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藏勘探用取样盒及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231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藏勘探用取样盒及取样装置。气体勘探用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组件和安装在取样组件上的取样盒,取样盒包括取样筒,取样筒内滑动密封配合有活塞,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纵向延伸伸出取样筒并与取样筒滑动密封配合,并在伸出端固定有推柄,取样筒背向其与活塞杆配合的一端设有螺纹孔,在螺纹孔内螺旋安装有推动丝杆,推动丝杆的一端伸入取样筒并固定连接有推动块,另一端伸出取样筒,在样本气体被密封在活塞与取样筒形成的密封取样腔中时,推动丝杆能够带动推动块抵紧在活塞朝向推动块的端面上,以此避免推柄在受到误碰或碰撞时造成活塞移动引起样本泄漏。误碰或碰撞时造成活塞移动引起样本泄漏。误碰或碰撞时造成活塞移动引起样本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藏勘探用取样盒及取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取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气藏勘探用取样盒及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藏是单一圈闭内具有同一的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气水界面的天然气聚集,是地壳中最基本的天然气聚集单元。通常在气藏勘探中,需要利用取样装置对其纯度等进行取样分析。
[0003]取样装置包括用于取样的取样盒,取样盒的侧面上开设有进气口,样本气体经进气口注入取样盒。在取样盒的内腔中滑动密封配合有活塞,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沿取样盒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伸出取样盒,推杆在伸出端连接有推柄,在样本气体注入取样盒的内腔后,移动推柄进而带动活塞将样本气体密封在活塞与取样盒围成的取样腔中,以此完成取样。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取样装置的取样盒在完成取样之后,其推柄处于推出状态,一旦受到碰撞和误推则会直接带动活塞移动,进而导致取样腔与进气口导通,样本气体会经进气口泄漏,造成取样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气藏勘探用取样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取样盒在取样结束后样本容易泄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还在于提供一种气藏勘探用取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取样装置在取样结束后样本容易泄漏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气藏勘探用取样盒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取样筒,取样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采气管连通的进气口,取样筒内安装有与其内腔滑动密封配合的活塞,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取样筒朝向活塞与活塞杆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活塞杆避让孔,活塞杆的一端纵向延伸穿过活塞杆避让孔并与活塞杆避让孔滑动配合,活塞杆能够带动活塞正向移动越过进气口以在取样筒中形成用于密封样本气体的取样腔,取样筒位于取样腔一侧的外端面上设有第二出气阀,第二出气阀用于控制取样筒的内腔与外界大气的通断,取样筒上还设置有用于在取样结束后限制活塞反向移动的限位结构。
[0007]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设计,在取样前,打开第二出气阀并移动活塞杆,进而带动活塞移动至安装有第二出气阀的端面,能够排出取样筒内部腔室的气体,避免内部气体影响取样气体的纯度进而影响试验结果,在排气完成后关闭第二出气阀,移动活塞杆带动活塞反向运动直至活塞越过进气口,此时在取样筒的内腔中形成负压腔,在取样盒与采气管导通后样本气体可直接经进气口注入取样筒中,便于取样;在样本气体注入取样盒之后,利用活塞杆带动活塞越过进气口能够将样本气体密封在活塞与取样筒围成的密封的取样腔中,完成取样,在取样结束后,利用限位结构能够限制活塞的移动,即便推杆受到外界误碰或碰
撞,在限位结构的作用下推杆也无法带动活塞反向移动造成取样腔露出进气口,引起样本从进气口泄漏;综上,本技术的气藏勘探用取样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取样盒存在的在取样结束后样本容易泄漏的技术问题。
[0008]进一步地,取样筒上设置有顶止件,顶止件位于活塞背向取样腔的一侧,用于在活塞将样本气体封闭在取样腔中之后顶紧在活塞上限制活塞的反向移动,顶止件构成所述限位结构。
[0009]有益效果:将限位机构设计为顶止件,在样本气体密封在取样腔中之后,顶止件直接顶紧在活塞上能够使得顶紧效果更加可靠,确保推杆受到较大冲击活塞也不会移动。
[0010]进一步地,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活塞朝向取样腔的一端,活塞杆与活塞杆避让孔滑动密封配合,活塞杆与顶止件同轴布置。
[0011]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设计,一方面活塞杆在受到碰撞时,作用力会直接传递至丝杠,而不会在活塞上产生引起弯曲的力矩,活塞受力均衡,进一步对活塞进行防护,同时能够避免活塞杆在受力后发生弯曲变形造成装置使用故障,另一方面活塞杆与其避让孔滑动密封配合能够保证取样腔的气密性。
[0012]进一步地,取样筒背向活塞杆避让孔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螺旋安装有推动丝杆,推动丝杆的一端伸入取样筒能够抵接在活塞背向活塞杆的端面上带动活塞越过进气口并限制活塞的反向运动,推动丝杆的另一端伸出取样筒为旋拧端,推动丝杆构成所述顶止件。
