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滑油泵总成,属于航空活塞发动机润滑系统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凸轮轴相位齿盘与滑油泵体集成设计,实现凸轮轴相位测量的同时结构紧凑;凸轮轴相位齿盘容腔防积油设计,包括凸轮轴相位齿盘罩壳与封油壳间的间隙以及封油壳上凸轮轴相位传感器安装支座的坡面设计,能够保证封油壳油封失效的情况下,滑油溢出凸轮轴相位齿盘容腔,保证凸轮轴相位正常测量。该总成设计能够满足电控系统多冗余的设计要求。总成设计能够满足电控系统多冗余的设计要求。总成设计能够满足电控系统多冗余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滑油泵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活塞发动机润滑系统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滑油泵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喷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活塞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与传统化油器式的技术路线相比,采用电喷技术的航空活塞发动机可以实现更低的油耗、更宽的工况使用范围、更高的控制调节速率,是未来航空活塞发动机发展的主要方向。但为保证电子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航空发动机的电控系统需要进行双裕度设计,故电子控制单元(ECU)在进行相位判断时通常会同时采集曲轴正时信号和凸轮轴正时信号。其中曲轴信号主要参与控制,而凸轮轴信号用于判缸等作用,但当曲轴信号失效时可采用凸轮轴信号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由于航空活塞发动机结构紧凑,同时基于模块化和维修性的考虑,凸轮轴信号齿盘需要安装在发动机功率输出侧。但由于凸轮轴在发动机的功率输出侧需要同时驱动滑油泵,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带凸轮轴信号测量系统的滑油泵总成,以满足电控系统多冗余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带凸轮轴信号测量系统的滑油泵总成,以满足电控系统多冗余的设计要求。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滑油泵总成,包括凸轮轴相位齿盘罩壳1、凸轮轴相位齿盘2、封油壳3、凸轮轴相位传感器4、滑油泵体5;
[0007]所述凸轮轴相位齿盘罩壳1用于保护凸轮轴相位齿盘2,其下部开口与封油壳3下部结构匹配,用于实现凸轮轴相位传感器4的安装;凸轮轴相位齿盘罩壳1与封油壳3下部配合位置留有间隙,用于在封油壳3的油封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滑油能够通过所述间隙泄出;
[0008]所述凸轮轴相位齿盘2用于给凸轮轴相位传感器4提供测量信号;
[0009]所述封油壳3用于密封滑油泵体5;封油壳3下部有凸轮轴相位传感器安装支座,同时,所述凸轮轴相位传感器安装支座的上平面留有一定坡度,保证发动机在水平状态下,封油壳3的油封失效滑油进入凸轮轴相位齿盘2的容腔后不会在凸轮轴相位传感器安装支座上产生堆积,导致污染凸轮轴相位传感器4;
[0010]所述滑油泵体5用于实现发动机整机滑油循环。
[0011]优选地,所述滑油泵体5采用双层结构,其中外层为涡轮增压器滑油泵5
‑
1,用于给涡轮增压器提供滑油;内层为发动机本体滑油泵5
‑
3,用于给发动机本体提供滑油;涡轮增压器滑油泵5
‑
1通过销钉连接滑油泵体5的主轴5
‑
2,发动机本体滑油泵5
‑
3通过键连接主轴
5
‑
2;主轴5
‑
2轴向一侧连接凸轮轴用于驱动滑油泵体5的两层滑油泵工作;主轴5
‑
2轴向另一侧连接凸轮轴相位齿盘2,驱动凸轮轴相位齿盘2转动。
[0012]优选地,所述凸轮轴相位齿盘2采用5齿方式设计。
[0013]优选地,所述滑油泵总成还包括与滑油泵体5连接的滑油滤6。
[0014]优选地,所述滑油泵体5连接滑油滤6的轴线方向与滑油泵体5连接封油壳3的轴线方向垂直。
[0015]优选地,所述凸轮轴相位传感器4用于测量凸轮轴相位。
[0016]优选地,所述主轴5
‑
2的外壁具有涡轮增压器滑油泵驱动销钉孔5
‑2‑
2。
[0017]优选地,所述主轴5
‑
2的外壁还具有发动机泵体滑油泵驱动键槽5
‑2‑
