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通风系统的无线充电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000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通风系统的无线充电器,特别是一种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壳体,该壳体被设置为在其中支撑至少一个线圈模块。壳体包括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上壳体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通风口。下壳体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通风口。一个或多个管道设置在壳体内。一个或多个管道与上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和下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连通。气流路径被限定为从上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通过一个或多个管道到下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以用于允许空气在壳体内部总体上围绕和/或邻近被支撑在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线圈模块的至少一部分流动。体内的至少一个线圈模块的至少一部分流动。体内的至少一个线圈模块的至少一部分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通风系统的无线充电器


[0001]本公开涉及无线充电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车辆中的移动装置的无线充电。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无线充电至少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对移动装置充电的有效且简单的方式。常规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和在壳体内的传输(Tx)线圈。Tx线圈被设置为当放置在邻近Tx线圈时耦合到移动装置的接收(Rx)线圈。当Tx和Rx线圈耦合在一起时,在Rx线圈上设置时变磁场,其产生感应电流,该电流进而可以对移动装置中的电池进行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总体概述,而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全部特征的无所不包的公开。
[0004]公开了被设置为包括冷却特征的无线充电模块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壳体,该壳体被设置为在其中支撑至少一个线圈模块。壳体包括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上壳体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通风口。下壳体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通风口。一个或多个管道被设置在壳体内。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与上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和下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连通。气流路径被限定为从上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通过一个或多个管道到下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以用于允许空气在壳体内部总体上围绕和/或邻近被支撑在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线圈模块的至少一部分流动。
[0005]进一步的应用领域将根据本文所提供的描述而变得明显。所述总结中的描述和具体示例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06]本申请通过示例示出但不限于附图,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并且其中:
[0007]图1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0008]图2是示出了组装到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模块的下壳体部分并由其支撑的传输(Tx)线圈模块的立体图。
[0009]图3是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模块在被组装后的剖视图。箭头表示冷却气流穿过上壳体部分并在设置于(例如,通过壳体一体地限定,等)壳体中的管道系统(例如,多个空气通道或管道,等)内部,该管道系统总体上围绕和/或邻近支撑在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线圈模块的至少一部分。
[0010]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被设置为获取冷空气的阀和风扇的无线充电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所公开的特征不旨在受限于明确公开的组合。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公开的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形成出于简明目的未另外示出的额外的组合。
[0012]15瓦(15W)汽车无线充电器用于对车辆中的移动装置(例如,移动电话等)充电。有利地,15W汽车无线充电器允许移动装置的充电更快且充电时间更短。但是,更快的充电和减少的充电时间可能与15W无线充电器和移动装置的过热和温度增加相关联。在认识到上述加热问题之后,本文开发和/或公开了被设置为包括冷却特征的无线充电模块的示例性实施例。
[0013]现参照附图,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模块100。无线充电模块100包括上壳体部分104和下壳体部分108,它们被设置为联接在一起,使得在上壳体部分104与下壳体部分108之间协作地限定内部隔室。壳体的内部隔室被设置为用于在其中支撑第一线圈模块112和第二线圈模块116。参见例如图2,其中第一线圈模块112和第二线圈模块116被示出为组装到无线充电模块100的下壳体部分108并由其支撑。
[0014]如图3所示,无线充电模块100被设置为提供冷却气流(如箭头所示),该冷却气流穿过上壳体部分104(例如,流过放置在上壳体部分104上的移动装置的至少一个表面等)并且内部地在壳体内部中总体上围绕和/或邻近第一线圈模块112和第二线圈模块116的至少多个部分。如图3所示,上壳体部分104包括(例如,一体限定等)空气入口或通风口120、124。并且下壳体部分108包括(例如,一体限定等)空气出口或通风口128、132。空气通道或管道136、140被设置在壳体内(例如,被壳体一体限定等),其与空气入口120、124和空气出口128、132连通。至少一个风扇144经由空气出口128、132与管道136、140连通。风扇144可运行为用于生成空气流(由箭头表示),该空气流进入空气入口120、124,经过总体上围绕第一线圈模块112和第二线圈模块116的管道136、140到空气出口128、132。
[0015]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上壳体部分104包括(例如,一体限定、注塑成型等)沿着上壳体部分104间隔开的向上突出部分148,如图1和图3所示。向上突出部分148被设置为允许空气在已经被放置在向上突出部分148的顶部的移动装置(其通过无线充电模块100无线充电)下方通过,并且此后被抽吸到上壳体部分104的空气入口或通风口120、124中。
[0016]例如,向上突出部分148可包括横向延伸穿过或沿着上表面部分104的宽度的多个肋,如图1所示。肋具有总体上梯形的横截面形状或轮廓(例如,包括全等底角和全等非平行边的等腰梯形等),如图3所示。肋可以具有约1毫米的高度。但是,肋的这种1毫米高度尺寸和梯形形状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替代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模块可包括上壳体部分,该上壳体部分具有被不同地设置(例如,不同外形、不同尺寸等)的上突出部分或者没有任何向上突出部分。
[0017]作为背景,15瓦(15W)汽车无线充电器在可能引起不良耦合因数(k)的高z间隙距离下运行。耦合因数表示有多少来自传输(Tx)线圈的磁通量到达接收(Rx)线圈。磁通量相互作用发生在Tx与Rx线圈之间的气隙中。耦合因数的值的范围从0到1。耦合因数0是指解耦的线圈。耦合因数1是指来自传输器线圈的所有磁通量穿透到接收器线圈的完美耦合。
[0018]如刚才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00包括沿着无线充电模块的上壳体部分104的向上突出部分148。向上突出部分148被设置为在已放置在向上突出部分148顶部的(用于无线充电
