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景观水池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308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景观水池用水循环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园林景观水循环技术领域,包括处理箱,处理箱一侧采用接头连接进水管,处理箱内分别固接三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处理箱内安装收集机构,位于远离进水管方向的处理箱采用接头连接出水管,出水管中部设有水泵;收集机构包括电机,电机驱动转轴旋转,转轴一端贯穿处理箱一侧且转接在其内壁,位于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前端的转轴均固接若干个收集杆,收集杆沿转轴轴心呈环形阵列,收集杆侧端均粘结毛刷。收集杆侧端均粘结毛刷。收集杆侧端均粘结毛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景观水池用水循环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园林景观水循环
,特别涉及一种园林景观水池用水循环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园林景观既能满足园林绿化环境的需要,还可以供人们户外休闲,即美化了环境,又深得游客喜爱,园林景观的开发带来了旅游业的发展,为了营造更好的园林环境,很多园林景观都增设了人造水池,但是水池中的水长时间会累积游客投放的垃圾或其他杂质,造成水的污染,需要定期更换新的水,严重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杂质大小不一,在过滤时单层过滤无法满足需求且过滤后的杂质容易贴附在过滤网上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景观水池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园林景观水池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一侧采用接头连接进水管,所述处理箱内分别固接三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所述处理箱内安装收集机构,位于远离进水管方向的处理箱采用接头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中部设有水泵;
[0006]所述收集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转轴旋转,所述转轴穿插通过处理箱一侧与处理箱内壁转接,位于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前端的转轴均固接若干个收集杆,所述收集杆沿转轴轴心呈环形阵列,所述收集杆侧端均粘结毛刷。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滤网孔径依次均匀减小。
[0008]优选的,所述处理箱上端设有密封盖,侧壁设有观察窗,且处理箱底端固接底座,所述底座底端固接滚轮。
[0009]优选的,所述电机和水泵均采用螺栓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焊接在处理箱两端。
[0010]优选的,所述收集杆为一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收集杆内侧前端固接导料块,所述导料块为三角块结构,所述导料块与收集杆内壁形成存料腔,所述收集杆侧端开设若干个滤水槽
[0011]优选的,位于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后端的转轴上同轴线固接阻块,所述转轴与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接触位置均设有轴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污水由进水管流入至处理箱内,经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逐级过滤,使得杂质进行分别拦截至不同的过滤网上,此装置比起单层过滤效果更高;
[0014]2、采用收集机构,将贴附在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去除,避免杂质堵塞过滤网。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处理箱内部剖开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收集机构立体图;
[0018]图4为图3中A

A视角剖开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处理箱;2、进水管;31、第一过滤网;32、第二过滤网;33、第三过滤网;41、电机;42、转轴;43、收集杆;44、毛刷;410、支撑板;5、出水管;6、水泵;7、底座;71、滚轮;431、导料块;432、存料腔;433、滤水槽;421、阻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如图1

4所示,一种园林景观水池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处理箱1一侧采用接头连接进水管2,因为处理箱1内分别固接三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过滤网31、第二过滤网32和第三过滤网33,所以污水由进水管2流入至处理箱1内后,经过第一过滤网31、第二过滤网32和第三过滤网33逐级过滤,从而使得杂质进行分别拦截至不同的过滤网上,此装置比起单层过滤效果更高,过滤形成的杂质容易贴附在过滤网上,造成堵塞,处理箱1内安装收集机构,通过设置的收集机构,将贴附在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去除,避免过滤网堵塞,位于远离进水管2方向的处理箱1采用接头连接出水管5,出水管5中部设有水泵6;
[0022]收集机构包括电机41,电机41驱动转轴42旋转,转轴42穿插通过处理箱1一侧与处理箱1内壁转接,位于第一过滤网31、第二过滤网32和第三过滤网33前端的转轴42均固接若干个收集杆43,当杂质堵塞时,启动电机41带动转轴42旋转,使得收集杆43旋转,收集杆43沿转轴42轴心呈环形阵列,收集杆43侧端均粘结毛刷44,带动毛刷44在过滤网清洁,杂质顺着水流流入收集杆43内。
[0023]第一过滤网31、第二过滤网32和第三过滤网33的滤网孔径依次均匀减小,从而实现逐渐过滤。
[0024]处理箱1上端设有密封盖板,打开密封盖板可以清理收集杆43内的杂质,侧壁设有观察窗,用于观察处理箱1内部,且底端固接底座7,底座7底端固接滚轮71,滚轮71便于移动。
[0025]电机41和水泵6均采用螺栓固定在支撑板410上,通过设置支撑板410进行支撑固定,支撑板410焊接在处理箱1两端。
[0026]收集杆43为一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内侧前端固接导料块431,导料块431为三角块结构,导料块431为三角块结构,进行导向,导料块431与收集杆43内壁形成存料腔432,杂质顺着水流流入后,进入存料腔432,收集杆43侧端开设若干个滤水槽433,水流由滤水槽433流出,大部分杂质存储在存料腔432内,经过导料块431阻拦,不再流出。
[0027]位于第一过滤网31、第二过滤网32和第三过滤网33后端的转轴42上同轴线固接阻块421,阻块421对第二过滤网32进行限位,避免形变,转轴42与第一过滤网31、第二过滤网32和第三过滤网33接触位置均设有轴承,通过设置轴承使得转轴42与过滤网之间相对旋转。
[0028]工作原理,本技术为一种园林景观水池用水循环处理装置,本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污水由进水管2流入至处理箱1内,经过第一过滤网31、第二过滤网32和第三过滤网33逐级过滤,使得杂质进行分别拦截至不同的过滤网上,此装置比起单层过滤效果更高,过滤形成的杂质容易贴附在过滤网上,造成堵塞,因此采用收集机构,将贴附在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去除,当杂质堵塞时,启动电机41带动转轴42旋转,使得收集杆43旋转,带动毛刷44在过滤网清洁,杂质顺着水流流入收集杆43内,因导料块431为三角块结构,进行导向,杂质顺着水流流入后,进入存料腔432,水流由滤水槽433流出,大部分杂质存储在存料腔432内,经过导料块431阻拦,不再流出。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景观水池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一侧采用接头连接进水管(2),所述处理箱(1)内分别固接三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过滤网(31)、第二过滤网(32)和第三过滤网(33),所述处理箱(1)内安装收集机构,位于远离进水管(2)方向的处理箱(1)采用接头连接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中部设有水泵(6);所述收集机构包括电机(41),所述电机(41)驱动转轴(42)旋转,所述转轴(42)穿插通过处理箱(1)一侧与处理箱(1)内壁转接,位于第一过滤网(31)、第二过滤网(32)和第三过滤网(33)前端的转轴(42)均固接若干个收集杆(43),所述收集杆(43)沿转轴(42)轴心呈环形阵列,所述收集杆(43)侧端均粘结毛刷(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景观水池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31)、第二过滤网(32)和第三过滤网(33)的滤网孔径依次均匀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林景观水池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飞志伟詹建文朱红英郭琼王娇霞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深策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