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白桑饲料生产工艺及其混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74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蛋白桑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蛋白桑饲料生产工艺及其混料机,包括以下步骤S1:蛋白桑原料的粉碎,用粉碎机将收割回来的新鲜蛋白桑粉碎;S2:混料,将蛋白桑原料、温水、菌液和菌粉在混料机中混合均匀,蛋白桑原料、温水、菌液和菌粉的配料比例为1000:300:100:3;S3:将混合好的物料装入发酵袋中封包;S4:封包后移入发酵房发酵,将蛋白桑经过粉碎处理后,发酵后,提高饲用转化率,提高牲畜食口性,减少豆粕使用,对生猪提前出栏一个月,提高肉的品质,改变了肉多风味,充分利用蛋白桑的营养成分,制成蛋白桑饲料,可以作为动物养殖所用,如猪牛羊等,提高这些动物的肉质和产量。提高这些动物的肉质和产量。提高这些动物的肉质和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蛋白桑饲料生产工艺及其混料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蛋白桑饲料
,具体涉及一种蛋白桑饲料生产工艺及其混料机。

技术介绍

[0002]蛋白桑也叫饲料桑,是在1998年从全国28个桑树品种中选育出的杂交优势桑,蛋白桑(饲料桑)叶子蛋白最大达到36%,枝条蛋白达到28%,据现代研究,蛋白桑叶干物含粗蛋白25

45%,碳水化合物20

25%,粗脂肪5%,以及丰富的钾、钙和维生素C、B1、B2、A等,还有各种微量元素铜、锌、硼、锰等物质。桑叶中含有蜕皮固酮,羽扁豆酮以及芸香甙、桑甙等许多氨基酸、维生素、绦原酸、叶酸、延胡索酸、内消旋肌酸、植物雌激素等物质。
[0003]传统养猪业对玉米、豆粕等粮食依赖性强,而人多地少使得粮食资源十分短缺,我国是世界上种桑面积最大的国家,随着蚕丝业的集约化发展,散户养蚕数量锐减,导致大量桑树闲置或是被砍伐,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桑作为动物饲料已引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关注。2000年,FAO组织召开了“桑树在动物生产应用”的电子研讨会,2001年,又在中国举行了“利用桑叶资源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国际会,桑叶在饲料中的应用成为极具潜力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如何更好的利用蛋白桑中的营养成分制成饲料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蛋白桑饲料生产工艺及其混料机。
[0005]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0006]一种蛋白桑饲料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蛋白桑原料的粉碎,用粉碎机将收割回来的新鲜蛋白桑粉碎;
[0008]S2:混料,将蛋白桑原料、温水、菌液和菌粉在混料机中混合均匀,蛋白桑原料、温水、菌液和菌粉的配料比例为1000:300:100:3;
[0009]S3:将混合好的物料装入发酵袋中封包;
[0010]S4:封包后移入发酵房发酵,房内保持温度30℃以上,发酵72~96h,发酵结束后成品移出发酵房,放入半成品库待用。
[0011]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蛋白桑经过粉碎处理后,提高利用率和发效果,在一定的比例下与菌液和菌粉混合后,在发酵房发酵形成半成品饲料,控制发酵时的温度和时间,确保发酵条件准确,提高发酵效率,充分利用蛋白桑的营养成分,制成蛋白桑饲料,可以作为动物养殖所用,如猪牛羊等,提高这些动物的肉质和产量。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2中混合顺序是原料与水先混合,打水结束时打进固体菌粉和菌液,菌粉和常温水事先预溶解待用,混合时间为40

50s。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3中物料入袋时的初始温度为33~38℃。
[0014]进一步优选的,菌液为植物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菌,他们的比
例为0.8:1.2:1.5:0.5。
[0015]一种上述工艺中的混料机,包括用于原料与水混合的原料桶、用于菌液菌种与温水混合的菌料桶以及与原料桶和菌料桶连接的搅拌桶。
[00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原料桶内设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球和驱动搅拌球转动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搅拌轴,搅拌轴在原料桶内穿过搅拌球,在搅拌球两侧的搅拌轴上,螺纹连接有上翻动板和下翻动板,搅拌球四周环绕有刀片。
[00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在上翻动板与搅拌轴螺纹连接外的两侧设有两个上限位块,在下翻动板与搅拌轴螺纹连接外的两侧设有两个下限位块。
[00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原料桶和菌料桶是双层结构。可以在夹层内通热水循环,对原料桶和菌料桶内的物料保温处理。
[0019]进一步优选的,原料桶与菌料桶之间设置有三通阀。三通阀一端与原料桶连接,一端与菌料桶连接,另一端与搅拌筒连接。
[0020]进一步优选的,原料桶上设置有充气加压口,从充气加压口加入压缩空气,便于搅拌好的蛋白桑原料压出出料。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将蛋白桑经过粉碎处理后,发酵后,提高饲用转化率,提高牲畜食口性,减少豆粕使用,对生猪提前出栏一个月,提高肉的品质,改变了肉多风味,提高利用率和发酵效果,在一定的比例下与菌液和菌粉混合后,在发酵房发酵形成半成品饲料,控制发酵时的温度和时间,确保发酵条件准确,提高发酵效率,充分利用蛋白桑的营养成分,制成蛋白桑饲料,可以为动物养殖所用,如猪牛羊等,提高这些动物的肉质和产量。
[0023]2)、对蛋白桑原料在原料桶内进行粉碎搅拌混合,为后面的发酵提高效率,且能将蛋白桑的营养成分充分利用,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原料先与温水混合再与菌液菌粉混合提高发酵效率。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5]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混料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7]1‑
原料桶,10

搅拌组件,11

电机,12

搅拌轴,13

上翻动板,14

上限位块,15

下翻动板,16

下限位块,17

刀片,18

搅拌球,19

充气加压口,20

过滤网,2

菌料桶,3

搅拌桶,31

螺旋搅拌机,4

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
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白桑饲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蛋白桑原料的粉碎,用粉碎机将收割回来的新鲜蛋白桑粉碎;S2:混料,将蛋白桑原料、温水、菌液和菌粉在混料机中混合均匀,蛋白桑原料、温水、菌液和菌粉的配料比例为1000:300:100:3;S3:将混合好的物料装入发酵袋中封包;S4:封包后移入发酵房发酵,房内保持温度30℃以上,发酵72~96h,发酵结束后成品移出发酵房,放入半成品库待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白桑饲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混合顺序是原料与水先混合,打水结束时打进固体菌粉和菌液,菌粉和常温水事先预溶解待用,混合时间为40

50s。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蛋白桑饲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物料入袋时的初始温度为33~3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蛋白桑饲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液包括植物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菌,他们的比例为0.8:1.2:1.5:0.5。5.一种如权利要求1

4所述工艺中的混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原料与水混合的原料桶(1)、用于菌液菌种与温水混合的菌料桶(2)以及与所述原料桶(1)和所述菌料桶(2)连接的搅拌桶(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料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奎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