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颗粒内循环流化床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涉及内循环流化床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内循环流化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内循环流化床设计理念大多数采用多风室送风、炉内不同种类布风板等方式实现床料颗粒的循环流动。合理的布风方式设计可以增强床料颗粒的循环流动,从而加强床料的混合。但这种形式的设计,仍然会面临着颗粒从密相区逃逸到稀相区、颗粒在炉内停留时间短等挑战。
[0003]综上,提供一种新型的内循环流化床是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颗粒内循环流化床,所述流化床下部布置有隔板,上部布置有叉排式楔块;其中所述隔板用于在床层内形成床料颗粒与生物质燃料颗粒的持续循环;所述叉排楔块用于使流化床内通入的气体与生物质颗粒形成局部的“S”型循环。
[0005]具体地,上述流化床,包括布置在流化床内的隔板及三块三棱柱楔块;所述隔板以非对称方式布置在流化床内,所述隔板垂直于流化床底部,隔板将流化床体的整体空间分为两部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颗粒内循环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下部布置有隔板,上部布置有叉排式楔块;其中所述隔板用于在床层内形成床料颗粒与生物质燃料颗粒的持续循环;所述叉排楔块用于使流化床内通入的气体与生物质颗粒形成局部的“S”型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内循环流化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流化床内的隔板及三块三棱柱楔块;所述隔板以非对称方式布置在流化床内,所述隔板垂直于流化床底部,隔板将流化床体的整体空间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宽侧部和窄侧部;所述三块三棱柱楔块在流化床内的具体布置位置为:以流化床体底部为基准,三棱柱楔块一安装在窄侧部上方610mm处,三棱柱楔块二安装在窄侧部上方945mm处,三棱柱楔块三安装在宽侧部上方725mm处;其中三棱柱楔块一、三棱柱楔块二之间的距离为33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内循环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的上侧内宽252mm,所述流化床的下侧内宽为142mm,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军,吴忠钢,韦光超,杜晓成,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