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21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由五片透镜组成,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其像侧面为凸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通过合理设置各镜片的焦距及面型,具有较长的焦距和较高的像素,可实现背景虚化、远距离高清成像的效果,能够很好满足远摄的需求。能够很好满足远摄的需求。能够很好满足远摄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镜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加上社交、视频、直播类软件的流行,人们对于摄影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摄像镜头已经成为了电子设备的标配,摄像镜头甚至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电子设备时首要考虑的指标。
[0003]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业界对电子设备摄像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备各种不同特性的摄像镜头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满足不同的拍摄需求。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对外出游玩手机拍照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高像素的需求外,更加追求拍照时的一种空间感,要能够突出主体,这时长焦镜头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具备长焦特性的摄像镜头能够拍摄远处的景象,并能够有效的虚化背景而突出主体,提升对远处景象的成像质量,满足远摄需求。
[0004]然而,常见的五片式光学镜头虽然已经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但是无法较好的满足长焦距、高像素的设计要求,影响了用户的拍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镜头,至少具有长焦距、高像素、小总长的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由五片透镜组成,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12<CT12/DT<0.2,其中,CT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距,DT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0008]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采用五片具有特定光焦度的镜片,并且采用特定的表面形状搭配,在满足高像素的同时使镜头具有较长的焦距;同时,通过合理控制镜片厚度及镜片间距离,使镜头的结构较为紧凑,具有较小的总长;由于镜头具有较长的焦距和较高的像素,可实现背景虚化、远距离高清成像的效果,能够很好满足远摄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光学畸变曲线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16]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光学畸变曲线图;
[0017]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光学透镜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0018]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20]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镜头的光学畸变曲线图;
[0021]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光学透镜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0024]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滤光片。
[0027]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其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第三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其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其像侧面为凸面;合理分配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的焦距及面型分配,可以有效减小光线的偏折角度,降低各透镜的光差敏感度,提高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采用五片具有特定光焦度的镜片,并且采用特定的表面形状搭配,在满足高像素的同时使镜头具有较长的焦距;同时,通过合理控制镜片厚度及镜片间距离,使镜头的结构较为紧凑,能够更好满足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需求。
[00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30]0.12<CT12/DT<0.2;
[0031]其中,CT12表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距,DT表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满足上述范围,能够减缓光线在第一二透镜间的偏转趋势,有利于实现镜头的长焦距和高像素的均衡,同时能够缩短光学镜头的总长,实现镜头的小型化。
[00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33]0<R1/R2<0.2;
[0034]其中,R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满足上述范围,能够降低系统的轴向像差,有利于实现镜头在远距离拍摄的高清效果,更好实现长焦特性。
[00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36]‑
5<f/f2<

2;
[0037]‑
6<R3/R4<

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由五片透镜组成,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12<CT12/DT<0.2;其中,CT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距,DT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R1/R2<0.2;其中,R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5<f/f2<

2;

6<R3/R4<

1;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R3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2<f/f3<0;1<R5/R6<2;其中,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R5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1.5<f/f4<5;其中,f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雨辰徐丽丽章彬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