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属腐蚀研究的综合电场平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088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腐蚀研究的综合电场平台装置,包括绝缘框架、平板电极、锥形电极、样品台、滑轨和绝缘底座,所述绝缘框架安装于所述绝缘底座,一个所述平板电极通过所述滑轨安装于所述绝缘底座,所述样品台覆盖于一个所述平板电极,所述绝缘框架设有多个螺孔,另一个所述平板电极安装于所述螺孔并位于一个所述平板电极的上方,所述锥形电极对称地安装于所述螺孔,所述锥形电极位于样品台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丰富了实验室模拟电场的多样性,通过灵活配置不同的电源、板间距、电极形状以及不同的电场方向来更为真实的模拟金属实际的服役环境,实验结果更具参考价值,保障了高压实验中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减少了能量的损耗。减少了能量的损耗。减少了能量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金属腐蚀研究的综合电场平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环境腐蚀测试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腐蚀研究的综合电场平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金属腐蚀领域,近年来,电场对金属腐蚀的影响作用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输变电设备因其长期暴露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工作环境中,特别是户外运行的主变、电力杆塔、金属构件、箱变、表箱等设备及箱体内的电子电路及元件极易发生腐蚀。据报道,电力设备因长期遭受腐蚀导致的事故屡有发生,且除锈防腐工作往往需要停电处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电力用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意义重大。
[0003]目前关于电场对金属腐蚀影响规律研究中电场的搭建,一般是通过上下两个方形平行金属板以及两板间四个角的绝缘支撑来实现电场的搭建以及绝缘,通过调整四个绝缘支撑的高度即可实现改变板间距进而调整不同的电场强度。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单易搭建,适用于电场对金属腐蚀影响规律研究的早期探索阶段,然而这种简易平台在之后深入的研究中便会暴露出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
[0004]1、实际工况中所服役金属面对的电场环境并不是简单与金属腐蚀面垂直上或下作用,而是来自不同方向、不同大小、不同性质的电场叠加一起作用的结果,因此这种简易的上下电极板产生的垂直于金属面的电场不能模拟金属的实际服役场景、准确探究电场对金属腐蚀的影响规律。
[0005]2、方形金属板由于边缘处棱角很尖锐,当施加电压较高时会产生尖端放电,可以听到很明显电晕放电声,嗅到臭氧味,测到微弱电流,造成持续的能量损耗。在潮湿的实验条件下,这种尖端脉冲电流更具有不可控性,若某个脉冲电流超过了电压源的电流限值,便会造成过流保护动作跳闸,给实验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且电极板的四周产生的这种尖端放电所带来的极不均匀电场也会干扰板间所施加的电场,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0006]3、在盐雾环境长时间作用下,该电场平台的电极板以及四个绝缘支撑上会逐渐附着盐粒和水分,这将大大减少绝缘的爬电距离,降低击穿电压。当附着的电解质液贯穿整个绝缘支撑时将极易发生沿面闪络,轻则造成保护动作跳闸中断实验,重则可能会对实验设备和电源造成损坏或者造成具有危险性的其他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腐蚀研究的综合电场平台装置。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金属腐蚀研究的综合电场平台装置,包括绝缘框架、平板电极、锥形电极、样品台、滑轨和绝缘底座,所述绝缘框架安装于所述绝缘底座,一个所述平板电极通过所述滑轨安装于所述绝缘底座,所述样品台覆盖于一个所述平板电极,所述绝缘框架设有多个螺孔,另一个所述平板电极安装于所述螺孔并
位于一个所述平板电极的上方,所述锥形电极对称地安装于所述螺孔,所述锥形电极位于样品台的两侧。
[0009]更优的选择,还包括绝缘支撑柱,所述锥形电极通过所述绝缘支撑柱安装于所述绝缘底座。
[0010]更优的选择,所述绝缘支撑柱的材质包括聚四氟乙烯或聚全氟乙丙烯。
[0011]更优的选择,所述锥形电极包括放电锥头和第二螺柱,所述放电锥头他通过所述第二螺柱安装于所述螺孔。
[0012]更优的选择,所述平板电极包括放电平板和第一螺柱,所述放电平板通过所述第一螺柱安装于所述螺孔,两个所述放电平板相匹配。
[0013]更优的选择,两个所述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包括5cm~20cm。
[0014]更优的选择,两个所述平板电极之间的电压包括10~30kV。
[0015]更优的选择,所述绝缘框架的材质包括酚醛塑料或聚氨酯塑料或者环氧塑料。
[0016]更优的选择,所述绝缘底座的材质包括酚醛塑料或聚氨酯塑料或者环氧塑料。
[0017]更优的选择,所述平板电极的放电平板为圆形。
[0018]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绝缘框架、平板电极、锥形电极、样品台、滑轨和绝缘底座,丰富了实验室模拟电场的多样性,通过灵活配置不同的电源、板间距、电极形状以及不同的电场方向来更为真实的模拟金属实际的服役环境,与实际更贴切,实验结果更具参考价值,保障了高压实验中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减少了能量的损耗,避免了过大的脉冲放电引起的短路保护动作影响实验,使得沿面闪络发生的条件不再存在,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金属腐蚀研究的综合电场平台装置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金属腐蚀研究的综合电场平台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金属腐蚀研究的综合电场平台装置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1

