁移节点;在接收到流量迁移任务时,根据所述流量迁移节点完成所述流量迁移任务。
[0012]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流量迁移任务时,根据所述流量迁移节点完成所述流量迁移任务,包括:在接收到流量迁移任务时,获取拓扑中心节点的请求数量;根据所述流量迁移任务确定请求消耗参数;根据所述请求消耗参数、所述请求数量、所述流量迁移节点以及预设评估方式完成所述流量迁移任务。
[0013]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装置,所述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评估方式确定各节点的请求处理能力,并获取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节点的请求处理能力和用户业务需求确定拓扑中心节点;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确定流量中心节点;完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流量中心节点和所述拓扑中心节点完成节点识别。
[0014]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设备,所述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程序,所述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
[0015]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程序,所述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根据预设评估方式确定各节点的请求处理能力,并获取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根据各节点的请求处理能力和用户业务需求确定拓扑中心节点;根据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确定流量中心节点;根据所述流量中心节点和所述拓扑中心节点完成节点识别。通过上述方式,根据预设评估方式确定各节点的请求处理能力,基于请求处理能力和用户业务需求确定拓扑中心节点,并基于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确定流量中心节点,最终根据流量中心节点和拓扑中心节点,实现了在EdgeX异构节点网络中流量迁移的关键节点的识别,以便用户在后续根据流量中心节点和拓扑中心节点对流量进行调整,且可以让EdgeX系统在业务运行过程中实时完成流量识别和流量迁移任务。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一实施例的整体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装置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包括:根据预设评估方式确定各节点的请求处理能力,并获取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根据各节点的请求处理能力和用户业务需求确定拓扑中心节点;根据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确定流量中心节点;根据所述流量中心节点和所述拓扑中心节点完成节点识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节点的请求处理能力和用户业务需求确定拓扑中心节点,包括:根据各节点的请求处理能力进行模块度计算,确定各节点的社区模块度;根据各节点的社区模块度确定多个请求能力聚类;计算各请求能力聚类的紧密权重,得到各请求能力聚类的聚类中心节点;根据各请求能力聚类的聚类中心节点和用户业务需求确定拓扑中心节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各请求能力聚类的紧密权重,得到各请求能力聚类的聚类中心节点,包括:获取节点总数量和各请求能力聚类的聚类节点数量;根据各请求能力聚类的节点聚类距离、所述节点总数量以及所述聚类节点数量确定各请求能力聚类中各节点的紧密权重;对各请求能力聚类中各节点的紧密权重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根据所述排序结果确定各请求能力聚类的聚类中心节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确定流量中心节点,包括:对各节点的标签进行初始化,得到各节点的节点标签;根据各节点的节点标签和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进行节点聚类,得到多个流量聚类;计算各流量聚类的紧密权重,得到各流量聚类的聚类中心节点;根据各流量聚类的聚类中心节点确定流量中心节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流量迁移的节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节点的节点标签和各节点的请求处理数量进行节点聚类,得到多个流量聚类,包括:根据各节点的节点标签统计各节点的邻接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晟武斌武延军吴敬征罗天悦庞海天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