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单元、滤波器、双工器以及多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78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18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滤波单元、滤波器、双工器以及多工器,所述滤波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匹配单元,所述第一匹配单元的两端分别耦接至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第一谐振单元,所述第一谐振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匹配单元之间的耦接节点;第二谐振单元,所述第二谐振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匹配单元之间的耦接节点;其中,所述第二谐振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谐振单元的第二端耦接且具有相同的电位。一谐振单元的第二端耦接且具有相同的电位。一谐振单元的第二端耦接且具有相同的电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波单元、滤波器、双工器以及多工器


[000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波单元、滤波器、双工器以及多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时代的到来,通信频段数量翻倍增长,通信设备所需求的频率越来越高,当通信频段增加后,会造成滤波器之间的干扰增加,影响通信链路的性能。
[0003]为减小频段之间的干扰,许多通讯组件皆具有严格的规范标准。此外,由于全球各地有许多无线通信标准的存在,要求通讯设备必须支持多种模式、多种频段以方便实现跨地区之间的漫游。因此,如何研制具有大带宽、高带外抑制性能的滤波器,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滤波单元,包括:
[0005]至少一个第一匹配单元,所述第一匹配单元的两端分别耦接至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
[0006]第一谐振单元,所述第一谐振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匹配单元之间的耦接节点;
[0007]第二谐振单元,所述第二谐振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滤波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匹配单元,所述第一匹配单元的两端分别耦接至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第一谐振单元,所述第一谐振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匹配单元之间的耦接节点;第二谐振单元,所述第二谐振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匹配单元之间的耦接节点;其中,所述第二谐振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谐振单元的第二端耦接且具有相同的电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单元还包括:第二匹配单元,所述第二匹配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谐振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匹配单元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二谐振单元的第二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单元和所述第二匹配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非容性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容性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非容性元件,所述非容性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串联和/或并联;或者,所述非容性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非容性元件和至少一个容性元件,所述非容性元件和所述容性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串联和/或并联。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谐振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谐振单元的第二端耦接至接地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单元还包括:第三匹配单元,位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匹配单元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匹配单元串联连接;和/或,第三匹配单元,位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匹配单元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匹配单元串联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匹配单元包括:阻抗线、电感、电容或声波谐振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匹配单元和第三谐振单元;其中;所述第三匹配单元位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匹配单元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匹配单元串联连接,所述第三谐振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三匹配单元之间的耦接节点,所述第三谐振单元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谐振单元的第二端;和/或,所述第三匹配单元位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匹配单元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匹配单元串联连接,所述第三谐振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三匹配单元之间的耦接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静坤陈香玉段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光钜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