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安全缓冲区用污水深度处理的生态处理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097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安全缓冲区用污水深度处理的生态处理模块,属于污水处理领域,一种生态安全缓冲区用污水深度处理的生态处理模块,包括静置区、絮凝沉淀区和生物脱氮区,静置区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进水管,静置区上与进水管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抽液管一,抽液管一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一,水泵一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一,絮凝沉淀区位于连接管一末端,絮凝沉淀区底部固定安装有抽液管二,它可以实现,通过设置的静置区、絮凝沉淀区和生物脱氮区,用于对尾水中所携带的污染物质进行去除,从而能够对排放的尾水进行再次深度处理,使得处理后的尾水排放到生态安全缓冲区中,从而有效避免对生态安全缓冲区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免对生态安全缓冲区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免对生态安全缓冲区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安全缓冲区用污水深度处理的生态处理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态安全缓冲区用污水深度处理的生态处理模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危机及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各类污水/废水的排放量大幅增加,严重威胁水体环境,水污染的治理已成为国内外环保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会通过城镇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废水等进行处理,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出的尾水有机物含量很低,但却含有许多氮磷类和重金属有毒类物质,尾水若直接排入自然水体,进入水环境系统将直接导致湖泊、河流的水质恶化。
[0003]基于此,为了避免尾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设置有生态安全缓冲区对污水处理厂排放的达标尾水进行缓存,再流入河道,生态安全缓冲区,即生态空间中可以消纳、降解和净化环境污染,抵御、缓解和降低生态影响的过渡地带,具有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稳定生态等功能,生态安全缓冲区能够降低污染,净化水质,使得尾水得到进一步净化处理,实现对达标尾水的再处理。
[0004]但是,虽然我国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安全缓冲区用污水深度处理的生态处理模块,包括静置区(1)、絮凝沉淀区(6)和生物脱氮区(7),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区(1)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进水管(2),所述静置区(1)上与进水管(2)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抽液管一(9),所述抽液管一(9)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一(10),所述水泵一(10)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一(3),所述絮凝沉淀区(6)位于连接管一(3)末端,所述絮凝沉淀区(6)底部固定安装有抽液管二(11),所述抽液管二(11)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给料泵(12),所述抽液管二(11)一端固定安装有压滤机(13),所述压滤机(13)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二(15),所述连接管二(15)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水泵二(14),所述生物脱氮区(7)位于连接管二(15)一侧,所述生物脱氮区(7)上与连接管二(15)相对一侧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安全缓冲区用污水深度处理的生态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区(1)内侧上方固定安装有筛网(20),所述筛网(20)位于进水管(2)进水口下方,所述静置区(1)内侧筛网(20)下方设置有砂石层(19),所述静置区(1)内侧砂石层(19)下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安全缓冲区用污水深度处理的生态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区(6)上方一侧固定安装有投料斗一(4),所述絮凝沉淀区(6)上方与投料斗一(4)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投料斗二(5),所述絮凝沉淀区(6)内侧中部设置有搅拌件,所述絮凝沉淀区(6)内侧中部壁体上固定安装有导板(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安全缓冲区用污水深度处理的生态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脱氮区(7)底部铺设有曝气管(34),所述曝气管(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云波吴伟谢祥峰陈思远陈朋利李杰王小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