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光源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680377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闪烁光源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属于光源的检测技术,现有技术检测闪烁光源的光强时难以准确把握采样时机,检测准确度较差,效率慢,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进行检测时,先确定闪烁光源的闪光周期,并按照一次闪光周期的2倍时长作为采样总时长,使得在该采样总时长中总有一次完整连续的发光并由瞬态光度计密集采样,时机把握准确,采样完整,检测所得有效光强的准确度高。而且,在完成一个姿态的采样后由计算机指令闪烁光源变换一次姿态,闪烁光源变换姿态的时间与采样总时长相间隔并连续;依此节约变换姿态的时间,缩短针对一个光源的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闪烁光源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源的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闪烁光源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闪烁光源如航空障碍灯、航标灯、防撞灯、警示灯、航行灯、信号灯等,以闪烁发光而非连续发光的方式工作,它们发出的光线不是常亮着而是闪亮。
[0003]以航空障碍灯为例,航空障碍灯的作用是显示出构筑物的轮廓,使飞行器操作员能判断障碍物的高度与轮廓,起到警示作用。中光强航空障碍灯与高光强航空障碍灯,其闪光频率不低于每分钟20次,不高于每分钟70次。
[0004]就闪烁光源而言,针对其结构形式、使用场合,其不同姿态下的发光均应进行检测。由于不同闪烁光源的闪光频率不同,现有检测技术在对不同闪光频率的闪烁光源进行检测时,难以准确把握采样时机来对闪烁光源的闪光进行采样,检测的准确度较差。而且,检测过程中,变换闪烁光源的姿态是在对闪烁光源的一个姿态进行检测采样后人为变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检测闪烁光源的光强时难以准确把握采样时机所致的检测准确度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闪烁光源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闪烁光源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0007]初始采样(S1):开启闪烁光源,用瞬态光度计对闪烁光源的闪光进行密集采样并将捕捉到的闪光信息传输给计算机;
[0008]确定闪光周期(S2):计算机依据初始采样采集的闪光信息确定一次闪光周期;<br/>[0009]确定采样总时长(S3):计算机按照一次闪光周期的2倍时长作为采样总时长;
[0010]采样瞬时光强(S4):针对闪烁光源的每一个姿态,计算机均指令瞬态光度计在采样总时长中对闪烁光源的闪光密集采样其瞬时光强,并在完成一个姿态的采样后指令闪烁光源变换至另一姿态,闪烁光源变换姿态的时间与采样总时长相间隔并连续;
[0011]计算输出报告(S5):针对闪烁光源的每一个姿态,计算机依据采集的瞬时光强计算该姿态的有效光强并输出检测报告。
[0012]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检测时,先确定闪烁光源的闪光周期,并按照一次闪光周期的2倍时长作为采样总时长,使得在该采样总时长中总有一次完整连续的发光并由瞬态光度计密集采样,时机把握准确,采样完整,检测所得有效光强的准确度高。
[0013]而且,在完成一个姿态的采样后由计算机指令闪烁光源变换一次姿态,闪烁光源变换姿态的时间与采样总时长相间隔并连续;依此节约变换姿态的时间,缩短针对一个光源的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0014]为了准确地检测出有效光强,密集采样的速度为300

1000次/秒,用于在一次闪烁
发光过程中采集合适次数的瞬时光强。
[0015]为了准确地确定采样总时长,每个姿态的采样总时长t
x
为:t
x
=2(t
n+1

t
n
),
[0016]其中:
[0017]t
x
为瞬时光强的采样总时长,同时也是闪烁光源相邻两次变换姿态之间的时间停顿间隔,
[0018]t
n
为计算有效光强值时选取的在上一个闪光时间能使有效光强为最大值的起始时间,单位为秒,
[0019]t
n+1
为计算有效光强值时选取的在下一个闪光时间能使有效光强为最大值的起始时间,单位为秒。
[0020]其中(t
n+1

t
n
)是被检测的闪烁光源的一个闪光周期,这个闪光周期用先后两个相邻闪光时间中能使有效光强为最大值的起始时间作为该闪光周期的两个计时点,该两个计时点容易被确定。
[0021]为了能够对被测的闪烁光源进行全方位变换姿态,所述姿态的变化包括闪烁光源绕竖轴的转动和绕横轴的转动。
[002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于检测方法的检测设备,其特征是包括:
[0023]夹具,其绕竖轴和横轴转动并定位;
[0024]瞬态光度计,用以对安装在夹具上的闪烁光源发射的闪光采样;
[0025]计算机,用以确定采样总时长、控制瞬态光度计采样与夹具变换姿态交替工作以及计算输出检测报告。
[0026]为了对被检测的闪烁光源准确变换姿态,夹具绕竖轴的转动由第一伺服电机驱动并由第一角度编码器计量转动角度;计算机指令第一伺服电机驱动夹具绕竖轴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角度编码器计量的转动角度达到设定值时,计算机指令第一伺服电机停止;夹具绕横轴的转动由第二伺服电机驱动并由第二角度编码器计量转动角度;计算机指令第二伺服电机驱动夹具绕横轴转动的过程中,第二角度编码器计量的转动角度达到设定值时,计算机指令第二伺服电机停止。因此,通过伺服电机的驱动以及角度编码器的计量,可以令被检测的闪烁光源准确地绕竖轴转动和绕横轴转动。
[0027]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检测时,先确定闪烁光源的闪光周期,并按照一次闪光周期的2倍时长作为采样总时长,使得在该采样总时长中总有一次完整连续的发光并由瞬态光度计密集采样,时机把握准确,采样完整,检测所得有效光强的准确度高。
[0028]而且,在完成一个姿态的采样后由计算机指令闪烁光源变换一次姿态,闪烁光源变换姿态的时间与采样总时长相间隔并连续;依此节约变换姿态的时间,缩短针对一个光源的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闪烁光源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机与夹具、瞬态光度计的控制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闪光周期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设备的示意图;
[0033]图5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实际检测一个闪烁光源在一个姿态的瞬时光强的示意图;
[0034]图中标号说明:
[0035]100转台,101第一伺服电机,102第一角度编码器,103第二伺服电机,104第二角度编码器,105夹具,200瞬态光度计,300计算机,400闪烁光源;x横轴,z竖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技术特征的方法或产品,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技术特征,还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能够包含在该方法或产品中的其它技术特征。
[003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被术语“第一”、“第二”等具有顺序概念限定的技术特征,仅在于为了清楚地描述被限定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闪烁光源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初始采样(S1):开启闪烁光源,用瞬态光度计对闪烁光源的闪光进行密集采样并将捕捉到的闪光信息传输给计算机;确定闪光周期(S2):计算机依据初始采样采集的闪光信息确定一次闪光周期;确定采样总时长(S3):计算机按照一次闪光周期的2倍时长作为采样总时长;采样瞬时光强(S4):针对闪烁光源的每一个姿态,计算机均指令瞬态光度计在采样总时长中对闪烁光源的闪光密集采样其瞬时光强,并在完成一个姿态的采样后指令闪烁光源变换至另一姿态,闪烁光源变换姿态的时间与采样总时长相间隔并连续;计算输出报告(S5):针对闪烁光源的每一个姿态,计算机依据采集的瞬时光强计算该姿态的有效光强并输出检测报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烁光源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密集采样的速度为300

1000次/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烁光源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每个姿态的采样总时长t
x
为:t
x
=2(t
n+1

t
n
)其中:t
x
为瞬时光强的采样总时长,同时也是闪烁光源相邻两次变换姿态之间的时间停顿间隔,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国朱利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创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