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基处理TPO材质土工格室的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168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基处理TPO材质土工格室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软土路基换填后增设高强土工格室;步骤2:在铺设土工格室时,先将路基的基底处理后达到密实、稳定、平整;步骤3:土工格室应采用整体性和耐久性好、强度高、变形小的材料,网孔尺寸宜为20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基处理TPO材质土工格室的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工格室应用
,具体是指一种软基处理TPO材质土工格室的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工格室经高强力焊接而形成的一种三维网状格室结构。一般经超声波针式焊接而成。因工程需要,有的在膜片上进行打孔。具有伸缩自如,运输可缩叠,施工时可张拉成网状,填入泥土、碎石、混凝土等松散物料,构成具有强大侧向限制和大刚度的结构体,材质轻、耐磨损、化学性能稳定、耐光氧老化、耐酸碱,适用于不同土壤与沙漠等土质条件,较高的侧向限制和防滑,防变形、有效的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和分散荷载作用,改变土工格室高度、焊距等几何尺寸可满足不同的工程需要,伸缩自如,运输体积小,联接方便、施工速度快,目前在对特殊路基设计使用时存在不足,铺设的土工格室容易沉降,路基不够稳定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在软土地区地基稳定,安全性高,防止沉陷的一种软基处理TPO材质土工格室的应用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基处理TPO材质土工格室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1:对软土路基换填后增设高强土工格室;
[0006]步骤2:在铺设土工格室时,先将路基的基底处理后达到密实、稳定、平整,;
[0007]步骤3:土工格室应采用整体性和耐久性好、强度高、变形小的材料,网孔尺寸宜为20cm
×
20cm~60
×
60cm,高度≥10cm;
[0008]步骤4:土工格室材料应铺设在路堤底部,铺设层数以1~2层为宜,铺设宽度宜与路基底部同宽,土工材料具体的铺设层数、铺设方式、铺设范围,应通过对加筋路堤稳定性计算、平面滑动稳定性计算确定;
[0009]步骤5:不同软土地基处理路段交界处路基不均匀沉降防治时,土工格室材料宜铺设在交界处路基底部,不同处理路段内铺设长度不得小于10m,必要时,可在路床顶部设置双层土工格室合成材料;
[0010]步骤6:土工格室按设计要求安装后,应及时回填耕植土或客土,其高度应高出格室面1~2cm。
[0011]作为改进,所述步骤4中的软土路基深度小于2米时,采用全部换填后增设一层高强土工格室,并符合规范要求。
[0012]作为改进,所述步骤4中当软土路基深度在2米与3米之间时,采用部分换填,并增设两层土工格室,两层格室间距40cm,之间填料采用透水性材料,并符合规范要求。
[0013]作为改进,所述土工格室材料为耐久性好、强度高、变形小的TPO材质制成。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在软土路基深度不同事选择不同的填换方式,可以根据施工方需要进行灵活施工,当路基深度在2米

3米时两层土工格室的设置大大增加了路基的稳定性,防止沉陷,两个格室40cm的间距方便对路基顶部车辆等经过时压力进行分散支撑,防止路基内土工格室损坏,造成路基受损。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软基处理土工格室(换填+垫层)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软基不同处理段衔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1

2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一
[0019]一种软基处理TPO材质土工格室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1:对软土路基换填后增设高强土工格室;
[0021]步骤2:在铺设土工格室时,先将路基的基底处理后达到密实、稳定、平整,;
[0022]步骤3:土工格室应采用整体性和耐久性好、强度高、变形小的材料,网孔尺寸宜为20cm
×
20cm,高度为15cm;
[0023]步骤4:土工格室材料应铺设在路堤底部,铺设层数为1层,铺设宽度宜与路基底部同宽,土工材料具体的铺设层数、铺设方式、铺设范围,应通过对加筋路堤稳定性计算、平面滑动稳定性计算确定;
[0024]步骤5:不同软土地基处理路段交界处路基不均匀沉降防治时,土工格室材料宜铺设在交界处路基底部,不同处理路段内铺设长度不得小于10m,必要时,可在路床顶部设置双层土工格室合成材料;
[0025]步骤6:土工格室按设计要求安装后,应及时回填耕植土或客土,其高度应高出格室面2cm。
[0026]所述土工格室材料为耐久性好、强度高、变形小的TPO材质制成。
[0027]实施例二
[0028]一种软基处理TPO材质土工格室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1:对软土路基换填后增设高强土工格室;
[0030]步骤2:在铺设土工格室时,先将路基的基底处理后达到密实、稳定、平整,;
[0031]步骤3:土工格室应采用整体性和耐久性好、强度高、变形小的材料,网孔尺寸宜为60
×
60cm,高度20cm;
[0032]步骤4:土工格室材料应铺设在路堤底部,铺设层数为2层,铺设宽度宜与路基底部同宽,土工材料具体的铺设层数、铺设方式、铺设范围,应通过对加筋路堤稳定性计算、平面滑动稳定性计算确定;
[0033]步骤5:不同软土地基处理路段交界处路基不均匀沉降防治时,土工格室材料宜铺设在交界处路基底部,不同处理路段内铺设长度不得小于10m,必要时,可在路床顶部设置双层土工格室合成材料;
[0034]步骤6:土工格室按设计要求安装后,应及时回填耕植土或客土,其高度应高出格
室面1cm。
[0035]所述土工格室材料为耐久性好、强度高、变形小的TPO材质制成。
[0036]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基处理TPO材质土工格室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软土路基换填后增设高强土工格室;步骤2:在铺设土工格室时,先将路基的基底处理后达到密实、稳定、平整,;步骤3:土工格室应采用整体性和耐久性好、强度高、变形小的材料,网孔尺寸宜为20cm
×
20cm~60
×
60cm,高度≥10cm;步骤4:土工格室材料应铺设在路堤底部,铺设层数以1~2层为宜,铺设宽度宜与路基底部同宽,土工材料具体的铺设层数、铺设方式、铺设范围,应通过对加筋路堤稳定性计算、平面滑动稳定性计算确定;步骤5:不同软土地基处理路段交界处路基不均匀沉降防治时,土工格室材料宜铺设在交界处路基底部,不同处理路段内铺设长度不得小于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学香郑纲钱新宇李昆玲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管通公路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