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片式连续照X光机,其结构是由机身、机架和站台组成,将50片底片装于底片盒内,连同另一空盒装于机身内,通过由吸杆、内、外套、凸轮和步进电机等组成的吸片机构逐一取出,导板、滚轮、链轮、链条等进行输片,摆动式压轮机构定位,摆动承接板吸住底片,进行照像,之后由输片机构输入空盒内储存,拍照可连续进行。底片照完后整盒由机身内取出定影和冲洗。与现有单片盒装拍照相比,显著提高拍片效率,尤其适用于大中型医院进行胸透照像检查,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片式连续照x光机,适用于医院进行胸透医疗检查。目前,国内现有技术的国产x光机,在一次曝光之后,医生都必需重新更换暗匣进行下一个的拍片准备,这样做一则延长了检查病人所需的时间,二则增加了操作医生的劳动强度。国外的大型x光机均具备自动换片的胶片库,但因其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应用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片自动存取,拍照能连续进行,造价低,使用安全可靠,并且能适用两种规格底片的多片式连续照x光机。本技术的目的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多片式连续照x光机由机身、机架和站台(踏板)等部件组成。站台通过一对伞齿轮变向,并由螺旋付的传动带动踏板做垂直方向运动。当需要检查人踏上踏板,站台可升降,以适应不同的身高,使所照部位皆可对准底片中央处。通过机箱一侧的导孔,将两底片盒A(盛装待照底片)和B(空盒,将拍好的底片返回到该盒中进行储存)装入机箱内,关闭机箱盖成密闭状态;在机箱一侧设有蜗杆蜗轮、齿轮齿条机构、部进电机,组成两盒盒盖启闭机构,该机构将两盒盖打开,由吸杆、内、外套、凸轮和部进电机等组成的单片吸取机构,该机构先进行轴向位移,当吸咀触至底片后,吸片回位,最后摆至输片入口处;输片机构由导板、滚轮(轴)链条,链轮、部进电机组成,设在机箱上部,通过封闭的链条传动带动正向旋转,沿底片输送轨道将底片送至承接板上,由活套在输片机构上的摆动式压轮机构压住底片,定位和同步输送。在底片盒前上方设有轴向可压缩的摆动式单片吸取机构,由吸管将底片吸在承接板上,然后压轮抬起,承接板摆动至成垂直位置。进行拍照照像。承接板摆回,压轮压下,输送机构反向旋转,同时吸管排气,将已照好之底片先由摆动式压轮机构送入返回轨道入口处。部进电机通过凸轮组合,驱动承接板摆动,并且以拉线控制单片吸取机构和摆动压轮定位机构。输片机构继续反向旋转,通过返回轨道将已照好的底片送至原空盒B中,并暂存于此。下一单片进行同样工作。当盒中所装全部底片拍完后,关闭两盒盖,打开侧边门取出底片盒,做定影和冲洗工作。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自动存取,透视拍照能连续进行;单片取片机构、摆动压轮定位机构和承接板的摆动均由分配轴上的凸轮控制,取件机构和压轮机构利用同一凸轮完成,使得整个机器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使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使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多片式连续照x光机的主视构造图。图2是多片式连续照x光机机身构造图。图3是图2的B-B旋转剖视图。如图所示机身1、机架2、站台3、底片盒A、底片盒B、单片送出轨道C、单片返回轨道D、轴向移动兼摆动式单片吸取机构E、单片送出输片机构F、单片返回输片机构G、摆动式单片承接板H1、摆动式压轮机构I、分配轴及其凸轮机构J、机身箱体K、盒盖启闭机构L。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多片式连续照x光机由机身1、机架2、站台3(踏板)等部件组成。站台通过一对手动伞齿轮变向,并由螺旋付的传动带动踏板做垂直方向运动。以适应不同的身高,使所照部位皆可对准底片中央处。多片式连续照x光机的外型尺寸为506*480*1824毫米。