3。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滑油泵总成的工作方法。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所述滑油泵总成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采用凸轮轴相位齿盘与滑油泵体集成设计,实现凸轮轴相位测量的同时结构紧凑;凸轮轴相位齿盘容腔防积油设计,包括凸轮轴相位齿盘罩壳与封油壳间的间隙以及封油壳上凸轮轴相位传感器安装支座的坡面设计,能够保证封油壳油封失效的情况下,滑油溢出凸轮轴相位齿盘容腔,保证凸轮轴相位正常测量。该总成设计能够满足电控系统多冗余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带凸轮轴相位传感器的滑油泵总成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滑油泵总成中凸轮轴相位齿盘罩壳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滑油泵总成中滑油泵体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滑油泵总成中滑油泵体主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滑油泵总成的总体模型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凸轮轴相位齿盘罩壳1、凸轮轴相位齿盘2、封油壳3(含油封)、凸轮轴相位传感器4、滑油泵体5和滑油滤6;滑油滤6与滑油泵体5连接;
[0028]所述凸轮轴相位齿盘罩壳1主要用于保护凸轮轴相位齿盘2,其结构如图2所示,下部开口与封油壳3下部结构匹配,用于实现凸轮轴相位传感器4的安装;凸轮轴相位齿盘罩壳1与封油壳3下部配合位置留有间隙,用于在封油壳3的油封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滑油能够通过所述间隙泄出,避免影响凸轮轴相位传感器4的测量。
[0029]所述凸轮轴相位齿盘2用于给凸轮轴相位传感器4提供测量信号,采用5齿设计方式设计。
[0030]所述封油壳3用于密封滑油泵体5,避免滑油进入凸轮轴相位齿盘2所在容腔;封油壳3下部有凸轮轴相位传感器安装支座,同时,所述凸轮轴相位传感器安装支座的上平面留有一定坡度,保证发动机在水平状态下,封油壳3的油封失效滑油进入凸轮轴相位齿盘2的
容腔后不会在凸轮轴相位传感器安装支座上产生堆积,导致污染凸轮轴相位传感器4。
[0031]所述滑油泵体5用于实现发动机整机滑油循环。如图3、图4所示,滑油泵体5采用双层结构,其中外层为涡轮增压器滑油泵5
‑
1,用于给涡轮增压器提供滑油;内层为发动机本体滑油泵5
‑
3,用于给发动机本体提供滑油;涡轮增压器滑油泵5
‑
1通过销钉连接滑油泵体5的主轴5
‑
2,发动机本体滑油泵5
‑
3通过键连接主轴5
‑
2,主轴5
‑
2的外壁具有涡轮增压器滑油泵驱动销钉孔5
‑2‑
2、发动机泵体滑油泵驱动键槽5
‑2‑
3;主轴5
‑
2轴向一侧连接凸轮轴(5
‑2‑
4为连接凸轮轴位置),用于驱动滑油泵体5的两层滑油泵(涡轮增压器滑油泵5
‑
1、发动机本体滑油泵5
‑
3)工作;主轴5
‑
2轴向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滑油泵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轮轴相位齿盘罩壳(1)、凸轮轴相位齿盘(2)、封油壳(3)、凸轮轴相位传感器(4)、滑油泵体(5);所述凸轮轴相位齿盘罩壳(1)用于保护凸轮轴相位齿盘(2),其下部开口与封油壳(3)下部结构匹配,用于实现凸轮轴相位传感器(4)的安装;凸轮轴相位齿盘罩壳(1)与封油壳(3)下部配合位置留有间隙,用于在封油壳(3)的油封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滑油能够通过所述间隙泄出;所述凸轮轴相位齿盘(2)用于给凸轮轴相位传感器(4)提供测量信号;所述封油壳(3)用于密封滑油泵体(5);封油壳(3)下部有凸轮轴相位传感器安装支座,同时,所述凸轮轴相位传感器安装支座的上平面留有一定坡度,保证发动机在水平状态下,封油壳(3)的油封失效滑油进入凸轮轴相位齿盘(2)的容腔后不会在凸轮轴相位传感器安装支座上产生堆积,导致污染凸轮轴相位传感器(4);所述滑油泵体(5)用于实现发动机整机滑油循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油泵体(5)采用双层结构,其中外层为涡轮增压器滑油泵(5
‑
1),用于给涡轮增压器提供滑油;内层为发动机本体滑油泵(5
‑
3),用于给发动机本体提供滑油;涡轮增压器滑油泵(5
‑
1)通过销钉连接滑油泵体(5)的主轴(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茂宇,赵乐文,王哲,王延文,张哲,甘斌林,于锦峰,王绍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