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热系统调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系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热系统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波动长距离输热系统内部有数量众多且特征差异很大的热用户、热源及换热站,对大波动长距离输热系统进行调度时,如何在实现热网安全运行的同时,保证用户的生产生活用热需求,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是一个难题,最近几年,随着可再生电力的大量并网,能源系统的波定性增加,需要新的调度方法确保大波动长距离输热系统的稳定运行。
[0003]新兴的混沌优化方法具有求解快、可求解变量多的优点,负荷预测技术能够为能源系统提供额外的信息,降低能源系统整体的熵,提升系统的调度水平,以减小输热系统总的熵为优化目标优化调度方法能够从能量的输送、加工、转化各个环节进行考量,优化系统的调度,实现系统节能,但是传统的以物理熵为优化目标的优化方法没有考虑负荷预测技术为系统带来的信息熵的减少,优化调度考虑的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输热系统调度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以物理熵为优化目标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热系统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M1:通过大波动长距离输热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建模模块建立数字孪生模型;M2:通过热负荷预测数据集生成模块获得用户的热负荷预测数据集;M3:通过融合熵指标评价模块计算系统的融合熵;M4:通过混沌优化模块对融合熵指标进行混沌优化;M5:通过最优调度方案评审和分析模块对混沌优化结果进行分析并评审;其中,步骤M4中所述混沌优化模块通过调用步骤M1、步骤M2和步骤M3对输热系统进行混沌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热系统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孪生模型与大波动长距离输热系统相对应,能够反映输热系统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热系统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和参数包括热源、一级网、换热站、二级管网、楼栋热力入口、室内供热环节的流量、温度、转换效率和压力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热系统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M2中热负荷预测数据集生成模块采用神经网络,基于历史用户数据和天气预报信息,对输热系统内各个用户的日前热负荷进行预测,得到日前热负荷预测数据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热系统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M3中融合熵指标评价模块用于计算系统在特定调度方案、特定日前热负荷下系统的融合熵且以系统运行的最小熵对所述融合熵指标评价模型进行调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热系统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运行的熵包括热力学上的物理熵S和热负荷预测的信息熵H,所述物理熵S和信息熵H融合构建成融合熵指标S
Z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热系统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熵S的计算方法为:S=
‑
k
B
∑p
i
Inp
i
,所述信息熵H的计算方法为:H=
‑
Σp
y
log2p
y
,所述融合熵指标S
Z
的计算方法为:S
Z
=S+HIn(2)k
B
;其中,p
i
为在一个平衡的系统中第i个状态出现的概率;k
B
=1.3806485279
×
10
‑
23
J/...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增军,李仲博,王海鸿,梅传颂,梅东升,赵永良,王方舟,徐泽宇,李培,谢金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