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兵医用智能高原制氧急救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144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兵医用智能高原制氧急救装备,属于制氧技术领域;包括位于制氧机壳体内的弹性加湿布,制氧机壳体内还设有用于牵引弹性加湿布改变弹性加湿布外围直径大小的牵引组件,控制盘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多个滑移卡块同步移动的驱动组件,弹性加湿布的外径大小变化时,透气孔的孔径大小发生同步变化;制氧机壳体内还设有用于加湿弹性加湿布的加湿组件,加湿组件包括与弹性加湿布位置相对应的加湿环,加湿环上开设有加湿孔,加湿环上还连通有垂直布置的注水筒,注水筒内通过垂直弹簧连接有注水活塞,注水活塞上连接有延伸至制氧机壳体外的垂直连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弹性加湿布等设置,解决了现有高原制氧加湿效果差等系列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兵医用智能高原制氧急救装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氧
,特别涉及一种单兵医用智能高原制氧急救装备。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幅员辽阔,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山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高原地区气候多变,寒冷、风大、空气稀薄,其中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降低,是高原环境对人体机体影响的主要因素。世居在高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对高原环境已经适应,而对于长期活动在低海拔地区的单兵作战人员来说,初抵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降低,肺泡气和动脉血氧分压也相应的降低,毛细血管血液与细胞线粒体间氧分压梯度差缩小,从而容易引起缺氧。高原地区缺氧对人体机体的影响,加之高原地区寒冷、大风、雨雪气候以及强紫外线照射,成为诸多高原病症诱发和加重因素。及时地补充氧气成为提高人体机体适应能力和减轻高原反应甚至是挽救生命的有效途径。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3626132B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原地区的便携式制氧机,通过脉冲供氧方式,避免了呼气阶段和吸气末段氧气损失;通过提高压缩机驱动电机转速来增加制氧机供氧流量,可使输出氧气浓度不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保持稳定供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高原大气干燥,因而需要在制氧机的内部设置用于加湿氧气的水箱,现有的水箱通过气体淹没的方式对氧气进行加湿,并不能控制对最终输出氧气的加湿强度,导致输出的氧气在被人体吸入时,容易因湿度过高在人体的脸部出现类似结霜起雾的现象,从而影响单兵急救时舒适度,更有甚至因呼吸面罩内部起雾影响能见度,从而造成医护人员救治单兵时无法清晰观察到单兵的面部变化,影响急救操作,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兵医用智能高原制氧急救装备来满足单兵缺氧时的急救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兵医用智能高原制氧急救装备以解决现有高原制氧加湿效果差等系列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单兵医用智能高原制氧急救装备,包括安装在制氧机壳体内的空气压缩机与氮气过滤器,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氮气过滤器之间通过输出管相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用于压缩空气并将空气经所述输出管传输至所述氮气过滤器内,所述氮气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内的氮气并通过所述输出管将氧气向外输出,还包括位于所述制氧机壳体内的弹性加湿布,所述弹性加湿布上开设有多个分布均匀的透气孔,所述弹性加湿布用于加湿经所述输出管输出的氧气,所述制氧机壳体内还设有用于牵引所述弹性加湿布改变所述弹性加湿布外围直径大小的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控制盘内的多个滑移卡块,所述滑移卡块的一端安装有多个与对应所述透气孔相适配的牵引柱,所述控制盘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滑移卡块同步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弹性加湿布的外径大小变化时,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大小发生同步变化;所述制氧机壳体内还设有用于加湿所述弹性加湿布的加
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与所述弹性加湿布位置相对应的加湿环,所述加湿环上开设有加湿孔,所述加湿环上还连通有垂直布置的注水筒,所述注水筒上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注水筒内通过垂直弹簧连接有注水活塞,所述注水活塞上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制氧机壳体外的垂直连杆。
[0007]优选地,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进气端延伸至所述制氧机壳体外,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管与所述氮气过滤器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氮气过滤器上还设有泄压阀,所述氮气过滤器的输出端还连通有另一个所述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扩散端头,所述扩散端头的内径大于所述输出管的内径大小,且所述扩散端头的位置与所述弹性加湿布的位置相对应。
[0008]优选地,所述制氧机壳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垂直隔板,所述控制盘安装在所述垂直隔板的一侧上并与所述扩散端头同轴布置,所述控制盘上开设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卡槽,多个所述滑移卡块分别滑动卡设在对应的所述卡槽内,且多个所述滑移卡块能够同步滑移。
[0009]优选地,所述滑移卡块的一端还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与所述弹性加湿布的一侧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牵引柱固定连接在对应所述夹块上,并贯穿对应的所述透气孔,所述牵引柱的端部还套接有防脱盘。
