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资源多源异构数据汇聚融合服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312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然资源多源异构数据汇聚融合服务系统,包括:多源异构数据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汇聚融合的多源异构数据,所述多源异构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数据管理引擎,用于构建全空间信息管理模型,并利用所述全空间信息管理模型将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解,将分解后的数据映射到多粒度时空对象上;汇聚融合引擎,用于根据统一数据格式和统一时空基准对多粒度时空对象上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利用预设的神经网络算法及ETL数据交换技术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融合。本申请通过提供数据管理、融合等服务,将ETL技术和神经算法结合实现源异构数据的快速汇聚融合,相对于现有的异构数据集成方法来说,具有更高的转化效率和准确率。效率和准确率。效率和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资源多源异构数据汇聚融合服务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数据融合
,尤其涉及一种自然资源多源异构数据汇聚融合服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空间数据的多源异构数据呈现出类型繁杂、来源广、尺度多、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多源异构数据在数学基础、空间基准、尺度、现势性、编码和格式等方面存在着不一致、不协调及不统一等问题。因此,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汇聚,并对汇聚的数据进行统一格式、统一时空基准,以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和汇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程。
[0003]目前,针对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方式大致有三种:数据格式转换模式、数据互操作模式和直接数据访问模式。然而,现有的数据格式转换方式通常存在信息丢失、转换过程复杂等问题,而数据互操作模式中则要求用户必须同时拥有两个GIS软件,且必须按照统一规范数据进行访问,实操难度较大。直接数据访问模式则存在可支持的格式有限,且需要对每种数据格式提供对应的读写驱动,在实际应用时也无法满足该要求。此外,现有的服务系统除了数据集成难的问题,同时还存在平台集成化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资源多源异构数据汇聚融合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源异构数据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汇聚融合的多源异构数据,所述多源异构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数据管理引擎,用于构建全空间信息管理模型,并利用所述全空间信息管理模型将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解,将分解后的数据映射到多粒度时空对象上;汇聚融合引擎,用于根据统一数据格式和统一时空基准对多粒度时空对象上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利用预设的神经网络算法及ETL数据交换技术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资源多源异构数据汇聚融合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视化展示模块,用于:获取映射在多粒度时空对象上的时空数据;从时空数据中提取多个实体以及所述多个实体之间的时空关系;根据多个实体以及所述多个实体之间的时空关系构建三元组;基于所述三元组构建知识图谱,以展示数据轨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然资源多源异构数据汇聚融合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引擎用于构建全空间信息管理模型的具体过程为:获取多个第三方平台的平台属性;其中,所述平台属性包括平台类型、数据储存类型和数据交互协议;构建数据初始模型,将所述平台类型分别设置在所述数据初始模型的输入数据识别区域;根据所述数据储存类型在所述数据初始模型中分别设置对应的数据缓冲区;其中,所述数据缓冲区与设置在输入数据识别区域的所述平台类型一一对应;获取来自不同的第三方平台的地理空间数据作为训练数据,将所述训练数据输入到数据初始模型中进行模型训练,当训练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得到数据训练模型;将所述训练数据与对应第三方平台的所述数据交互协议进行关联后形成数据关联集,将所述数据关联集输入到所述数据训练模型中进行优化,当优化成功率达到预设概率时,完成优化并得到全空间信息管理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资源多源异构数据汇聚融合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融合引擎,还用于:利用预设的神经网络算法及ETL数据交换技术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空间校正、坐标转换、格式转换、属性清洗、语义转换、地图服务融合、图像融合、物联数据融合及数据抽稀处理,以实现数据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然资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述刚钟镇声刘苑秋陈勇刘忍权黄子乔陈慧敏黄玉凤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测云图地理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