的)移动装置下方在相邻对的向上突出部分148之间建立气流通道。通过将移动装置升高到上壳体部分104上方以在移动装置下方建立气流通道,向上突出部分148增加移动装置的接收(Rx)线圈与无线充电模块100的传输(Tx)线圈之间的z间隙距离。因此,向上突出部分148提供了这样一种为移动装置提供额外冷却的违反直觉的方式。并且额外冷却可以有利地允许以较高功率水平对移动装置进行无线充电,而不会使移动装置过热。无线充电模块的这种示例性构造还可以沿着移动装置的接收线圈的相对侧提供穿过移动装置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总体上对称的气流,同时避免与无线充电模块100的传输(Tx)线圈发生干涉。
[0019]如图3所示,上壳体部分104和下壳体部分108协作地限定与上壳体部分104的空气入口或通风口120、124和下壳体部分108的空气出口或通风口128、132连通的空气通道或管道136、140。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上壳体部分104包括或一体地限定上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壳体,其被设置为在其中支撑至少一个线圈模块,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所述上壳体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通风口,所述下壳体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通风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管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上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和所述下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连通,由此气流路径被限定为从所述上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到所述下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以用于允许空气在所述壳体内部总体上围绕和/或邻近被支撑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线圈模块的至少一部分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中所述上壳体部分包括沿着所述上壳体部分间隔开的多个向上突出部分,由此所述向上突出部分被设置为允许空气在已经被放置在所述向上突出部分的顶部的用于无线充电的移动装置下方通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风扇,其经由所述下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连通,所述至少一个风扇被设置为可运行以用于生成空气流,所述空气流进入到所述上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中,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到所述下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管道;所述上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包括与所述多个管道连通的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以及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沿着所述上壳体部分彼此间隔开,以便当移动装置沿着所述上壳体部分放置以用于无线充电时分别邻近所述移动装置的相对的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中:所述上壳体部分包括沿着所述上壳体部分间隔开并且从所述上壳体部分向上突出的多个肋;所述下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出口;所述上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包括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连通的第一空气入口和第二空气入口,所述第一空气入口和所述第二空气入口沿着所述上壳体部分彼此间隔开,以便分别邻近已经放置在所述多个肋的顶部的用于无线充电的移动装置的相对的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以及所述肋被设置为允许空气在所述移动装置下方通过并且随后被抽吸到所述第一空气入口和所述第二空气入口中,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到所述下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空气出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风扇,所述至少一个风扇经由所述下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空气出口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连通;以及所述至少一个风扇被设置为能运行成用于将空气从所述移动装置下方在一对相邻的肋之间抽吸到所述第一空气入口和所述第二空气入口中,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到所述下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空气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被设置为使得在避免与所述至少一个线圈模块的一个或多个传输线圈发生干涉的同时,沿着所述移动装置的接收线圈的相对侧穿过所述移动装置的至少一个表面提供总体上对称的气流。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中所述上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包括至少一个出口,该至少一个出口被设置为选择性地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与冷空气供应器连通,由此来自所述冷空气供应器的空气能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运送到所述上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出口,空气能够从所述至少一个出口排出,以便随后沿已经沿着所述上壳体部分放置的用于无线充电的移动装置的至少一个表面流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中所述上壳体部分的至少一个通风口还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出口下游的至少一个入口,由此所述至少一个入口被设置为用于接收从所述至少一个出口排出并沿着所述移动装置的至少一个表面流动之后的空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与所述至少一个入口连通的至少一个风扇,由此所述至少一个风扇被设置为能运行为用于将空气抽吸或吸引到所述至少一个入口中。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被设置为允许所述至少一个出口选择性地与使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车辆的空调系统连通。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中:所述冷空气供应器包括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与所述至少一个出口连通的至少一个风扇;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出口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与至少一个阀连通,所述至少一个阀被设置为向所述至少一个出口提供到所述冷空气供应器的选择性通路。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被设置为能运行为用于确定已经沿着所述上壳体部分放置的用于无线充电的所述移动装置的温度;以及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被设置为:确定所述移动装置的温度是否正在增加并且需要额外的冷却;以及响应于确定所述移动装置的温度正在增加并且需要额外的冷却,将空气从所述冷空气供应器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运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出口,所述空气从所述至少一个出口排放以沿着所述移动装置的至少一个表面流动。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被设置为,基于一个或多个预定情形,将空气从所述冷空气供应器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管道运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出口,所述空气从所述至少一个出口排放以沿着已经沿所述上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坦
申请(专利权)人:莫仕CVS波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