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的移动监测设备、监护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
[0001]本申请总体上涉及医疗监测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穿戴的移动监测设备、监护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穿戴式医疗设备中,受制于体积限制,电池很难做到较大容量,因此电池电量较小。另一方面,用户通常期望穿戴式医疗设备能够尽量在较长时间内使用,因而对穿戴式医疗设备的续航能力要求较高。再一方面,穿戴式医疗设备通常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以反馈、记录、存储监测数据,而无线传输是主要的数据传输方式。然而,无线传输需要较多的功耗且有时因为通信距离等因素存在通信可靠性问题。因此,在低电池电量、高续航要求、无线数据传输功耗较大;无线通信可靠性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如何对穿戴式医疗设备及其交互设备进行合适的无线技术组网,以提升穿戴式医疗设备的续航并提升通信可靠性,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穿戴的移动监测设备、监护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0004]根据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的移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的移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测设备包括处理器、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和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与人体外的监护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将所述移动监测设备获取到的人体参数传送至所述监护设备;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预设条件下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监护设备和/或远程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基于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将所述人体参数传送至所述监护设备和/或所述远程设备;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不可靠;和/或,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位于预设范围以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其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交互,和/或通过其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来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是否可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交互包括:所述处理器每向所述监护设备传送一次数据,则从所述监护设备接收到回复信号;所述处理器通过其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交互来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是否可靠,包括:当所述处理器向所述监护设备传送一次数据后未从所述监护设备接收到所述回复信号时,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不可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时,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不可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无线定位技术,和/或通过所述人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是否位于所述预设范围以外。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设备所位于的室内空间内部署有多个无线基站,所述处理器通过无线定位技术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是否位于所述预设范围以外,包括: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到所述多个无线基站各自的信号强度;基于所述移动监测设备到所述多个无线基站各自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是否位于所述预设范围以外。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设备所位于的室内空间内部署有多个无线基站,所述处理器通过无线定位技术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是否位于所述预设范围以外,包括: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到所述多个无线基站各自的信号强度;基于所述移动监测设备到所述多个无线基站各自的信号强度,计算所述移动监测设备到每个所述无线基站的相对位置;基于地图引擎服务和所述移动监测设备到每个所述无线基站的相对位置,计算所述移动监测设备在所述室内的位置;基于所述移动监测设备在所述室内的位置和所述监护设备在所述室内的位置,计算所
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距离;基于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是否位于所述预设范围以外。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测设备还包括运动传感器,所述处理器通过人体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是否位于所述预设范围以外,包括:基于所述运动传感器的感测信号确定所述人体处在运动状态,并计算所述人体的运动距离;基于所述人体的运动距离以及所述室内空间的尺寸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是否位于所述预设范围以外。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测设备还包括运动传感器,所述处理器通过人体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是否位于所述预设范围以外,包括:基于所述运动传感器的感测信号确定所述人体处在运动状态,并计算所述人体的运动距离,作为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距离;基于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是否位于所述预设范围以外。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移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测设备还包括姿态传感器,所述处理器计算所述人体的运动距离,包括:基于所述姿态传感器的感测信号确定人体离床;基于所述运动传感器的感测信号确定所述人体离床后处在运动状态,并计算所述人体的运动距离。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基于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的变化趋势来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距离,当在所述运动状态下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为下降趋势时,将所述人体的运动距离作为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距离。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设备包括中央站。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包括蓝牙模组或医疗人体局域网络MBAN通信模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包括WIFI通信模组、WMTS通信模组、蜂窝网络通信模组中的至少一种。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测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人体参数。15.一种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系统包括穿戴在人体上的可穿戴的移动监测设备、人体外的监护设备和远程设备,其中:所述移动监测设备用于监测得到人体参数;所述监护设备和/或所述远程设备用于获取所述人体参数;
所述移动监测设备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与所述监护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并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将所述人体参数传送至所述监护设备;在预设条件下与所述监护设备和/或所述远程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基于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将所述人体参数传送至所述监护设备和/或所述远程设备;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所述第一通信连接不可靠;和/或,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位于预设范围以外。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测设备通过其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交互,和/或通过其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来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是否可靠。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交互包括:所述移动监测设备每向所述监护设备传送一次数据,则从所述监护设备接收到回复信号;所述移动监测设备通过其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交互来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是否可靠,包括:当所述移动监测设备向所述监护设备传送一次数据后未从所述监护设备接收到所述回复信号时,所述移动监测设备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不可靠。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时,所述移动监测设备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与所述监护设备之间的第一通信连接不可靠。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测设备通过无线定位技术,和/或通过所述人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是否位于所述预设范围以外。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设备所位于的室内空间内部署有多个无线基站,所述移动监测设备通过无线定位技术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是否位于所述预设范围以外,包括: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到所述多个无线基站各自的信号强度;基于所述移动监测设备到所述多个无线基站各自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移动监测设备是否位于所述预设范围以外。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设备所位于的室内空间内部署有多个无线基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鹏鹏,陈为奎,陈长根,夏恒星,张奎,张珍奇,徐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