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数据采样方法及自适应数据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1809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数据采样方法及自适应数据采样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发送预设数据序列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返回响应数据序列;其中,第一设备应用第一延时链生成原始采样时钟信号,并应用第二延时链生成至少一个第一预测采样时钟信号、基准采样时钟信号与至少一个第二预测采样时钟信号,应用基准采样时钟信号、第一预测采样时钟信号与第二预测采样时钟信号对响应数据序列进行采样,根据基准采样时钟信号、第一预测采样时钟信号与第二预测采样时钟信号对响应数据序列进行采样结果对基准采样时钟信号进行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实现上述方法的自适应数据采样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适应的对采样点进行调节。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适应的对采样点进行调节。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适应的对采样点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数据采样方法及自适应数据采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采样的
,具体地,是一种自适应数据采样方法以及自适应数据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计算机系统中,处理器、内存和存储设备是不可或缺的三大件,处理器用于实现计算和控制功能,内存用于临时存放程序运行时所需的数据,存储设备用于存放程序或其他需要长久保存的数据。目前常用的存储设备为闪存存储器,如SD/eMMC等。在具体应用时,处理器和内存通常构成主机系统,闪存存储器作为主机系统的一种外设,主机系统通过其内部控制器实现对闪存存储器的访问。
[0003]当主机系统需要从闪存存储器读取数据时,需要能够正确采样闪存存储器发送过来的数据,这样才能将正确的数据存放到内存供处理器使用。因此,在计算机系统中,两个硬件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如图1所示,第一设备11可以主机系统,第二设备12可以是闪存存储器,第二设备12向第一设备11发送的数据需要第一设备11正确采样才能实现正确的数据传输。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第一设备11对数据的正确采样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数据采样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发送预设数据序列至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返回响应数据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应用第一延时链生成原始采样时钟信号,并应用第二延时链基于所述原始采样时钟信号生成至少一个第一预测采样时钟信号、基准采样时钟信号与至少一个第二预测采样时钟信号,应用所述基准采样时钟信号、所述第一预测采样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预测采样时钟信号对所述响应数据序列进行采样,根据所述基准采样时钟信号、所述第一预测采样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预测采样时钟信号对所述响应数据序列进行采样结果对所述基准采样时钟信号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数据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预测采样时钟信号之间的间隔为所述第二延时链的延时值;且最靠近所述基准采样时钟信号的所述第一预测采样时钟信号与所述基准采样时钟信号之间的间隔为所述第二延时链的延时值,所述基准采样时钟信号滞后于所述第一预测采样时钟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数据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预测采样时钟信号之间的间隔为所述第二延时链的延时值;且最靠近所述基准采样时钟信号的所述第二预测采样时钟信号与所述基准采样时钟信号之间的间隔为所述第二延时链的延时值,所述第二预测采样时钟信号滞后于所述基准采样时钟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数据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基准采样时钟信号、所述第一预测采样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预测采样时钟信号对所述响应数据序列进行采样结果对所述基准采样时钟信号进行调节包括:如所述第一预测采样时钟信号未能正确采样所述响应数据序列,则增加所述第一延时链的延时值;如所述第二预测采样时钟信号未能正确采样所述响应数据序列,则减小所述第一延时链的延时值。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数据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时链的延时值为所述基准采样时钟信号周期的预设值,所述预设值小于1/2;在单边沿采样时,所述第二延时链的第一个输出与最后的一个输出之间不超过所述基准采样时钟信号的一个周期,在双边沿采样时,所述第二延时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寅飞位庆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