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腔体结构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49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腔体结构及烹饪器具,所述烹饪腔体结构包括烹饪内胆和底部发热组件,所述烹饪内胆具有侧部开口的烹饪腔,所述底部发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烹饪内胆的底部外侧,适于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加热所述烹饪内胆,以实现对烹饪腔内的食物的烹饪。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上述烹饪腔体结构。本申请通过采用将底部发热组件设置在烹饪内胆外部的设计,使得烹饪内胆内部整洁美观,不存在卫生死角,便于用户对烹饪腔内部进行清洁,提高用户体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底部发热组件设置在烹饪内胆内,影响烹饪腔内部整洁美观,会产生卫生死角,不便于用户清洁,容易滋生细菌等问题。容易滋生细菌等问题。容易滋生细菌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腔体结构及烹饪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烹饪腔体结构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烤箱等烹饪器具往往需要上发热组件和下发热组件共同对烹饪腔加热,以实现烹饪食物作用。现有技术中,下发热组件基本都是设置在烹饪内胆内,不仅不美观,而且也会产生卫生死角,不利于用户对烹饪腔内部进行清洁。并且食物残渣也容易掉落积存在位于烹饪腔底部的下发热组件上,由于食物残渣的长期积累不仅容易产生异味,影响用户体验,而且也容易滋生细菌,影响烹饪内胆内的清洁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下发热组件设置在烹饪内胆内,影响烹饪腔内部整洁美观,不便于用户清洁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将下发热组件设置在烹饪内胆外部,使得烹饪内胆内部整洁美观,便于用户清洁的烹饪腔体结构及烹饪器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腔体结构,该烹饪腔体结构包括:烹饪内胆,具有侧部开口的烹饪腔;底部发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烹饪内胆的底部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内胆(11),具有侧部开口的烹饪腔;底部发热组件(12),设置在所述烹饪内胆(11)的底部外侧,适于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加热所述烹饪内胆(11),以实现对烹饪腔内的食物的烹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内胆(11)包括内胆底板(111),所述底部发热组件(12)包括:发热部件(121);导热板(122),紧贴在所述内胆底板(111)的外侧,适于将所述发热部件(121)产生的热量扩散传导到内胆底板(111)上;所述发热部件(121)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热板(122)背离所述内胆底板(111)的一侧壁面上,或者,所述发热部件(121)一体嵌设在所述导热板(12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底板(11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热板(122)的卡接结构,所述导热板(122)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结构相配合的卡接配合结构,适于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和卡接配合结构的配合实现所述导热板(122)与内胆底板(111)的卡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内胆底板(111)上的多个卡扣(1111),所述卡接配合结构包括对应开设在所述导热板(122)上的多个卡接孔(1221)。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件(121)包括环绕所述导热板(122)的周向设置的发热丝或发热管,所述导热板(122)的周向边沿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发热丝或发热管的限位翻边(122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122)包括靠近所述烹饪内胆(11)开口侧的前侧边沿以及位于所述前侧边沿两侧的侧部边沿;所述限位翻边(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林李刚曹扶升李金龙梁少棠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