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光照辅助下BiOBr微球催化剂提高2-溴噻吩产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910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BiOBr微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Bi的盐溶于乙二醇或乙醇中,将NaBr溶于乙二醇或乙醇中,分别记为溶液A和溶液B;(2)将溶液B缓慢滴入溶液A中,连续搅拌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光照辅助下BiOBr微球催化剂提高2

溴噻吩产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中间体开发
,具体地说,通过在光照辅助下,将BiOBr微球催化剂引入噻吩溴化反应体系中,实现2

溴噻吩产率的提高。

技术介绍

[0002]氯吡格雷是当今抗血栓药物市场的第一品牌,是心脏冠状动脉支架手术(PCI)后的标准用药和首选药物,PCI手术后需使用氯吡格雷以防止血栓形成。而2

噻吩乙醇作为生产氯吡格雷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料,其产品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作为杂质的同分异构体3

噻吩乙醇不容易分离,进而影响产品的纯度,因此,高选择性2

噻吩乙醇合成技术的开发受到广泛关注。
[0003]关于2

噻吩乙醇的合成工艺主要有丁基锂工艺、钠试剂工艺、酯还原工艺和格氏试剂工艺等。其中,运用丁基锂工艺时,丁基锂的价格昂贵,反应条件苛刻,制备困难;在钠试剂工艺中,噻吩金属钠化前,需将金属钠分割成碎片,然后在甲苯中做成金属钠分散试剂,而后与噻吩反应,整个反应流程操作较为繁琐。而且,丁基锂和钠的反应活性很高,在实际放大生产中,对反应的设备和人员的规范操作,都要求较高。而在酯还原工艺中,制备噻吩乙酸酯的过程需经噻吩乙酰化、Willgerodt重排、水解、酯化等操作,步骤多,且各步收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因此,相比较而言,格氏试剂工艺是适合于2

噻吩乙醇的放大合成工艺。如下反应式为典型的格氏试剂工艺的合成2

噻吩乙醇路线:
[0004][0005]其中,在第一步的溴化反应中,噻吩溴化通常生成主产物2

溴噻吩和副产物3

溴噻吩,因此,提高2

溴噻吩产率,同时减少3

溴噻吩的产生,是合成高纯度2

噻吩乙醇的关键。噻吩环电子云密度较高,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目前制备2

溴噻吩的传统方法主要是在二氯甲烷、氯仿和乙腈等有机溶剂中,溴单质直接溴化,但该方法副反应多,溶剂和未反应的噻吩难于回收,而且溴单质易挥发,对操作环境危害较大,给操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溴单质渗透力极强,对设备腐蚀也相当严重,导致检修费用大量增加。只得注意
的是,一些溴化试剂如N

溴代琥珀酰亚胺(NBS)、溴代铬酸苯并咪唑盐(BBC)等不仅相对安全环保,而且可产生较好的溴化效果,但是,这些试剂价格比较昂贵,成本比较高,不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综上考虑,本专利采用溴化氢替代溴单质,以减少对环境和人员的毒害影响,通过引入BiOBr微球光催化剂,并在过氧化氢(H2O2)氧化剂的作用下,实现噻吩溴化。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BiOBr微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Bi的盐溶于乙二醇或乙醇中,将NaBr溶于乙二醇或乙醇中,分别记为溶液A和溶液B;
[0009](2)将溶液B缓慢滴入溶液A中,连续搅拌30

60分钟;然后将混合物进行水热反应,放入内衬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加热到130~160℃8~12小时;
[0010](3)所得米色沉淀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后处理得到的催化剂。
[0011]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Bi的盐包括Bi(NO3)3·
5H2O、BiCl3、BiBr3。
[0012]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混合物中Bi的盐、NaBr的摩尔比为1:1

1.3。
[0013]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后处理为将所得米色沉淀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用酒精和去离子水依次漂洗三次过滤;最后,沉淀样品在60~80℃下干燥一夜。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催化剂。制备的BiOBr催化剂呈现出微球形态,其表面由大量的片状纳米结构组成,松散的纳米片相互相交形成微球,使得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15~20m2/g)。微球的平均直径约为1

2μm。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2

溴噻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化剂;
[0016]向含有氢溴酸、噻吩的反应容器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加入BiOBr微球催化剂;
[0017]反应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0~5℃;在太阳光辐照下或在模拟太阳光辐照下反应。
[0018]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至少1h,反应6h时,2

溴噻吩的产率可达85.7%,7h以后产率更高。
[0019]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噻吩、氢溴酸、过氧化氢用量摩尔比为1:1

1.2:5

10。
[0020]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催化剂与噻吩的质量比为0.8

1.2:42。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氢溴酸为饱和氢溴酸,过氧化氢溶液溶度为28~30wt%。
[0021]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22]该专利技术制备的BiOBr微球,不仅可以催化噻吩和氢溴酸反应生成2

溴噻吩,而且在光照辅助下,可以进一步提升2

溴噻吩的产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a)和图1(b)分别为实施例1制备的BiOBr微球的SEM图像;
[0024]图2(a)和图2(b)分别为实施例1制备的BiOBr微球光催化剂XRD谱图和红外光谱图;
[0025]图3为应用例中,在无光照和有光照条件下,2

溴噻吩的产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
[0026]图4为实施例2制备的催化剂的SEM图像;
[0027]图5为对比例1制备的催化剂的SEM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1
[0029]BiOBr微球光催化剂的合成条件如下:将10mmol Bi(NO3)3·
5H2O和10mmol NaBr溶于50mL乙二醇溶液,分别标记为A溶液(0.20mol/L)和B溶液(0.20mol/L),将溶液B缓慢滴入溶液A中,连续搅拌30分钟。然后将混合物放入内衬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热压釜中,并加热到160℃,维持12小时。所得米色沉淀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用酒精和去离子水依次漂洗三次过滤,最后,沉淀样品在80℃干燥过夜。
[0030]在图1a中,制备的BiOBr呈现出微球形态,其表面由大量的片状纳米结构组成,微球的平均直径约为1

2μm。从高倍放大图(图1b)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松散的纳米片相互相交形成微球,使得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
[0031]图2a为制备的BiOBr微球光催化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BiOBr微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Bi的盐溶于乙二醇或乙醇中,将NaBr溶于乙二醇或乙醇中,分别记为溶液A和溶液B;(2)将溶液B缓慢滴入溶液A中,连续搅拌30

60分钟;然后将混合物进行水热反应,放入内衬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加热到130~160℃8~12小时;(3)所得米色沉淀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后处理得到的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Bi的盐包括Bi(NO3)3·
5H2O、BiCl3、BiBr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混合物中Bi的盐、NaBr的摩尔比为1:1

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后处理为将所得米色沉淀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用酒精和去离子水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为刘永强邵宏伟杨永满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安达市海纳贝尔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