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网储能逆变器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293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有一种微网储能逆变器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包括逆变器本体,所述第一密封杆另一侧设有第二密封杆,所述连接件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逆变器本体侧面设有散热孔,所述固定板内部设有接触块,所述主内板底部设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底部设有电池。该微网储能逆变器的壁挂式安装结构,通过连接件安装在第二密封杆侧边,当工作人员需要将逆变器本体挂入到墙壁时,工作人员将连接件对准要固定的位置,从而再将螺丝扭转到通孔内部,有效的使逆变器本体进行固定,防止了工作人员将逆变器本体挂入墙壁时,由于逆变器本体的重量,使逆变器本体容易掉落,有效的避免逆变器本体的掉落,同时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且省时省力。且省时省力。且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网储能逆变器的壁挂式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逆变器
,具体为一种微网储能逆变器的壁挂式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一般为V,Hz正弦波)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等等。
[0003]目前,微网储能逆变器在进行壁挂安装时,由于安装的不够稳定导致逆变器容易掉落到地面,同时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拆卸和安装,且逆变器长时间使用,容易有过多的灰尘,导致工作人员不方便清洁,且会影响逆变器的使用寿命,逆变器在出现故障时,不能第一时间内将信号输送,导致逆变器容易出现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微网储能逆变器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包括逆变器本体,所述逆变器本体背部设有封板,所述逆变器本体侧边设有第一密封杆,所述第一密封杆另一侧设有第二密封杆,所述第二密封杆侧边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逆变器本体内部设有工作显示灯,所述工作显示灯底部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底部设有控制键,所述逆变器本体侧面设有散热孔,所述逆变器本体内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设有接触块,所述接触块内部设有主内板,所述主内板底部设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内部设有支杆,所述支杆内部设有螺栓,所述电池箱底部设有电池。
[0005]优选的,所述封板固定安装于逆变器本体背面。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杆固定安装于逆变器本体一侧,所述第二密封杆固定安装于第一密封杆另一侧。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第二密封杆一侧,所述通孔开设于连接件内壁。
[0008]优选的,所述工作显示灯固定安装于逆变器本体内壁,所述显示屏固定安装于工作显示灯下表面,所述控制键固定安装于显示屏下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开设于逆变器本体侧边。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于逆变器本体内壁,所述接触块固定安装于固定板内壁,所述主内板固定安装于接触块内壁。
[0011]优选的,所述电池箱固定安装于主内板下表面,所述支杆固定安装于电池箱内壁,所述螺栓螺纹连接于支杆内壁。
[0012]优选的,所述电池固定安装于电池箱下表面。
[0013]有益效果:
[0014]1、该微网储能逆变器的壁挂式安装结构,通过第一密封杆和第二密封杆的设置达到了增强逆变器本体的稳定,当工作人员在对逆变器本体进行挂入时,第一密封杆和第二密封杆使封板和逆变器本体进行固定,防止逆变器本体与封板脱落,从而使逆变器本体掉
落到地面,导致逆变器本体的损坏,同时第一密封杆和第二密封杆有效的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逆变器本体内部,且方便工作人员对逆变器本体进行清理,现有的逆变器本体在长时间使用,容易推积过多的灰尘,从而导致逆变器本体内的部件容易老化,工作人员也不方便进行清洁,有效的保证逆变器本体使用的稳定和清洁,进而提高逆变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0015]2、该微网储能逆变器的壁挂式安装结构,通过固定板安装在逆变器本体内部达到了通过固定板使接触板和主内板固定在逆变器本体内壁,防止接触板和主内板的晃动,通过接触板将电池内的电压进行接触输送,接触板将接触的电压输送到主内板内,从而主内板再将输入的电压输送给逆变器本体,使逆变器本体能有效的进行工作,且通过接触板当逆变器本体出现问题时,接触板能在第一时间内接受信号,从而再将接受的信号进行传递,防止了逆变器本体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不能第一时间内知晓,有效的提高逆变器本体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上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逆变器本体;101、封板;2、第一密封杆;3、第二密封杆;4、连接件;401、散热孔;5、通孔;6、工作显示灯;7、显示屏;8、控制键;9、固定板;10、接触块;11、主内板;12、电池箱;13、支杆;14、螺栓;15、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图中不同种类的剖面线不是按照国标进行标注的,也不对元件的材料进行要求,是对图中元件的剖视图进行区分。
[0026]请参阅图1

6,一种微网储能逆变器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包括逆变器本体1,逆变器本体1背部设有封板101,逆变器本体1侧边设有第一密封杆2,第一密封杆2另一侧设有第二密封杆3,第二密封杆3侧边设有连接件4,连接件4内部设有通孔5,逆变器本体1内部设有工作显示灯6,工作显示灯6底部设有显示屏7,显示屏7底部设有控制键8,逆变器本体1侧面设有散热孔401,逆变器本体1内部设有固定板9,固定板9内部设有接触块10,接触块10内部设有主内板11,主内板11底部设有电池箱12,电池箱12内部设有支杆13,支杆13内部设有螺栓14,电池箱12底部设有电池15。
[0027]其中,通过封板101安装在逆变器本体1后部,当工作人员将逆变器本体1挂入到墙
壁时,封板101防止墙壁的潮湿进入到逆变器本体1内部,从而封板101有效的对逆变器本体1进行密封,同时通过封板101方便工作人员将封板101拆卸下来,可对逆变器本体1内部进行维修,且操作方便,保证逆变器本体1能有效的进行使用。
[0028]其中,通过第一密封杆2和第二密封杆3的设置,增强逆变器本体1的稳定,当工作人员在对逆变器本体1进行挂入时,第一密封杆2和第二密封杆3使封板101和逆变器本体1进行固定,防止逆变器本体1与封板101脱落,从而使逆变器本体1掉落到地面,导致逆变器本体1的损坏,同时第一密封杆2和第二密封杆3有效的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逆变器本体1内部,且方便工作人员对逆变器本体1进行清理,现有的逆变器本体1在长时间使用,容易推积过多的灰尘,从而导致逆变器本体1内的部件容易老化,工作人员也不方便进行清洁,有效的保证逆变器本体1使用的稳定和清洁,进而提高逆变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
[0029]其中,通过连接件4安装在第二密封杆3侧边,当工作人员需要将逆变器本体1挂入到墙壁时,工作人员将连接件4对准要固定的位置,从而再将螺丝扭转到通孔5内部,有效的使逆变器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网储能逆变器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包括逆变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本体(1)背部设有封板(101),所述逆变器本体(1)侧边设有第一密封杆(2),所述第一密封杆(2)另一侧设有第二密封杆(3),所述第二密封杆(3)侧边设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内部设有通孔(5),所述逆变器本体(1)内部设有工作显示灯(6),所述工作显示灯(6)底部设有显示屏(7),所述显示屏(7)底部设有控制键(8),所述逆变器本体(1)侧面设有散热孔(401),所述逆变器本体(1)内部设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内部设有接触块(10),所述接触块(10)内部设有主内板(11),所述主内板(11)底部设有电池箱(12),所述电池箱(12)内部设有支杆(13),所述支杆(13)内部设有螺栓(14),所述电池箱(12)底部设有电池(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网储能逆变器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101)固定安装于逆变器本体(1)背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网储能逆变器的壁挂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杆(2)固定安装于逆变器本体(1)一侧,所述第二密封杆(3)固定安装于第一密封杆(2)另一侧。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桂玲孙刚浩张宏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悦源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