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翘曲度晶圆减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0127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翘曲度晶圆减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将原始晶圆进行机械研磨得到第一晶圆,并根据原始晶圆的材料属性和机械研磨的加工参数计算损伤层的第一初始厚度;使用RIE对第一晶圆进行抛光;使用干涉仪采集第一晶圆当前的表面高度剖面图和干涉图;根据干涉图计算第一晶圆的实时厚度,根据表面高度剖面图和实时厚度计算第一晶圆的实时翘曲度;根据实时翘曲和实时厚度控制RIE的蚀刻速度,直到实时翘曲度到达预设翘曲度范围且度实时厚度到达预设厚度范围。通过表面高度剖面图和干涉图可以计算第一晶圆的实时厚度和实时翘曲度,实时控制RIE的蚀刻速度,可以对晶圆翘曲度进行精准控制。控制。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翘曲度晶圆减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低翘曲度晶圆减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5G行业、消费类、电源类电子的不断发展,对电子产品的性能要求不断提升。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碳化硅(SiC)晶体具有禁带宽度大、热导率高、临界击穿场强、晶格匹配性能好、电子迁移率高等特点。由于这些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光电性能,SiC晶体已被广泛用作光电和微电子领域的衬底材料。由于制造工艺的要求,对晶圆的尺寸精度、几何精度、表面洁净度以及表面微晶格结构提出很高要求。因此在几百道工艺流程中,不可采用较薄的晶片,只能采用一定厚度的晶片在工艺过程中传递、流片。通常在集成电路封装前,需要对晶圆背面多余的基体材料去除一定的厚度,即为减薄工艺。
[0003]在对晶圆进行减薄操作时,由于晶圆失去厚度的刚性支撑、损伤层应力等原因,导致晶圆发生形变出现翘曲现象,使得晶圆无法直接键合影响后续电路集成。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减薄方法没有对晶圆翘曲度进行定量分析,导致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翘曲度晶圆减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原始晶圆进行机械研磨得到第一晶圆,并根据所述原始晶圆的材料属性和机械研磨的加工参数计算损伤层的第一初始厚度;所述第一晶圆包括所述损伤层和底层;使用反应离子蚀刻RIE对所述第一晶圆进行抛光;使用干涉仪采集所述第一晶圆当前的表面高度剖面图和干涉图;根据所述干涉图计算所述第一晶圆的实时厚度,根据所述表面高度剖面图和所述实时厚度计算所述第一晶圆的实时翘曲度;根据所述实时翘曲和所述实时厚度控制所述RIE的蚀刻速度,直到所述实时翘曲度到达预设翘曲度范围且所述度实时厚度到达预设厚度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翘曲度晶圆减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属性包括所述原始晶圆的材料硬度、杨氏弹性模量和断裂韧性;所述加工参数包括磨料的尖端平均角和每次研磨的研磨深度;根据所述原始晶圆的材料属性和机械研磨的加工参数计算损伤层的厚度,包括:计算垂直于所述第一晶圆的法向方向的形变压力:其中,为所述形变压力,为所述研磨深度,为所述尖端平均角,为所述材料硬度;计算损伤层的第一初始厚度:计算损伤层的第一初始厚度:为所述第一初始厚度,为预设参数,为所述杨氏弹性模量,为所述断裂韧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翘曲度晶圆减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干涉图计算所述第一晶圆的实时厚度,包括:根据所述干涉图确定当前干涉条纹数;根据所述干涉条纹数计算所述第一晶圆的实时厚度:根据所述干涉条纹数计算所述第一晶圆的实时厚度:为所述实时厚度,为干涉仪发出光的波长,为当前干涉条纹数,为所述第一晶圆的折射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翘曲度晶圆减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表面高度剖面图和所述实时厚度计算所述第一晶圆的实时翘曲度,包括:根据所述表面高度剖面图计算所述第一晶圆的弓形度;根据所述弓形度和所述实时厚度计算所述损伤层的应力;根据所述应力计算所述第一晶圆的实时翘曲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翘曲度晶圆减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表面高度剖面图计算所述第一晶圆的弓形度,包括:根据所述表面高度剖面图计算所述第一晶圆的第一高度、第二高度和第三高度;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为所述第一晶圆两端的边缘区域的预设范围内所有点的平均高
度值,所述第三高度为所述第一晶圆的中心区域的预设范围内所有点的平均高度值;根据第一高度、第二高度和第三高度计算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