绝缘框架;101

螺孔;2

绝缘底座;3

平板电极;301

第一螺柱;302

放电平板;4

锥形电极;401

第二螺柱;402

放电锥头;5

样品台;6

滑轨;7

绝缘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0025]如图1

3所示,一种用于金属腐蚀研究的综合电场平台装置,包括绝缘框架1、绝缘底座2、平板电极3、绝缘支撑柱7、锥形电极4、样品台5和滑轨6。绝缘框架1安装在绝缘底座2上,绝缘框架1与绝缘底座2相互垂直。滑轨6安装在绝缘底座2上,并位于绝缘框架1的下方。滑轨6包括滑槽和滑块,滑块可以在滑槽上左右滑动。下方的平板电极3通过螺纹安装在滑轨6的滑块上,平板电极3通过螺纹可以调节自身高度,然后通过螺母锁紧。样品台5罩住下方的平板电极3,样品放在样品台5上,即是样品位于两块平板电极3的中间。绝缘框架1的上框设有多个螺孔101,相邻的两个螺孔101之间的距离为20cm,上方的平板电极3安装在框架
1的上框其中一个螺孔101上,两个平板电极3相互对应。绝缘框架1的左框和右框上均设有多个螺孔101,相邻的两个螺孔101之间的距离为25cm,螺纹孔的规格为M20。一个锥形电极4安装在绝缘框架1的左框上的螺孔101,另一个锥形电极4安装在绝缘框架的右框的螺孔101,两个锥形电极4相互对应,样品位于两个锥形电极4之间。两个锥形电极4同时通过2根绝缘支撑柱7与绝缘底座2连接,根据试验需求,可以更换不同长度的绝缘支撑柱7。
[0026]绝缘框架1和绝缘底座2起到绝缘和支撑的作用,来保证整个平台稳定坚固,绝缘框架1和绝缘底座2均采用酚醛塑料或聚氨酯塑料或者环氧塑料制成;绝缘框架1和绝缘底座2均为完全实心,绝缘底座2的尺寸为100cm
×
100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金属腐蚀研究的综合电场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框架、平板电极、锥形电极、样品台、滑轨和绝缘底座,所述绝缘框架安装于所述绝缘底座,一个所述平板电极通过所述滑轨安装于所述绝缘底座,所述样品台覆盖于一个所述平板电极,所述绝缘框架设有多个螺孔,另一个所述平板电极安装于所述螺孔并位于一个所述平板电极的上方,所述锥形电极对称地安装于所述螺孔,所述锥形电极位于样品台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金属腐蚀研究的综合电场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支撑柱,所述锥形电极通过所述绝缘支撑柱安装于所述绝缘底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金属腐蚀研究的综合电场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柱的材质包括聚四氟乙烯或聚全氟乙丙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金属腐蚀研究的综合电场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电极包括放电锥头和第二螺柱,所述放电锥头他通过所述第二螺柱安装于所述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茂杜钢周鸿铃乔胜亚庞志开陈璐杨杰蔡汉贤朱晨杨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