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分接箱新风除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103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分接箱新风除湿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通讯网关及云端后台系统;所述云端后台系统,用于将实时传感器数据输入目标预测模型,得到所有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湿度变化数据,并根据所述温湿度变化数据确定所有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的工作模式指令;所述工作模式指令通过所述通讯网关发送至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所述实时传感器数据通过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获取,并通过所述通讯网关上传至所述云端后台系统。基于实时温湿度信息,结合训练好的目标预测模型,得到温湿度变化数据,以确定新风除湿系统的工作模式,实现温湿度调节、通风及除湿等功能,实现低功耗低成本运行。耗低成本运行。耗低成本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分接箱新风除湿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分接箱新风除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缆分接箱,是电力电缆线路的终端装置。它由接头箱体、接线盒和电缆引入管三部分组成,用于将不同电压等级及不同截面积的电线连接起来。随着城市的发展,10kV电缆分接箱及10kV组合式变电站(俗称箱变)已广泛用于城乡电网。10kV电缆分接箱及10kV组合式变电站以其占地面积小、全闭封和维护工作量少的优点深受用户的青睐,但运行中的10kV电缆分接箱及箱变箱底(脚)及操作机构容易生锈腐蚀,生锈后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在运行过程留下安全隐患,且遭受到严重腐蚀的电缆分接箱除了停电整体吊起更换框体外,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
[0003]因此,从技术上讲可以通过构建温湿度监控系统,通风及除湿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但由于大部分电缆分接箱无法提供低压220V电源的原因,因此需要为温湿度监控系统,通风及除湿系统安装额外的配电系统,如太阳能电源等。但电缆分接箱的面积以及太阳能板的安装成本决定了太阳能电池板及储能电池功率无法做得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分接箱新风除湿系统,基于实时温湿度信息,结合训练好的目标预测模型,得到温湿度变化数据,以确定新风除湿系统的工作模式,实现低功耗低成本运行的温湿度调节、通风及除湿等功能。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分接箱新风除湿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通讯网关及云端后台系统;
[0006]所述云端后台系统,用于将实时传感器数据输入目标预测模型,得到所有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湿度变化数据,并根据所述温湿度变化数据确定所有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的工作模式指令;所述工作模式指令通过所述通讯网关发送至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所述实时传感器数据通过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获取,并通过所述通讯网关上传至所述云端后台系统。
[0007]可选地,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由电缆分接箱、位于所述电缆分接箱左侧的配电箱,以及位于所述电缆分接箱上方的太阳能板组成;
[0008]所述电缆分接箱包括:位于所述电缆分接箱中心的配电模块,以及位于所述电缆分接箱内左右两侧的新风除湿装置,所述新风除湿装置连接有传感器模块于电缆分接箱内部,所述新风除湿装置连接有通信模块于所述电缆分接箱外部;
[0009]所述配电箱包括:导线连接的太阳能控制模块及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太阳能板、所述蓄电池、所述配电模块、所述新风除湿装置电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新风除湿装置包括:置于装置外壳中单片机控制板,所述单片机控制板与所述通讯模块、风扇及半导体冷凝模块连接;所述半导体冷凝模块与冷凝水排出通道
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通讯网关包括Lora通讯模块和以太网通讯模块。
[0012]可选地,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包括:Lora通讯模块;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与所述通讯网关之间通过Lora自组网通讯链路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云端后台系统配置有以太网通讯模块;所述通讯网关与所述云端后台系统间通过以太网通讯链路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目标预测模型为目标LSTM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0015]可选地,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
[0016]可选地,所述目标LSTM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以历史气象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而构建。
[0017]可选地,所述通讯网关的覆盖范围为[2

100]km2。
[0018]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分接箱新风除湿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通讯网关及云端后台系统;所述云端后台系统,用于将实时传感器数据输入目标预测模型,得到所有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湿度变化数据,并根据所述温湿度变化数据确定所有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的工作模式指令;所述工作模式指令通过所述通讯网关发送至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所述实时传感器数据通过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获取,并通过所述通讯网关上传至所述云端后台系统。基于实时温湿度信息,结合训练好的目标预测模型,得到温湿度变化数据,以确定新风除湿系统的工作模式,实现温湿度调节、通风及除湿等功能,实现低功耗低成本运行。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缆分接箱新风除湿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缆分接箱新风除湿系统实施例的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缆分接箱新风除湿系统实施例的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中新风除湿装置的结构框图;
[0024]其中:
[0025]1为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2为通讯网关,3为云端后台系统,11为电缆分接箱,12为新风除湿装置,13为通讯模块,14为传感器模块,15为配电模块,16为太阳能板支架,17为太阳能控制模块,18为太阳能板,19为蓄电池,10为配电箱,121为新风除湿装装置外壳,124为单片机控制板,125为风扇,126为半导体冷凝模块,127为冷凝水排除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分接箱新风除湿系统,基于实时温湿度信息,结合训练好的目标预测模型,得到温湿度变化数据,以确定新风除湿系统的工作模式,实现温湿
度调节、通风及除湿等功能,实现低功耗低成本运行。
[002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分接箱新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通讯网关及云端后台系统;所述云端后台系统,用于将实时传感器数据输入目标预测模型,得到所有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湿度变化数据,并根据所述温湿度变化数据确定所有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的工作模式指令;所述工作模式指令通过所述通讯网关发送至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所述实时传感器数据通过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获取,并通过所述通讯网关上传至所述云端后台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分接箱新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分接箱除湿装置由电缆分接箱、位于所述电缆分接箱左侧的配电箱,以及位于所述电缆分接箱上方的太阳能板组成;所述电缆分接箱包括:位于所述电缆分接箱中心的配电模块,以及位于所述电缆分接箱内左右两侧的新风除湿装置,所述新风除湿装置连接有传感器模块于电缆分接箱内部,所述新风除湿装置连接有通信模块于所述电缆分接箱外部;所述配电箱包括:导线连接的太阳能控制模块及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太阳能板、所述蓄电池、所述配电模块、所述新风除湿装置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分接箱新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除湿装置包括:置于装置外壳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啟耀肖凯林俊烽陈卓昀刘振杰梁汝波陆新永李国平张慧胡梓新王兆龙龙希金刘雨麦铭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