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自复位的阻尼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震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自复位的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为保证震后各项设施的持续运转和功能的快速恢复,韧性抗震已然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自复位和耗能功能是韧性抗震结构的重要特征,以达到消耗地震破能量、减小结构残余变形的目的,使社会功能在震后快速恢复运行。韧性抗震多由阻尼器来达到自复位和耗能的目的,而传统粘滞阻尼器不具有自复位功能、容易漏油且不具备多级设防,因此传统粘滞阻尼器并不能完美的切合韧性抗震的要求;现有SMA材质具有优越的自复位和耗能特性,将其研发和应用于阻尼器中,能更加符合韧性抗震的时代背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SMA在阻尼器的研发和应该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现有的SMA阻尼器多直接利用SMA丝材的拉压进行自复位和耗能,导致阻尼器局部受力较为集中,且SMA丝材为低频小位移运动,并不能充分发挥SMA材料的超弹性性能,因而限制了SMA阻尼器的自复位和耗能效率。因此,充分利用SMA材质的超弹性性能,对阻尼器结构进行改进,设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复位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器本体及开设在其一端且呈筒状结构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滚珠丝杠机构,所述滚珠丝杠机构包括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的丝杠、套接在所述丝杠外周侧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内周壁上嵌设有若干随其同步轴向转动的滚珠,各所述滚珠沿所述丝杠上的螺纹槽等间隔分布,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有与其同轴设置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伸出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所述滚珠丝杠机构的转动块的外周侧同轴套接有与其同步转动的内筒,所述内筒同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内筒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同轴连接有伸出所述第一腔室另一端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连接在待减震的结构之间,所述内筒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槽状结构,所述内筒的外周侧同轴套接有外筒,所述外筒的内周壁上连接有位于所述槽状结构一端的挡块,所述槽状结构的另一端设有推动所述挡块及所述外筒转动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与所述挡块沿所述内筒周向之间设有供所述内筒空转的空程结构,所述外筒与所述第一腔室之间连接有SMA扭转簧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复位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的内周壁上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保持架,各所述滚珠转动连接在所述保持架上,且所述滚珠沿所述保持架径向上的两侧分别抵接在所述螺纹槽和所述转动块的内周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自复位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MA扭转簧片沿所述第一腔室径向上的截面呈与其同轴设置的螺旋状结构,所述SMA扭转簧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进,李沐远,石晓东,王军文,李春雨,赵维刚,杨子晔,许非凡,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