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控制加密系统及加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019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控制加密技术领域,具体是通信控制加密系统及加密方法,包括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通信模块搭载于控制模块上并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均搭载于通信模块上并与通信模块电性连接,加密模块包括一级加密单元、二级加密单元和三级加密单元,一级加密单元、二级加密单元和三级加密单元的权限依次递减,一级加密单元、二级加密单元和三级加密单元顺次对通信模块发出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三级权限的混合加密方式可使得加密更加安全有效,且配合三级解密的解密方式,可完整的完成信息的加密与解密作业,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增强了该通信控制加密系统的实用性。增强了该通信控制加密系统的实用性。增强了该通信控制加密系统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控制加密系统及加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控制加密
,具体是通信控制加密系统及加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通信与控制,是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采用任意方法、任意媒质、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地传送到另方,不超越出范围。
[0003]在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通信网络通信与控制技术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获得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带来的快捷和便利的同时,计算机网络通信与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内的高度重视,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重要研究课题。
[0004]在通信中,为了保证数据的不被第三方截获,造成信息泄露给信息的传输方带来损失或不利影响,一般会通过加密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密,现有的加密系统多采用单一的加密协议,或采用保密的通讯频率进行通信,或两种结合的方式进行通信,但任存在较高的被破译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通信控制加密系统及加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信控制加密系统,包括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搭载于控制模块上并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均搭载于通信模块上并与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加密模块包括一级加密单元、二级加密单元和三级加密单元,所述一级加密单元、二级加密单元和三级加密单元的权限依次递减,所述一级加密单元、二级加密单元和三级加密单元顺次对通信模块发出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所述解密模块包括一级解密单元、二级解密单元和三级解密单元,所述一级解密单元、二级解密单元和三级解密单元分别与一级加密单元、二级加密单元和三级加密单元的权限相适配,所述一级解密单元、二级解密单元和三级解密单元逆次对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解密。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中心和指令收发单元,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指令收发单元与一级加密单元、二级加密单元以及三级加密单元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指令收发单元与一级解密单元、二级解密单元以及三级解密单元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通信模块设置有多个,所述通信模块包括通信终端、通信网络和通信收发单元,所述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均搭载于通信终端上,其中一个所述通信模块上的通信终端通过通信收发单元和通信网络与另一个所述通信模块上的通信收发单元实现通信,所述一级加密单元、二级加密单元和三级加密单元均对通信收发单元发出的数据进行加密,所述一级解密单元、二级解密单元和三级解密单元均对通信收发单元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
[0009]通信控制加密系统的加密方法,应用于上述通信控制加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一、获取通信收发单元的接收或发出状态;
[0011]步骤二、根据步骤一获取的通信收发单元状态进行加密或解密;
[0012]步骤三、加密或解密后完成数据发出或数据接收工作。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一包括通过所述控制中心获取通信收发单元的通信状态,通信收发单元的通信状态包括发出数据状态与接收数据状态。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二包括通过所述控制中心判断通信收发单元的通信状态,若所述通信收发单元的通信状态为发出数据,则通过所述指令收发单元发出加密指令到加密模块,通过所述加密模块对通信收发单元发出的数据进行加密,若所述通信收发单元的通信状态为接收数据,则通过所述指令收发单元发出解密指令到解密模块,通过所述解密模块对通信收发单元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
[0015]优选的,通过所述加密模块对通信收发单元发出的数据进行加密包括,所述一级加密单元对通信收发单元发出的数据进行第一次加密,所述二级加密单元对通信收发单元发出的数据进行第二次加密,所述三级加密单元对通信收发单元发出的数据进行第三次加密。
[0016]优选的,通过所述解密模块对通信收发单元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包括,所述三级解密单元对通信收发单元收到的数据进行第一次解密,所述二级解密单元对通信收发单元收到的数据进行第二次解密,所述一级解密单元对通信收发单元收到的数据进行第三次解密。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通信控制加密系统及加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三级权限的混合加密方式可使得加密更加安全有效,且配合三级解密的解密方式,可完整的完成信息的加密与解密作业,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增强了该通信控制加密系统的实用性。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中心和指令收发单元配合一级加密单元、二级加密单元以及三级加密单元,可实现信息自动及时加密作业,通过控制中心和指令收发单元配合一级解密单元、二级解密单元以及三级解密单元可实现信息的自动及时解密,从而达到对信息的自动加密解密目的,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使用该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密与解密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通信控制加密系统结构框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通信控制加密系统详细结构框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通信控制加密系统的加密方法流程框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通信控制加密系统的加密方法详细流程框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加密和解密过程框图。
[0026]1、通信模块;101、通信终端;102、通信网络;103、通信收发单元;2、控制模块;201、控制中心;202、指令收发单元;3、加密模块;301、一级加密单元;302、二级加密单元;303、三级加密单元;4、解密模块;401、一级解密单元;402、二级解密单元;403、三级解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通信控制加密系统及加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通信控制加密系统以及通信控制加密系统的加密方法两个部分,其中,如图1

2所述,通信控制加密系统包括通信模块1、控制模块2、加密模块3和解密模块4,通信模块1搭载于控制模块2上并与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加密模块3和解密模块4均搭载于通信模块1上并与通信模块1电性连接,加密模块3包括一级加密单元301、二级加密单元302和三级加密单元303,一级加密单元301、二级加密单元302和三级加密单元303的权限依次递减,一级加密单元301、二级加密单元302和三级加密单元303顺次对通信模块1发出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一级加密单元301、二级加密单元302和三级加密单元303分别搭载不同的加密算法,其中,一级加密单元301搭载对称性加密算法A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通信控制加密系统,包括通信模块(1)、控制模块(2)、加密模块(3)和解密模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1)搭载于控制模块(2)上并与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所述加密模块(3)和解密模块(4)均搭载于通信模块(1)上并与通信模块(1)电性连接,所述加密模块(3)包括一级加密单元(301)、二级加密单元(302)和三级加密单元(303),所述一级加密单元(301)、二级加密单元(302)和三级加密单元(303)的权限依次递减,所述一级加密单元(301)、二级加密单元(302)和三级加密单元(303)顺次对通信模块(1)发出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所述解密模块(4)包括一级解密单元(401)、二级解密单元(402)和三级解密单元(403),所述一级解密单元(401)、二级解密单元(402)和三级解密单元(403)分别与一级加密单元(301)、二级加密单元(302)和三级加密单元(303)的权限相适配,所述一级解密单元(401)、二级解密单元(402)和三级解密单元(403)逆次对通信模块(1)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解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控制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包括控制中心(201)和指令收发单元(202),所述控制中心(201)通过指令收发单元(202)与一级加密单元(301)、二级加密单元(302)以及三级加密单元(303)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中心(201)通过指令收发单元(202)与一级解密单元(401)、二级解密单元(402)以及三级解密单元(403)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控制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1)设置有多个,所述通信模块(1)包括通信终端(101)、通信网络(102)和通信收发单元(103),所述加密模块(3)和解密模块(4)均搭载于通信终端(101)上,其中一个所述通信模块(1) 上的通信终端(101)通过通信收发单元(103)和通信网络(102)与另一个所述通信模块(1)上的通信收发单元(103)实现通信,所述一级加密单元(301)、二级加密单元(302)和三级加密单元(303)均对通信收发单元(103)发出的数据进行加密,所述一级解密单元(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兵兵程露姣张俊煜
申请(专利权)人:中鸿国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