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型建筑墙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144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型建筑墙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外墙基层处理,清理外墙表面浮灰和油渍,并晾晒;S2、当基层外墙彻底晾干后,涂抹界面砂浆找平,涂抹厚度须控制在11~12mm;S3、将事先排版后的岩棉保温板进行粘贴,在岩棉保温板的四周完成聚合物砂浆的涂抹;S4、等待岩棉保温板粘贴工作完成1~2d后进行装加锚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通过在外墙上依次设置岩棉保温板、聚合物砂浆层、锚栓固定、玻璃纤维网格布、苯塑材料颗粒以及饰面层进行聚氡酯的喷刷操作,使外墙上形成多层保温结构,提高外墙的保温、安全性更高,抗裂性能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聚合物砂浆和锚栓固定将岩棉保温板固定,稳定性更好,使岩棉保温板整体性更好,保温性能更好。能更好。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型建筑墙体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体施工方法,具体为保温型建筑墙体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材料也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墙体结构的节能设计,也呈现出日渐繁荣的势头。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本着保温节能的设计理念,不断尝试在墙体上增加或改进更好的保温材料与结构,更好地达到节能环保的社会趋势,与传统内保温施工技术相比,外保温施工技术优势明显,实际应用中的保温效果也十分优异。与此同时,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不仅能够广泛应用于新建建筑,也可以对老旧建筑物进行技术改造,既可有效维持老旧建筑的主体构造、增加老旧建筑的使用空间,又可以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由此可见,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在当前建筑保温施工中有着绝对的优势。
[0003]岩棉板外墙外保温施工常见材料,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隔热、难燃等特点,是一种保温、隔燃、吸音材料,主要应用于建筑墙体中,起到保温隔热的功能。
[0004]由于岩棉板的重量较轻,现阶段将岩棉板安装在外墙体上的施工方式如下所示:1、在岩棉板的背面涂抹粘结剂;2、将岩棉板的背面直接贴合在外墙体上固定。
[0005]虽然上述施工方式较为简便,但是由于岩棉板和外墙体之间仅通过粘结剂固定容易导致岩棉板从外墙体上脱落,且墙体保温层外饰面开裂的情况频繁出现,为此,提出一种保温型建筑墙体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希望提供一种保温型建筑墙体施工方法,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保温型建筑墙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外墙基层处理,清理外墙表面浮灰和油渍,并晾晒;
[0009]S2、当基层外墙彻底晾干后,涂抹界面砂浆找平,涂抹厚度须控制在11~12mm;
[0010]S3、将事先排版后的岩棉保温板进行粘贴,在岩棉保温板的四周完成聚合物砂浆的涂抹;
[0011]S4、等待岩棉保温板粘贴工作完成1~2d后进行装加锚栓;
[0012]S5、在岩棉保温板的外表面铺设玻璃纤维网格布,在玻璃纤维网格布上涂覆粘胶剂;
[0013]S6、在玻璃纤维网格布外喷涂两层苯塑颗粒,用铝合金刮尺刮平,每次喷涂的厚度在15~20mm,最后铺设饰面层。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界面砂浆基本配比为TS201:32.5水泥:中砂=1:1.1
~1.2:1~1.2,按该比例混合均匀后进行涂抹。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岩棉保温板四周的涂抹宽度为40~50mm,厚度为5~7mm。
[00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对岩棉保温板粘贴工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1、对岩棉保温板顶部开设排气孔;
[0018]步骤2、对岩棉保温板的粘贴层进行刮扯处理;
[0019]步骤3、对岩棉保温板的粘贴层进行测量,厚度为7~10mm。
[00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锚栓固定,钻孔深入外墙内为50~60mm,孔径为9~11mm,呈梅花型布置,每平米设置8个锚栓;窗口处的板裁成刀把形,墙角处贴砌交错互锁。
[00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1中,还需要将外墙表面的风化物、空鼓以及粘结剂进行清理,外墙螺栓孔进行填堵贴灰饼。
[002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5中,对玻璃纤维网格布进行处理,根据经纬线的分布规律完成网格布裁剪,让网格布和墙面贴实,把玻璃纤维网格布的四周抹平,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接搭的宽度为80~100mm。
[002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6中,苯塑材料颗粒粒径为1~4

,第一次喷涂结束后,等第一次喷涂材料干燥之后,再进行第二次喷涂。
[002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6中,铺设饰面层后通过进行聚氡酯的喷刷操作,将已经发泡的聚氨酯材料喷涂在饰面层上。
[002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饰面层表面最后分别涂抹保护层及柔性腻子,其中保护层的配比为TS20R:32.5水泥:中砂=0.6~0.8:1:3。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7]一、本专利技术通过通过在外墙上依次设置岩棉保温板、聚合物砂浆层、锚栓固定、玻璃纤维网格布、苯塑材料颗粒以及饰面层进行聚氡酯的喷刷操作,使外墙上形成多层保温结构,提高外墙的保温、安全性更高,抗裂性能好。
[0028]二、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聚合物砂浆和锚栓固定将岩棉保温板固定,稳定性更好,使岩棉保温板整体性更好,保温性能更好;
[0029]三、本专利技术通过能够提升岩棉板外墙保温系统的结构强度,包括二抹苯塑材料颗粒和通过进行聚氡酯的喷刷操作,将已经发泡的聚氨酯材料喷涂在饰面层上,提升了岩棉板外墙保温系统的抗冲击能力,且柔性耐水腻子层能够提升防水性能,降低进入到岩棉板处的水量,对建筑材料的有效防护。外墙外保温所用的柔性耐水腻子层能够遮蔽外部对建筑的影响,从而减少对建筑的伤害,减轻受湿气和湿度变化的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构件受到了有效防护,因此减少了建筑物构件损坏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0030]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
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对岩棉保温板粘贴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6]实施例1
[0037]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型建筑墙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S1、外墙基层处理,清理外墙表面浮灰和油渍,并晾晒,需要将外墙表面的风化物、空鼓以及粘结剂进行清理,外墙螺栓孔进行填堵贴灰饼;
[0039]S2、当基层外墙彻底晾干后,涂抹界面砂浆找平,界面砂浆基本配比为TS201:32.5水泥:中砂=1:1.1:1,按该比例混合均匀后进行涂抹,涂抹厚度须控制在11mm;...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型建筑墙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外墙基层处理,清理外墙表面浮灰和油渍,并晾晒;S2、当基层外墙彻底晾干后,涂抹界面砂浆找平,涂抹厚度须控制在11~12mm;S3、将事先排版后的岩棉保温板进行粘贴,在岩棉保温板的四周完成聚合物砂浆的涂抹;S4、等待岩棉保温板粘贴工作完成1~2d后进行装加锚栓;S5、在岩棉保温板的外表面铺设玻璃纤维网格布,在玻璃纤维网格布上涂覆粘胶剂;S6、在玻璃纤维网格布外喷涂两层苯塑颗粒,用铝合金刮尺刮平,每次喷涂的厚度在15~20mm,最后铺设饰面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型建筑墙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界面砂浆基本配比为TS201:32.5水泥:中砂=1:1.1~1.2:1~1.2,按该比例混合均匀后进行涂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型建筑墙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岩棉保温板四周的涂抹宽度为40~50mm,厚度为5~7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型建筑墙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对岩棉保温板粘贴工作,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岩棉保温板顶部开设排气孔;步骤2、对岩棉保温板的粘贴层进行刮扯处理;步骤3、对岩棉保温板的粘贴层进行测量,厚度为7~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郭凌华李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爱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