在图2所示机身构造图中,机身是多片式连续照x光机的主要部件,机身箱体K内有底片盒A、B;盒盖启闭机构L;单片送出和返回轨道C、D;轴向移动兼摆动式单片吸取机构E;单片送出和返回输片机构F、G;摆动式单片承接板H1、摆动式压轮机构I、吸片定位机构(紧贴于H1背面,未示出);滤线栅(未示出)固定于机身前面;分配轴及其凸轮机构J;轴向移动兼摆动式单片吸取机构E中,吸杆的轴向直动位移用凸轮的转动,盒盖启闭机构L的原动件的转动,单片送出和返回输片机构原动件的转动,分配轴的转动,共由4个部进电机分别驱使。底片盒A、B能使用430*354和330*354两种规格底片,通过机身箱体一侧的导孔,将底片盒A(盛装待照底片50片)和B(空盒,将拍好的底片返回到该盒中进行储存)装入机身箱体K内,关闭箱盖成密闭状态。在机身箱体K一侧设有蜗杆蜗轮、齿轮齿条机构、部进电机等组成两盒盖启闭机构L,可将两盒盖打开和关闭。单片吸取机构E,为适应以50片底片,在起始和终止处。其厚度的不同,吸取机构在轴向需有位移,以便在全过程均能吸住底片,其机构由吸杆和内外套三者组成同轴式可移动构件,外套又活套于一轴上,以便套体机构的摆动。其上刻有槽,并通过销钉进行轴向定位。套内装有弹簧,在外部装有拉簧,连同凸轮的控制完成所需的可压缩式的轴向移动。完成底片的吸取,通过摆动带动底片至输片机构入口处。输片机构由单片送出、返回轨道C、D、单片送出输片机构F、单片返回输片机构G和部进电机等组成,设在机身箱体K的上部,由步进电机单独带动,通过封闭的链条(链轮)传动带动滚轮轴,实现正反向旋转,以便将底片送出和回收。特别的摆动式压轮机构I活套于输片机构之一滚轮轴上形成两者的完全同步。摆动式压轮机构I的作用在于送片时压住底片和输片机构同向同步进行输片,并对底片进行准确定位,而在回片时,压轮反向旋转,使底片先行送至回片入口处,以适应输片机构的反向旋转,将底片送入底片盒B中。压轮的转动由装在摇臂上的链轮带动,并与输片机构同向同步旋转,而摇臂的摆动则由凸轮机构通过拉动软线和回位弹簧进行控制。使摇臂可抬起或压下,以适应摆动式单片承接板H1的摆动的双位置要求。摆动式单片承接板H1,是一框架结构,上置一平板,并衬以软质材料,其上开有吸口,用以吸住底片,进行拍照。摆动式单片承接板在摆回(图示H2)位置处做底片的接收和退回工作。摆动式单片承接板处于垂直位置时处于拍照状态。摆动式单片承接板在摆动时,压轮需抬起。所述动作均由分配轴及其凸轮机构J实现。轴向移动兼摆动式单片吸取机构E,摆动式压轮机构I和摆动式单片承接板H1的摆动都由分配轴上的凸轮控制,由于轴向移动兼摆动式单片吸取机构E和摆动式压轮机构动作所需时间相等,其动作的前后有序,两者利用同一凸轮完成,只是将其拉线机构以不同的位置安装即可。由于摆动式单片承接板H1在垂直位置需停止做拍照动作,对于输片机构在运转时,该摆动式单片承接板也处于停止位置,故分配轴是做间歇运动的,分配轴上的一凸轮两用和分配轴的间歇运动是该技术的一个特点,并使得整个机构简单化,各部进电机按要求,由所发脉冲数并通过微机控制做有序动作,其中输片电机需反向。本技术的特点在于该机采用凸轮机构进行位移的控制,而各机构均采用步进电机单独带动并和气动装置的协调配合,使得整体结构十分简单。该技术的较巧妙处有1.摆动式压轮机构和输片机构的联动;2.一个凸轮前后带动两个动作和分配轴的间歇运动。3.通过滚轮变向采用线绳拉动使执行机构动作,以解决控制件远离执行件和其方位不同的矛盾。权利要求1.多片式连续照x光机,包括机身、机架和站台,其特征是通过机身箱体内一侧的导孔,将两底片盒装入机箱内,一盒为盛装待照片,一盒为空盒,以储存拍照好的底片,在机箱一侧有蜗杆、蜗轮、齿轮齿条机构、组成两盒盒盖的启闭机构,在机箱上部,封闭的链条传动带动滚轮轴输片机构,连同装于活套上的摆动式压轮定位机构,在底片盒前上方有轴向可压缩的摆动式单片吸取机构,前方有摆动式底片承接板,其后分配轴安装有凸轮组合,各运动件内四台部进电机带动,并和凸轮机构有机配合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片式连续照x光机,包括机身、机架和站台,其特征是:通过机身箱体内一侧的导孔,将两底片盒装入机箱内,一盒为盛装待照片,一盒为空盒,以储存拍照好的底片,在机箱一侧有蜗杆、蜗轮、齿轮齿条机构、组成两盒盒盖的启闭机构,在机箱上部,封闭的链条传动带动滚轮轴输片机构,连同装于活套上的摆动式压轮定位机构,在底片盒前上方有轴向可压缩的摆动式单片吸取机构,前方有摆动式底片承接板,其后分配轴安装有凸轮组合,各运动件内四台部进电机带动,并和凸轮机构有机配合实现全机有序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惠普,杨际淼,
申请(专利权)人:杨际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