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130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减震装置,具体包括调整块、减震座、高度调整驱动元件、减震单元,所述减震单元用于与发射架接触,所述减震单元连接于所述减震座上表面,所述减震座设置于所述调整块上方,所述高度调整驱动元件与所述调整块相连接,所述高度调整驱动元件通过旋转运动带动所述调整块移动使所述减震座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支撑减震装置能够在较小空间内大范围调整减震单元的高度。震单元的高度。震单元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减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架态适配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减震装置在火箭装填和发射时与导轨配合,对火箭起支撑、导向、补偿和减震的作用。不同于筒态发射,架态发射时因发射架为固定阵地设施,火箭和适配器的组合体只能垂直装填,存在垂直装填与可靠支撑减震的矛盾,加之火箭与发射架导轨间隙较小、发射架相应位置可操作空间小等问题,现有适配器结构难以满足架态发射的装填和发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较小空间内大范围调整减震单元的高度的支撑减震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支撑减震装置,包括调整块、减震座、高度调整驱动元件、减震单元,所述减震单元用于与发射架接触,所述减震单元连接于所述减震座上表面,所述减震座设置于所述调整块上方,所述高度调整驱动元件与所述调整块相连接,所述高度调整驱动元件通过旋转运动带动所述调整块移动使所述减震座在垂直方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块(01)、减震座(02)、高度调整驱动元件(03)、减震单元(04),所述减震单元(04)用于与发射架接触,所述减震单元(04)连接于所述减震座(02)上表面,所述减震座(02)设置于所述调整块(01)上方,所述高度调整驱动元件(03)与所述调整块(01)相连接,所述高度调整驱动元件(03)通过旋转运动带动所述调整块(01)移动使所述减震座(02)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块(01)包括第一调整块组(11)、第二调整块组(12),所述第一调整块组(11)、所述第二调整块组(1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调整块组(11)与所述第二调整块组(12)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调整块组(11)、所述第二调整块组(12)均带有楔形面,所述减震座(02)的相互对应的两侧面分别为第一侧面、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调整块组(11)的所述楔形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调整块组(12)的所述楔形面相互平行,所述减震座(02)设置于所述第一调整块组(11)与所述第二调整块组(12)之间,所述第一调整块组(11)、所述第二调整块组(12)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分别相对所述第一调整块组(11)的所述楔形面及所述第二调整块组(12)的所述楔形面向上移动,使所述减震座(02)在垂直方向上向上移动,所述第一调整块组(11)、所述第二调整块组(12)相互远离时,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分别相对所述第一调整块组(11)的所述楔形面及所述第二调整块组(12)的所述楔形面向下移动,使所述减震座(02)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调整块组(11)的所述楔形面之间,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调整块组(12)的所述楔形面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装置、第二导向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导轨(21)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调整块组(11)的所述楔形面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导轨(21)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适应,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导轨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调整块组(12)的所述楔形面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适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辉周峤吴新跃董朝庆王南张国栋刘宝龙余佳吕雪丽邢春鹏郭锦炎张芷源王翔鹏郑夏赵劲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