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165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主体、两个驱动轮、第一发声模组以及无缘辐射器,主体设有装配腔以及与装配腔连通的第一出声孔;两个驱动轮分别安装于主体的相对的两侧;第一发声模组设于装配腔内,并对应第一出声孔设置;第一发声模组具有第一后声腔以及连通第一后声腔内外的第一通孔;第一发声模组具有重放低频声音的功能;无缘辐射器设于第一后声腔内,并盖设于第一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了机器人的可移动性的同时提升低频音质效果。的可移动性的同时提升低频音质效果。的可移动性的同时提升低频音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音箱是一种智能机器人,智能音箱目前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人机交互接口,并拓展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终端/接口。其智能交互的功能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音箱大多需接有线适配器,放置于固定位置使用,无法跟随用户移动,使用场景非常受限,同时智能音箱由于体积限制,往往仅采用单声道设计,而为了达到高灵敏度的需求,相对应的全频第一扬声器无法兼顾低频重放效果,使得用户普遍反映低频音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机器人,旨在解决机器人无法移动且低频音质效果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机器人包括:
[0005]主体,所述主体设有装配腔以及与所述装配腔连通的第一出声孔;
[0006]两个驱动轮,两个所述驱动轮分别安装于所述主体的相对的两侧;
[0007]第一发声模组,所述第一发声模组设于所述装配腔内,并对应所述第一出声孔设置;所述第一发声模组具有第一后声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后声腔内外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发声模组具有重放低频声音的功能;以及
[0008]无缘辐射器,所述无缘辐射器设于所述第一后声腔内,并盖设于所述第一通孔。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包括:
[0010]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设有容纳凹槽;
[0011]轴承,所述轴承容纳于所述容纳凹槽内,所述轴承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
[0012]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轴承连接,以使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支撑座上对应所述无缘辐射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0013]其中,所述无缘辐射器的被动振动可辐射至第一后声腔以及所述容纳凹槽。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
[0015]外壳,所述外壳设有所述容纳凹槽;和
[0016]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设于所述容纳凹槽内,并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轴承连接,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座间隔设置,以形成出音缝隙。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设有第三出声孔,所述第三出声孔通过所述容纳凹槽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且所述第三出声孔靠近所述第二通孔设置。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出声孔沿所述外壳的周向设置。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声模组包括:
[0021]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于所述装配腔内,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所述第一后声腔和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壳体还设有第一前声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前声腔和所述第一后声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前声腔与所述第一出声孔连通;和
[0022]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处。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面向所述装配腔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凸台,所述第一定位凸台设有所述第二通孔;
[0024]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二定位凸台,所述第二定位凸台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定位凸台与所述第一定位凸台抵接。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缘辐射器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所述支撑座设有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发声模组的相对的两侧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每一所述第一通孔盖设有一所述无缘辐射器。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还设有与所述装配腔连通的第二出声孔,所述机器人还包括第二发声模组,所述第二发声模组对应所述第二出声孔设置;所述第二发声模组与所述第一发声模组间隔设置;
[0027]所述第一发声模组用于重放低频声音,所述第二发声模组用于重放中高频声音;或,所述第一发声模组用于重放中低频声音,所述第二发声模组用于重放高频声音。
[002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通过两个驱动轮转动带动主体移动,实现了机器人的可移动性,机器人不用放置于固定位置使用,满足多场景下的声音重放,获得更好的交互体验。装配腔用于提供安装空间,第一发声模组安装在装配腔内,由于机器人移动过程中,主体基本保持不动,可以确保从第一出声孔传出的声波更稳定,出声效果更好,同时无缘辐射器优化了低频重放效果,无缘辐射器的设置能够在声压不下降的条件下,扩展低声频均匀重放下限频率,增大模组可承受的最大功率,使机器人顺性更好,提升低频重放效果,使得低音更加饱满。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图1的截面示意图;
[0032]图3为图1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0033]图4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34]图5为图4中支撑座和第一发声模组的示意图。
[0035]附图标号说明:
[0036][0037][0038]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1]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机器人100,该机器人100可以是一种音箱,可用于发出音频。
[004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设有装配腔以及与所述装配腔连通的第一出声孔;两个驱动轮,两个所述驱动轮分别安装于所述主体的相对的两侧;第一发声模组,所述第一发声模组设于所述装配腔内,并对应所述第一出声孔设置;所述第一发声模组具有第一后声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后声腔内外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发声模组具有重放低频声音的功能;以及无缘辐射器,所述无缘辐射器设于所述第一后声腔内,并盖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设有容纳凹槽;轴承,所述轴承容纳于所述容纳凹槽内,所述轴承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轴承连接,以使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支撑座上对应所述无缘辐射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其中,所述无缘辐射器的被动振动可辐射至第一后声腔以及所述容纳凹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所述容纳凹槽;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设于所述容纳凹槽内,并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轴承连接,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座间隔设置,以形成出音缝隙。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第三出声孔,所述第三出声孔通过所述容纳凹槽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且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腾飞刘扬张兴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