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转导叶联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098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转导叶联动装置,包括滚子组件、联动环、摇臂、拉杆组件、自锁螺母、连接耳座、销钉;所述摇臂通过叉形接头与拉杆组件连接;所述拉杆组件通过自锁螺母、销钉与联动环上的叉形连接耳座连接;所述联动环依托滚子组件沿压气机机匣环槽做周向运动,通过连杆组件带动摇臂和可转导叶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加工,便于安装和拆卸,可有效避免联动环转动偏心和变形,可提高可转导叶联动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可以提高可转导叶角度控制精度,可以满足燃气轮机各种变工况运行使用要求。在可转导叶数目较多、可转导叶角度较大的情况下,更为适用。更为适用。更为适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转导叶联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气轮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转导叶联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可转导叶是目前航空发动机或地面燃气轮机压气机防喘和改善压气机工作性能广泛采用的方法。在燃气轮机起动和停机过程中,通过调节可转导叶的开度,可以改善动叶片气流攻角特性,可提高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和防止燃气轮机发生喘振。在燃气轮机起动过程中,通过调节可转导叶还可以减少燃气轮机起动电机消耗功率。在燃气轮机变工况运行过程中,通过调节可转导叶,还可以调节机组进口空气流量、改变机组功率负荷和提高机组的燃油经济性,但现有的航空发动机或者舰船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转导叶角度控制精度低,存在可转导叶执行装置工作稳定性差和长期工作易变形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可转导叶角度控制精度的一种新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转导叶联动装置。
[0004]一种新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转导叶联动装置,包括滚子组件、联动环、摇臂、拉杆组件、自锁螺母、连接耳座、销钉;所述摇臂通过叉形接头与拉杆组件连接;所述拉杆组件通过自锁螺母、销钉与联动环上的叉形连接耳座连接;所述联动环依托滚子组件沿压气机机匣环槽做周向运动,通过连杆组件带动摇臂和可转导叶旋转。
[0005]进一步地,所述滚子组件包括耐磨垫片、滚子轴承、圆柱销、滚子架和调节螺套;所述圆柱销将耐磨垫片和滚子轴承固定在滚子架内;所述滚子架杆端采用快速压装式结构用于安装调节螺套,调节螺套绕滚子架杆端转动,用于调节联动环与压气机机匣之间的高度。
[0006]进一步地,所述滚子组件在压气机机匣表面的滑槽内滚动,不仅限制了联动环的径向运动,还保证了联动环不沿压气机轴线发生窜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和关节轴承;所述拉杆可以绕两端关节轴承内圈上下、前后翻转,在可转导叶和摇臂旋转过程中,连接耳座与摇臂产生径向位移差和轴向位移差,通过拉杆组件进行补偿,避免长时间工作造成结构件机械磨损、疲劳变形和疲劳失效。
[0008]进一步地,所述摇臂和连结耳座采用了叉形结构,与拉杆组件配合,限制了拉杆组件两端的关节轴承沿销钉的上、下移动。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新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转导叶联动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加工,便于安装和拆卸,可有效避免联动环转动偏心和变形,可提高可转导叶联动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可以提高可转导叶角度控制精度,可以满足燃气轮机各种变工况运行使用要求。在可转导叶数目较多、可转导叶角度较大的情况下,更为适用。本专利可实现的首级可转导
叶角度范围高达60
°
以上。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转导叶联动装置装配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可转导叶联动装置G向视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可转导叶联动装置滚子组件结构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可转导叶联动装置滚子组件三维局部剖视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可转导叶联动装置拉杆组件结构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紧凑型可转导叶联动装置装配图;
[0017]图7为本专利技术紧凑型可转导叶联动装置G1向视图;
[0018]图8为本专利技术紧凑型可转导叶联动装置J向视图;
[0019]图9为本专利技术两种型式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转导叶联动装置三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1]如图1

