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分散集热器植入住宅建筑一体化构造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942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分散集热器植入住宅建筑一体化构造及使用方法,一体化构造包括集热器安装板,集热器安装板上设有隔墙、太阳能集热板、防护结构、可转换防护结构和固定防护结构,隔墙与溢能内墙之间为多业态空间或多业态空间和预留供热空间。防护结构竖直设置时,可转换防护结构闭合,安装维修集热器时,可转换防护结构打开,防护结构水平设置。该一体化构造将分散布置的集热器嵌入围护结构,以期达到兼顾集热器安装维修时对围护结构的零破坏、集热器使用阶段的防坠落结构及防坠落结构转换成安装维修通道的目的。同时兼顾建筑立面设计的合规性、集热器分布的均匀性以及户户均享性。享性。享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分散集热器植入住宅建筑一体化构造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住宅建筑
,涉及可再生能源利用中太阳能分散集热器植入住宅建筑围护结构的一体化构造、集热器安装维修时对围护结构的零破坏、集热器使用阶段的防坠落措施及防坠落措施转换成安装维修通道的措施及使用方法等。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分散集热器植入住宅建筑的一体化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能源。长期以来,大众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繁荣、科技创新等愉悦感时,也不得不面对资源危机所引发的制约感,能源供应跟不上生产生活需求的困惑,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因此,人类要想创建和谐环境并永续发展,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其供应链的源泉,是最佳举措之一。
[0003]自然界中的可再生能源种类较多,在建筑
主要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而在住宅建筑围护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首选当属太阳能系统。尤其是我国除成都、重庆、贵阳等地外,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处于太阳能资源较富带;西南拉萨区域,属于太阳能资源极富带;其余的西北和北部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分散集热器植入住宅建筑一体化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一体化构造包括住宅层高和每户南向窗间墙之间的范围,该范围的北侧为太阳能供热系统配套设置空间及户内多业态空间,统称为溢能空间,该溢能空间沿东西方向的一端毗邻每户的阳台(52),沿东西方向的另一端毗邻每户的三维绿化景观平台(7);该溢能空间南侧墙为溢能外墙,溢能空间北侧墙为溢能内墙;根据集热系统运行方式的不同,集热器(6)沿建筑高度方向层高范围内的定位高度不同,分为太阳能集热系统运行方式为自然循环系统下,辅助能源远离溢能外墙的第一种方式,太阳能集热系统运行方式为自然循环系统下,辅助能源毗邻溢能外墙的第二种方式和太阳能集热系统运行方式为强制循环系统下,辅助能源远离溢能外墙的第三种方式;该三种方式均包括上下相邻两层楼面伸出溢能外墙的延伸部分,位于上方的楼面的延伸部分为顶板(1),位于下方的楼面或地面的延伸部分为底板(9),底板(9)与住户套内的三维绿化景观平台(7)和阳台(52)相连;顶板(1)和底板(9)之间的溢能内墙上固接有分隔板(5),建筑同向住宅共用的生态水收集管(3)贯穿顶板(1)、分隔板(5)和底板(9);对于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底板(9)和分隔板(5)之间并排安装有两块集热器(6),顶板(1)和分隔板(5)之间建造有外立墙;对于第三种方式,顶板(1)和分隔板(5)之间并排安装有两块集热器(6),底板(9)和分隔板(5)之间建造有外立墙;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中的底板(9)以及第三种方式中的分隔板(5)统称为集热器安装板;集热器安装板上沿远离溢能内墙的方向依次设有隔墙和太阳能集热板,隔墙与太阳能集热板之间有间隙;隔墙与溢能内墙之间的空间分为两种状况:第一种状况是对于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隔墙与溢能内墙之间的空间为多业态空间(51);第二种状况是对于第三种方式,隔墙与溢能内墙之间的空间分为两部分:与阳台(52)毗邻的部分为预留供热空间(15);与三维绿色景观平台(7)毗邻的部分为多业态空间(51);隔墙包括并排设置的三根构造钢柱(13),相邻两根构造钢柱(13)之间的设施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对于第一种方式,相邻两根构造钢柱(13)之间安装有推拉门(14);第二种情况:对于第二种方式和第三种方式,位于中间的构造钢柱(13)与毗邻阳台(52)的构造钢柱(13)之间安装有推拉门(14);位于中间的构造钢柱(13)与毗邻三维绿化景观平台(7)的构造钢柱(13)之间设有外栏板墙(50),外栏板墙(50)与溢能内墙之间的空间为多业态空间(51);太阳能集热板由并排安装的两块集热器(6)组成;集热器安装板远离溢能内墙的一端为台阶,该台阶中位置较低的踏面为外缘挑耳(18),外缘挑耳(18)上安装有防护结构(17),该台阶中位置较高的踏面延伸至太阳能集热板下方,形成内缘挑耳(16),内缘挑耳(16)上并排安装有可转换防护结构(19),集热器安装板上安装有两个垂直于集热器(6)的固定防护结构(12),太阳能集热板位于两个固定防护结构(12)之间;所述的防护结构(17)包括埋设于外缘挑耳(18)内的第一预埋件(20),第一预埋件(20)上固接有合页(21),合页(21)的合页轴(53)的轴线与溢能外墙相平行,合页轴(53)沿远离
溢能外墙的方向就位,合页(21)的下合页板与第一预埋件(20)固接,合页(21)的上合页板可绕合页轴(53)往复转动,合页(21)的上合页板上固接有防护栏杆(29),沿合页轴(53)的轴线方向、防护栏杆(29)朝向集热器(6)的侧面上并排固接有三个连接件,该连接件由半圆环形的连接环(28)及对称设置于连接环(28)两侧的两根翼杆固接而成;可转换防护结构(19)包括栓帽(24)、锚栓(25)、第二预埋件(23)和锚栓套筒(54),第二预埋件(23)和锚栓套筒(54)均埋设于内缘挑耳(16)内,第二预埋件(23)上固接有异形合页(22),异形合页(22)包括并排设置的三块基板(35),基板(35)朝向太阳能集热板的一端加工有锚栓孔,该锚栓孔下方的第二预埋件(23)和内缘挑耳(16)上均设有与该锚栓孔同轴的插孔,锚栓套筒(54)安装于该插孔内;基板(35)朝向防护栏杆(29)的一端通过合页卷轴(30)与连接板(31)的一端相连接,连接板(31)上固接有半圆环形的第一拉环(32),第一拉环(32)沿合页卷轴(30)方向的两个端面与合页卷轴(30)固接,第一拉环(32)沿远离合页卷轴(30)的方向上固接有第二拉环(33),第二拉环(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官存霞魏海全许金水苗国祥魏亚强秦岭刘琦焦军强杨磊杨存李小龙张维泽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