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毫米波相控阵的空地信道建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毫米波相控阵的空地信道建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毫米波相控阵的空地信道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无人机在军用领域和民用市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满足了多样化应用场景的需求。在各种无人机相关的应用中,无人机都需要具备与地面站或地面终端的信息交互功能。随着毫米波相控阵技术的成熟,无人机搭配毫米波相控阵天线的对地定向通信,能够较大的提高通信速率,成为无人机发展的趋势。怎样准确地提取相控阵天线场景下的无线传播信道特征,从而搭建可靠且便于使用的无人机A2G(Air to Ground)通信信道模型显得尤为关键。
[0003]A2G信道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衰落信道模型研究,包括多普勒功率谱密度(Doppler Power Spectrum)和多径功率谱密度(Delay Power Spectrum)的建模;不同频段空地信道模型的推导;以及飞行器在不同飞行场景(起飞、平飞和降落)时的信道特征研究。但对于相控阵天线场景下的A2G信道研究还比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毫米波相控阵的空地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直视路径和多条反射路径的Two
‑
Ray信道几何模型;步骤2,根据几何模型推算莱斯因子;步骤3,根据几何模型确定反射路径的时延;步骤4,根据载波频率和运动速度确定直视路径的多普勒频偏;步骤5,利用直视路径的多普勒频偏,根据几何模型和Jacks分布确定反射路径的多普勒功率谱;步骤6,利用莱斯因子、反射路径的时延、直视路径的多普勒频偏以及反射路径的多普勒功率谱,基于广义平稳不相关散射模型建立信道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毫米波相控阵的空地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根据飞行器高度H,地面站高度h和通信直视距离Dl,建立直视路径和多条反射路径的Two
‑
Ray信道几何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毫米波相控阵的空地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直视路径和多条反射路径的Two
‑
Ray信道几何模型的方法包括:地面站仰角θ为:θ=sin
‑1((H
‑
h)/Dl)反射路径Dr1计算公式如下:反射路径Dr2计算公式如下:飞行器发射反射路径的俯仰角γ为:γ=sin
‑1(H/Dr2)飞行器发射反射路径的出发角β为:β=γ
‑
θ其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毫米波相控阵的空地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减少10dB时对应的角度作为到达角的最大值。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毫米波相控阵的空地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莱斯因子K定义为直视路径和所有反射路径的功率比,计算公式如下:其中:Gt(β)为发射相控阵出发角为β时的增益下降的dB值;为接收相控阵达到角为时的增益下降的dB值;Γ为反射面的反射系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毫米波相控阵的空地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3中,反射路径的时延τ
max
为:τ
max
=(Dr1+Dr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陆犇,赵梦韵,陈强,卜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