[0010]优选地,所述夹块的一侧还连接有同步杆,所述同步杆的另一端贯穿对应的所述透气孔并延伸至所述弹性加湿布的一侧外。
[0011]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控制盘内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一侧开设有卷簧槽,所述滑移卡块的一侧安装有卡设在所述卷簧槽内的凸条,所述转动盘的一侧还连接有同轴的延长齿圈,所述垂直隔板上还安装有微电机,所述微电机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控制盘内并连接有与所述延长齿圈相啮合的主动齿轮。
[0012]优选地,所述加湿环安装在所述垂直隔板上,多个所述加湿孔均倾斜布置并均与所述弹性加湿布角度相对应,所述注水筒的一端连通在所述加湿环上,且所述进水管连通在所述注水筒的中部位置,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水箱。
[0013]优选地,所述注水活塞滑动套设在所述注水筒内,所述垂直连杆的底端连接在所述注水活塞上,所述垂直连杆的顶端贯穿所述注水筒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制氧机壳体外,所述垂直连杆的顶端还连接有与其同轴布置的顶帽。
[0014]优选地,所述垂直连杆上还套设有垂直弹簧,所述垂直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注水活塞与所述注水筒的顶端内壁上。
[0015]优选地,所述制氧机壳体的外壁上还安装有背带和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位于两个所述背带之间,且所述海绵垫与人体腰部位置相对应。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上述方案中,通过控制空气压缩机与氮气过滤器,将外部空气吸入并过滤掉其中含量较多的氮气气体后,剩余气体中以氧气为主,从而通过输出管和扩散端头输出,进而通过弹性加湿布的加湿作用,使得气体经透气孔后具备一定湿度,同时,根据高原位置对应的空气湿度,控制微电机运转,从而通过主动齿轮带动延长齿圈同步转动,进而使得转动盘转动,并通过卷簧槽与凸条的作用,在对应卡槽的导向作用下,使得多个滑移卡块的端部相互远离,从而通过牵引柱和同步杆的拉力作用,促使整个弹性加湿布的外围变大,进而间接改
变多个透气孔的孔径大小,也即改变弹性加湿布对氧气的加湿强弱,从而实现针对不同的海拔高度,对应调整对氧气的加湿程度,以适配最佳的供氧急救需求。
[0018]通过上拉顶帽,使得注水活塞位于进水管的上方,垂直弹簧压缩蓄力,通过向水箱内注水,并通过进水管使得水源进入注水筒内,从而利用垂直弹簧的弹力并下压顶帽,利用快速下移的注水活塞将其中的水由多个加湿孔向外喷出,对弹性加湿布起到均匀加湿效果,从而确保弹性加湿布能够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对输出的氧气起到稳定加湿效果,优化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并入本文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进一步用来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解释,并且使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公开。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兵医用智能高原制氧急救装备,包括:安装在制氧机壳体内的空气压缩机与氮气过滤器,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氮气过滤器之间通过输出管相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用于压缩空气并将空气经所述输出管传输至所述氮气过滤器内,所述氮气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内的氮气并通过所述输出管将氧气向外输出,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制氧机壳体内的弹性加湿布,所述弹性加湿布上开设有多个分布均匀的透气孔,所述弹性加湿布用于加湿经所述输出管输出的氧气;所述制氧机壳体内还设有用于牵引所述弹性加湿布改变所述弹性加湿布外围直径大小的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控制盘内的多个滑移卡块,所述滑移卡块的一端安装有多个与对应所述透气孔相适配的牵引柱,所述控制盘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滑移卡块同步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弹性加湿布的外径大小变化时,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大小发生同步变化;所述制氧机壳体内还设有用于加湿所述弹性加湿布的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与所述弹性加湿布位置相对应的加湿环,所述加湿环上开设有加湿孔,所述加湿环上还连通有垂直布置的注水筒,所述注水筒上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注水筒内通过垂直弹簧连接有注水活塞,所述注水活塞上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制氧机壳体外的垂直连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兵医用智能高原制氧急救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进气端延伸至所述制氧机壳体外,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管与所述氮气过滤器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氮气过滤器上还设有泄压阀,所述氮气过滤器的输出端还连通有另一个所述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扩散端头,所述扩散端头的内径大于所述输出管的内径大小,且所述扩散端头的位置与所述弹性加湿布的位置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兵医用智能高原制氧急救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壳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垂直隔板,所述控制盘安装在所述垂直隔板的一侧上并与所述扩散端头同轴布置,所述控制盘上开设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卡槽,多个所述滑移卡块分别滑动卡设在对应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超高阳刘丽姚佳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