图3所示,包括滚子组件1、联动环2、摇臂3、拉杆组件4、自锁螺母5、连接耳座6、销钉7、洛帝牢防松垫圈8和螺母9。摇臂3与联动环2通过摇臂3自身的叉形接头先与拉杆组件4连接,拉杆组件4通过自锁螺母5、销钉7与联动环2上的叉形连接耳座6连接。连接耳座6安装在联动环2径向槽内,起到防止连接耳座6转动的作用。联动环2通过滚子组件1在机匣表面滑槽内运动。受滚子组件1和机匣滑槽的限位作用,联动环2绕压气机轴线进行圆周运动,不能沿压气机轴线前、后移动,螺母9通过洛帝牢防松垫圈8将滚子组件1和联动环2固定。
[0022]如图3所示,滚子组件1包括两个耐磨垫片1

1、滚子轴承1

2、圆柱销1

3、滚子架1

4和调节螺套1

5。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转导叶联动装置在装配时,首先将滚子组件1安装至联动环2上,然后再将联动环2安装至压气机机匣表面上。通常每个联动环2上安装有八个滚子组件1。当联动环2在压气机机匣表面安装时,可以通过检查调节螺套1

5上端面与联动环2沉台端面间距H或者联动环2内圈与机匣表面外圈之间的间距H

,来保证联动环2与机匣轴线两者之间的同心度。可以采用游标卡尺来测量间距H或H

。当各H或H

偏差较大时,可以通过调整调节螺套1

5,使各H或H

趋向一致。当各滚子组件1调节完毕之后,可以手动转动联动环2以检查其行程的灵活性,要求是使施加在联动环2上的外力尽可能小,以防止联动环2卡涩,同时保证联动环2与压气机机匣的径向间隙尽可能小。当一切检查完毕之后,拧紧螺母9,防止调节螺套1

5松动,避免影响联动环2对中效果。
[0023]图4为新型可转导叶联动装置滚子组件1三维局部剖视图。滚子组件1安装时,将耐磨垫片1

1、滚子轴承1

2安装至滚子架1

4内,并通过冲压带有埋头孔结构的圆柱销1

3将耐磨垫片1

1和滚子轴承1

2固定在滚子架1

4内,以防止松脱。滚子架1

4安装在联动环2周向环槽内,两侧端面与联动环2周向环槽贴合,可以防止滚子架1

4转动,滚子架1

4杆端设计有快速压装式卡扣结构,外部安装有调节螺套1

5。调节螺套1

5可以绕滚子架1

4杆端转动,并通过螺纹连接至联动环2上,调节螺套1

5上端设计有十字槽,方便安装操作。调节螺套1

5上端面与联动环2沉台端面间距H或者联动环2内圈与机匣表面外圈之间的间距H

,可
以通过拧动调节螺套1

5来进行调节。
[0024]图5为新型可转导叶联动装置拉杆组件4结构图(F

F剖视图)。拉杆组件4包括拉杆4

1和两个关节轴承4

2。两个关节轴承4

2安装至拉杆4

1两端,通过冲压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转导叶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子组件(1)、联动环(2)、摇臂(3)、拉杆组件(4)、自锁螺母(5)、连接耳座(6)、销钉(7);所述摇臂(3)通过叉形接头与拉杆组件(4)连接;所述拉杆组件(4)通过自锁螺母(5)、销钉(7)与联动环(2)上的叉形连接耳座(6)连接;所述联动环(2)依托滚子组件(1)沿压气机机匣环槽做周向运动,通过连杆组件(4)带动摇臂(3)和可转导叶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转导叶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组件(1)包括耐磨垫片(1

1)、滚子轴承(1

2)、圆柱销(1

3)、滚子架(1

4)和调节螺套(1

5);所述圆柱销(1

3)将耐磨垫片(1

1)和滚子轴承(1

2)固定在滚子架(1

4)内;所述滚子架(1

4)杆端采用快速压装式结构用于安装调节螺套(1

5),调节螺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庆锋孙勇吴迪高思华张舟洪青松刘云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