[0013]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设计,将顶止件设计为推动丝杠,一方面推动丝杠本身具有自锁功能,能够很好地保持取样结束后的活塞位置,避免推杆受到碰撞时造成活塞移动,同时,推动丝杆在进给时具有均匀的进给量,在推动活塞移动的过程中,活塞不会受到突然的冲击,对活塞形成保护,进一步地,利用旋拧端便于旋拧丝杠,操作简单省力,另一方面,利用推动丝杆与螺纹孔的配合,通过旋转前进的方式,能够更加容易地推动活塞越过进气口进而将样本气体密封至取样腔中,操作更加便捷。
[0014]进一步地,推动丝杆朝向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推动丝杆背向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旋钮构成所述旋拧端。
[0015]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设计,利用推动块能够增大推动丝杆与活塞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推动丝杆作用在活塞上的压强,避免推动丝杆在旋转行进过程中对活塞端面造成破坏,利用旋钮作为旋拧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16]进一步地,进气口靠近取样筒的一端且背向取样腔布置。
[0017]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设计,一方面能够增大取样腔的体积,同时能够避免活塞移动过程中压缩样本气体体积引起取样腔内部压强过大造成活塞移动困难,另一方面能够减小取样结束后活塞杆伸出取样筒的长度,减小活塞杆受到碰撞的可能性,进一步避免样本气体泄漏,同时能减小推动丝杆的整体长度,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0018]进一步地,取样筒为方形筒,活塞为与取样筒的内腔适配的方形活塞。
[0019]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设计,能够降低活塞与取样筒内腔的气密性,进而在不会影响试验结果的情况下方便活塞在取样盒内腔中的移动,避免活塞移动过程中造成取样腔内部负压过大引起活塞移动困难。
[0020]进一步地,取样筒设置有活塞杆避让孔的一端安装有与取样筒内腔导通的第二出
气管,所述第二出气阀安装在第二出气管上,在取样筒背向第二出气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气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通断的第一出气阀,第一出气管与取样筒的内腔导通用于在活塞移动过程中平衡取样筒的内部气压。
[0021]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设计,在取样前,打开第一出气阀和第二出气阀,活塞杆带动活塞向第二出气管移动完成一次排气,关闭第二出气阀,推杆推动活塞向第一出气管移动完成二次排气,以此在取样前排出取样筒内腔中的杂质气体,提高取样结束后样本气体的纯度,确保后续试验精度,并且在排气后能够在取样筒的内腔中形成负压,使得采气管中的气体可以直接注入取样筒内腔,操作方便,同时,在样本气体注入至取样腔之后,打开第一出气阀,使第一出气管与取样腔内腔导通,之后在移动活塞将样本气体密封在取样腔的过程中,第一出气管始终与大气导通,可以平衡取样筒的内部气压,避免取样筒背向取样腔的一侧造成负压引起活塞移动困难。
[0022]进一步地,活塞杆穿出活塞杆避让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柄。
[0023]有益效果:利用推柄带动活塞杆移动,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藏勘探用取样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筒(901),取样筒(901)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采气管连通的进气口(903),取样筒(901)内安装有与其内腔滑动密封配合的活塞(904),活塞(9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905),取样筒(901)朝向活塞(904)与活塞杆(905)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活塞杆避让孔,活塞杆(905)的一端纵向延伸穿出活塞杆避让孔并与活塞杆避让孔滑动配合,活塞杆(905)能够带动活塞(904)正向移动越过进气口(903)以在取样筒(901)中形成用于密封样本气体的取样腔,取样筒(901)位于取样腔一侧的外端面上设有第二出气阀(910),第二出气阀(910)用于控制取样筒(901)的内腔与外界大气的通断,取样筒(901)上还设置有用于在取样结束后限制活塞(904)反向移动的限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藏勘探用取样盒,其特征在于,取样筒(901)上设置有顶止件,顶止件位于活塞(904)背向取样腔的一侧,用于在活塞(904)将样本气体封闭在取样腔中之后顶紧在活塞(904)上限制活塞(904)的反向移动,顶止件构成所述限位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藏勘探用取样盒,其特征在于,活塞杆(905)固定连接在活塞(904)朝向取样腔的一端,活塞杆(905)与活塞杆避让孔滑动密封配合,活塞杆(905)与顶止件同轴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藏勘探用取样盒,其特征在于,取样筒(901)背向活塞杆避让孔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螺旋安装有推动丝杆(911),推动丝杆(911)的一端伸入取样筒(901)能够抵接在活塞(904)背向活塞杆(905)的端面上带动活塞(904)越过进气口(903)并限制活塞(904)的反向运动,推动丝杆(911)的另一端伸出取样筒(9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堂范玲玲周淑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